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舍弃父亲马腾,准备转拜杀母仇人韩遂为父。韩遂大摇其头,心中暗骂:贼子,你欲学吕布,我可不敢当董卓和丁原!
马超见韩遂不说话,纳头便拜,声泪俱下地恳求:“之前钟繇三番五次地暗示我取将军的项上人头,我都没有动手。此事足以证明关东诸侯皆不可信!更证明了我马超是真心实意地敬仰将军!
如今,我马超愿意舍弃在京为质的父亲兄弟,拜将军为义父!希望将军也能舍弃在京为质的儿子孙子,以我马超为义子!”
韩遂不禁后背发凉,冷汗直流。听听,这是人话吗!连亲生父亲马腾和弟弟马铁马休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日后又岂会顾念所谓的父子之情?
韩遂自己也是反复无常之人,向来只有他背叛别人的,哪能轮到别人来背叛他!马超想学吕布,但韩遂可不愿落个与董卓丁原一样身首异处的下场,也不愿将自己30多年辛苦攒下的基业传予这个不安好心的贼子!更何况自己还曾经诛杀过马超的嫡母和弟弟!
然而,马超倒有2点说对了:一是关东诸侯不可信,不论曹操还是袁绍;二是要果断舍弃京中质子,不能因此被曹操拿捏了!至于结为父子,那大可不必!
韩遂心念电转,虚情假意地扶起马超,宽慰道:“我与你父亲是结义兄弟,也不必搞那些父子虚名,自当与你同仇敌忾!咱们这就兴兵讨贼,救出你的父亲与我的子孙!”
虽然没能拿到父子之名以吞并韩遂的基业,但能拉韩遂下水,马超还是很高兴的,一下子就收起眼泪。至于韩遂所说的救出马腾等人,马超当然知道不可能。两人心照不宣,相视而笑,就此盟约抗曹。
韩遂原名韩约,表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人。韩约原先是凉州从事,于公元184年,与凉州督军从事边允被羌人北宫伯玉挟持,不得已参与叛变。
斩杀金城太守后,韩约和边允自知罪孽深重,索性舍弃旧名,更名为韩遂和边章,自此开始为祸西凉。
韩遂等人还是很生猛的,带着数万西凉铁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汉末名将皇甫嵩(武庙72将之一)领着董卓来征讨,却被击败。
韩遂等人一下子扩张至10万多人,天下震动!次年,朝廷派司空张温领着孙坚、董卓等名将率10多万大军来讨,依旧屡战不胜。
也算天佑大汉,一天夜里有流星如火,照亮西凉军营,韩遂等人以为凶兆,心生退意。董卓趁势进攻,西凉军这才溃败逃走。
韩遂回去后,立马就将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杀了,吞并其部众。不久,马腾、王国等人拥兵反叛,马腾和韩遂一同推举王国为主,再次劫掠三辅。皇甫嵩又领着董卓来战,这次官军大获全胜。
韩遂回去后,又与马腾等人联手废掉了王国。他们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就胁迫凉州名士阎忠来统率众人。阎忠不肯就范,愤慨而死,韩遂等人就开始狗咬狗,相互攻杀。
公元191年,董卓入京,把持朝纲,与韩遂马腾结盟,相约进攻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韩遂马腾见天下大乱,也想仗着董卓之势起兵。
当两人到达长安时,董卓已死,其部将李傕郭汜继续为祸朝廷。两人接受朝廷招安,分别获封镇西将军、征西将军,成功洗白。
公元194年,马腾因私事有求于李傕未得满足,与韩遂联合,进攻长安,被李傕所派的樊稠击败,死伤惨重,仓皇逃回凉州。樊稠引兵来追,韩遂计上心头,以同乡名义约樊稠在两军阵前并马叙旧,相谈甚欢,握手言和。
结果,樊稠回去后就被李郭二人怀疑并遇害。李傕为了拉拢韩遂马腾,下诏赦免了他们。韩遂马腾两人经过这10多年的出生入死,干脆结为异姓兄弟。
但两人很快就因部曲间的摩擦而大打出手,韩遂杀掉了马腾的妻子和几个儿子,部将阎行还在单挑中差点结束马超的小命。两家就此翻脸,连年交战,结为死仇。
直到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派钟繇等人劝和,双方才罢兵。接下来数年时间,韩遂和马腾从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左右摇摆、待价而沽,转变为明面上大力支持曹操,只要曹操不来干涉他们在西凉关中一带的利益即可。
在曹操的运作下,韩遂将2个儿子及孙子们送入朝中为质,而马腾和马铁马休举家入朝为官,只留下马超统领部众。
曹操以为这样,西凉军阀们就会乖乖臣服,大摇大摆地派兵准备从关中借道攻打汉中的张鲁。此举瞬间引起了西凉和关中军阀的警戒,纷纷认为曹操要假途伐虢。
马超顾不上父亲兄弟和杀母之仇,联合韩遂及关中诸将,合兵10万,共同反曹。韩遂和马超是一路货色,为了自己的利益,也甘愿舍弃儿孙。
只是,韩遂割据西凉30余年,自诩深谋远虑,此番反曹却犯了3个致命错误:
一是忘了之前王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出任关中联军的都督,被曹军视为贼王;
二是忘了樊稠之死,与曹操在阵前交谈,一样中了离间计;
三是忘了边章、北宫伯玉等人被自己背叛的下场,虽然防住了马超,却没有防范阎行等部将。
于是,韩遂和马超因曹操阵前谈话和涂抹书信而相互怀疑,于渭南大败;韩遂一路逃回凉州,但夏侯渊的大部队穷追不舍,韩遂屡战屡败;稍得喘气时,女婿阎行竟然率众叛变降曹,韩遂集结羌兵卷土重来时又被另外的部众所杀,享年70余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