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思皇后何氏(?~公元189年),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汉灵帝刘宏第二任皇后,汉少帝刘辩生母。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何氏身高七尺一寸,其家本为当地富户,以屠宰为业,后根据选择宫女的制度被选入掖庭,得到汉灵帝刘宏的临幸,生下皇子刘辩。汉灵帝曾有数名皇子,但都先后夭折,汉灵帝怕皇子刘辩早逝,便把他寄养在道士家中,称为史侯,同时封何氏为贵人,何氏深受汉灵帝的宠爱。何氏性格倔强忌妒,所以后宫中的嫔妃、宫女没有不怕她的。
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汉灵帝的皇后宋皇后,遭中常侍王甫和太中大夫程阿的诬陷诋毁,被汉灵帝废黜皇后之位,并送入暴室,宋皇后最终忧郁而死。
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十二月,汉灵帝立何氏为皇后。何氏被立为皇后之际,按规定要谒见二祖(太祖、世祖)庙,但在谒见前斋戒之际,就会发生变故,如此反复数次,最终决定不行庙见之礼。时人觉得很奇怪,后来汉朝社稷果然因何氏而倾覆。次年六月,汉灵帝追封何氏的父亲何真为车骑将军、舞阳侯,谥号宣德。
当时,汉灵帝的美人王荣怀有身孕,因畏惧何氏,便服药想自己打掉胎儿,但是胎儿安稳不动。王荣又多次梦见自己背负着太阳而行走,便认为这是吉兆,便也没有想打掉胎儿的念头了。随后王荣生下皇子刘协,何氏便派人用毒酒毒杀王荣。汉灵帝大怒,想要废黜何氏,因宦官们劝阻才得罢休。皇子刘协则由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亲自养育教导,称为董侯。
汉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夏天,汉灵帝封何氏的母亲兴(姓氏不详,名兴)为舞阳君。 群臣请汉灵帝确立太子,汉灵帝认为刘辩轻薄无威仪,不可以作为嗣君,然而因宠爱何氏,何氏的哥哥大将军何进又掌握重权,所以迟迟不决。
何进与三公以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等遂上奏:“董太后指使前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人交结州郡,垄断各地的珍宝财货,全部送进永乐宫。根据过去的惯例藩王之后不得留住京城,舆车服饰有一定的规章可循,饮食有一定的品级可依。请把董太后的宫室迁回她本来的封国去。”何氏以皇帝刘辩名义同意。何进于是派兵包围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拘捕董重,董重遂自杀。董太后最终因忧虑恐惧而死,民间百姓都将此事归罪于何氏。
五月,大将军何进想要诛除宦官,但告诉何太后时,何太后明确反对,称:"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且先帝新弃天下,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对共事乎?"舞阳君和何苗等接受宦官的贿赂,多次在何太后面前替宦官求情,并指责何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何太后遂也开始怀疑何进,何进也畏惧宦官积威,导致“事久不决”。何进又按袁绍的计策,召四方猛将豪杰进京,要求诛杀宦官,给太后施压,但太后仍然不从。等到董卓逼进京城,何太后才害怕,不得已遣散中常侍小黄门,只留下与何进关系好的宦官守备宫中。
何太后的妹妹是宦官张让的儿媳,张让通过儿媳说情,太后被感动,又召还诸常侍。八月,何进进入长乐宫,请求何太后诛杀宦官,张让严阵以待,并派人窃听谈话,等何进出宫后,又矫太后诏,令何进再次入宫,并杀之于嘉德殿。何进部将吴匡、张璋听说何进被杀,与袁绍之弟袁术率军入南宫,张让、段珪等宦官挟持何太后、刘辩、刘协从复道逃到北宫,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责骂段珪,段珪等害怕,遂放开何太后,何太后从阁道跳下,得以逃脱。
并州牧董卓受到征召,领兵马进入洛阳,对朝廷欺凌暴虐,胁迫何太后废黜刘辩为弘农王,拥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刘辩被搀扶下殿,北面称臣,何氏哽咽流泪,大臣们含悲忍痛,没有人敢说话。董卓又议何氏逼迫董太后,致使她忧郁而死,违背儿媳妇侍奉婆婆之礼,遂将何氏迁到永安宫。九月,董卓派人用毒酒毒死何氏。董卓又让汉献帝到奉常亭为何氏举哀治丧,公卿百官都身着白衣来参加葬礼。何氏死后,与汉灵帝合葬在文昭陵。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然后分享一下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