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出身最显贵的恭淑皇后,嫁给不慧的丈夫把自己活成背景板

南宋出身最显贵的恭淑皇后,嫁给不慧的丈夫把自己活成背景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重读 访问量:1164 更新时间:2023/12/16 12:18:27

【猴格后宫八卦系列之第25话/宋宫第22话】

宋朝的后妃中有出身微贱、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活出精彩人生的,如刘娥杨桂枝。当然,也有出身显贵,却把自己活成毫无存在感的路人甲、背景板的,例如,北宋的开宝宋皇后、南宋的宁宗恭淑韩皇后。

显赫的相门女

恭淑皇后韩氏(1165-1200),是宋宁宗的原配皇后,出身和南宋其他后妃相比,那是相当的显赫。

她的六世祖是北宋名相韩琦,五世祖是与父亲同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韩忠彦,高祖父韩治,在徽宗时期知相州,曾祖父韩肖胄是高宗时期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追封吴元穆王,祖父韩协追封益王,父亲就是韩同卿。对了,宁宗时期的第一权臣韩侂胄还是她的叔祖父。

祖上六代人三人宋史有传,两人名列昭勋阁,这政治资本足够后人兴风作浪了,然而,恭淑皇后却活得毫无存在感。

从皇孙妃到皇子妃

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三月,十八岁的皇孙赵扩封平阳郡王,孝宗皇帝为孙子选择妻子。

做为名门女的韩氏就和姐姐一同入宫备选,史书说韩皇后当两宫意,那就是说明她比较机灵,得到高宗、孝宗两宫的看重,因此在当年八月指婚给平阳郡王赵扩,封新安郡夫人,成为一名皇孙妃。

赵扩素有不慧的名声,大概比司马衷强不了多少,韩氏出身书香门第宰相世家,嫁到这样的丈夫,不晓得会不会意难平。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一·甲集》记载说韩皇后活了36岁,倒推那她就是生于乾道元年(1165),比宁宗大四岁,宁宗宠爱的继后杨桂枝则比宁宗大七岁,从这里可以推测,宁宗真的是不慧啊!不然长辈不会都选择比他大的女人做妻妾。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孝宗禅位给太子赵惇,是为光宗。三月,皇孙升级为皇子的赵扩被封嘉王,新安郡夫人韩氏也晋封崇国夫人,成为皇子妃。

南宋的立储纠葛

宋孝宗有三子五孙,长子庄文太子赵愭,次子魏王赵恺,老三就是光宗赵惇。五个孙子分别是庄文之子豫国公赵挻,魏王之子左千牛大将军赵摅、吴兴郡王赵抦,光宗子保宁节度使赵挺、宁宗赵扩。

庄文太子早亡后,孝宗觉得善于伪装的三儿子更好,就越过二儿子立了老三,老二因此郁郁而终,让孝宗怪愧疚二儿子的。

五个孙子中,赵挻、赵摅、赵挺也都夭折,只剩下赵扩和堂弟赵抦,赵扩不慧,赵抦却很聪慧,孝宗就想着让光宗立侄子赵抦做太子。

因此,孝宗提前禅位给光宗,光宗继位后,准备立儿子赵扩做太子时,才知道老爹的心思,光宗觉得老爹是把他当跳板了,在妻子李凤娘的离间之下,一改往日伪装的作态,不去看孝宗,闹得两宫失和天下皆知。

绍熙五年(1194)六月,孝宗病重,一直不见儿子光宗来看望自己,直到驾崩那一刻也没盼来儿子,尽管大臣们去拉着光宗衣服哭求皇帝看他爹。

爹死了,光宗连丧仪都不想主持,最后在宗室宰相赵汝愚和外戚韩侂胄的运作下发动宫廷政变,扶持嘉王赵扩继位,光宗被动的成了太上皇。

意外掉下来的皇位

赵汝愚在发动政变的时候也曾经犹豫立不慧的赵扩还是聪慧的赵抦,坊间流言都说吴兴郡王赵抦要当皇帝,赵抦都做好了准备,赵扩夫妻也信以为真,以为自己与皇位无缘,准备行囊去地方。

太皇太后吴氏做主立皇子赵扩继位,并下懿旨立韩氏为皇后,这个意外的惊喜突然把韩氏两口子砸懵了,赵扩一个劲说:我做不得做不得。还是吴太后强行把黄袍给赵扩穿上,赵汝愚率领群臣跪拜,才坐上皇位。

宁宗继位后,非常信任有定策功的韩皇后叔祖韩侂胄,对他言听计从,听韩侂胄的赶走了赵汝愚,发动了庆元党禁,一时之间,韩侂胄权倾天下。

韩皇后和她的父亲韩同卿在这位耀眼的长辈面前,简直毫无存在感。庆元二年(1196)六月二十八,韩皇后生下嫡皇子赵埈,这位皇子仅仅活了47天就夭折。

宁宗这一生共生育九个儿子一个闺女,统统夭折,没有一个活过一岁,可见宁宗的种子差成什么。

失去了儿子,在后宫也毫无存在感的韩皇后,于庆元六年(1200)十一月初七驾崩,谥号恭淑皇后。

就是这样。

剧照图片不代表历史人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标签: 恭淑皇后

更多文章

  • 大宋彪悍皇后杨桂枝,矫诏杀大臣拥立皇帝养子垂帘又干政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听雷标签:杨桂枝

    宋朝外戚之烈虽然远逊汉唐,但是并不缺乏女主临朝的事例,北宋有刘娥、曹氏、高滔滔、向氏,南宋有孟相、吴氏、杨桂枝、谢道清,这些临朝的女主要说彪悍就数刘娥和杨桂枝,其他都是以太后或者太皇太后身份临朝,唯有刘娥和杨桂枝,两个人身为皇后时就干预朝政,甚至能够左右皇帝丈夫。如果说在刘娥和杨桂枝两人中选一个更剽

  • 咸丰帝的生母孝全皇后极受道光帝宠爱,她的早逝并非是婆婆孝和太后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全皇后

    孝全皇后钮祜禄氏是咸丰帝的生母,道光帝的第三个皇后,很受道光帝宠爱。道光二年(1822年),她是选秀入宫,初封为嫔,赐号“全”,道光三年(1823年),她晋封为全妃,道光五年(1825年),她晋封为全贵妃,从嫔到贵妃,她才用了三年,当时年仅18岁,实在是太幸运。但更幸运的还在后面,道光十三年(183

  • 道光皇帝最爱的女人是谁?当然是才貌双全的绝代佳人全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全皇后

    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道光皇帝进行了即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选秀。这时一个美貌如花的14岁少女得到了道光皇帝的青睐,她就是钮祜禄氏,当天生丽质的她出现在道光皇帝面前,道光皇帝对她一见钟情,马上封她为嫔,因为道光皇帝认为她才貌双全,特赐封号“全”字,从此道光皇帝的后宫里就有了一位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

  • 不好声色的道光帝,为何独宠孝全皇后?此等需求,只有她能满足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全皇后

    旻宁本是一位循规蹈矩、不好声色的帝王。——晚清历史教授喻大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启了清朝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作为清廷的决策者和指挥者,道光皇帝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难辞其咎,应该承担首要之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其执政期间的具体表现而言,道光皇帝绝非贪暴、淫逸之君,尤以其恭俭之德、不好声色最为人称

  • 对宋度宗全皇后行辈的不同看法-兼与王瑞来先生商榷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全皇后

    【摘要】:宋度宗全皇后是理宗之母慈宪全夫人的侄女,是理宗赵昀的表妹,也是其夫度宗赵禥的表姑,两人属于乱辈婚姻。【关键词】:再从子、慈宪夫人、全昭孙、全皇后、宋度宗。王瑞来先生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宋朝末代皇后之父——《全公墓志》考释”【1】一文,通过残缺严重的《全公墓

  • 慈禧的婆婆孝全皇后为何会一夜之间突然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淡写此刻标签:全皇后

    喜欢诗词的朋友都知道,在《清宫词》中有这么两句诗: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这首诗指的就是孝全皇后。意思就是说,孝全皇后早早就以“皇贵妃”的身份统摄六宫,后来擢升为皇后。可是,没过多久就暴病身亡,由于事发突然、毫无征兆,很多人怀疑另有隐情,还有些人甚至认为她是中

  • 不好声色的道光帝,为何独宠孝全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全皇后

    生在帝王家的道光皇帝虽然妻妾成群,但是这是碍于他的身份,他无法进行选择,而后世在对他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往往会将他评价为不好色的皇帝,客观来看,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评价。当然,既然道光皇帝不喜欢他后宫们的妃子,那一定会有一个令他爱不释手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孝全皇后,孝全皇后有怎样的人格魅力,

  • 晁盖临死前说的话,宋江不相信,结果句句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晁盖

    梁山的第一个领导人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不幸中毒箭英年早逝,临终时,对宋江说‘千万不要接受朝廷的招安,这对于兄弟们来说绝对是死路一条。’聪明的晁盖早就看透大宋王朝的没落腐朽,奸臣当道。同时早看出宋江的‘报国无门’接受招安的想法。晁盖的死也让梁山的内部产生了矛盾与分歧,晁盖的旧部阮家兄弟们对宋江也是心中

  • 宋江为什么要接受招安,晁盖的遗言,早就说明了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晁盖

    纵观《水浒传》,宋江是一个极为自卑的人,然而他与一般的小官吏不同,并不安分于本职工作。在内心中,有一股强烈的欲望,超越自卑出人头地。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宋朝的官员编制早已经超标。别说想宋江这样的小官吏,就算是正二八百的科举出身,也很难得到升迁的机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宋江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谋求另

  • 明明都仗义疏财,为何好汉服从宋江,不服从柴进、晁盖?

    历史人物编辑:刘丽说历史标签:晁盖

    大家都知道,水浒传里的宋江,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好汉若有困难,找到宋江或者投奔宋江,宋江都会尽力帮忙,甚至管吃管住。因此,宋江也赢得了许多好汉的认可,山东、河北两地好汉都赞他是“及时雨”。不过,水浒里仗义疏财的好汉,可不止宋江一人,晁盖、柴进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看水浒会发现,无论是梁山好汉,还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