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二世忤逆秦始皇本意继位,为何却舍得大量财物隆重安葬始皇帝?

秦二世忤逆秦始皇本意继位,为何却舍得大量财物隆重安葬始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太白史观 访问量:4983 更新时间:2024/1/16 0:56:00

秦始皇在建立秦朝之初,曾经设想万世不灭。可事情的结果,并未按始皇帝的设想进行,秦朝仅仅传了三世,便亡了,反而成了中国历史上相对短命的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朝皇位的传承,三世子婴的继位,争议相对较少,可是二世胡亥的继位过程,随着更多相关史料的出现,争论却越来越多。

胡亥继位的过程,流传最广的一种,就是《史记》所载的“沙丘之变”。秦始皇在东巡期间,病死沙丘。胡亥在赵高李斯的支持下,篡改了秦始皇的诏书,继位成了秦二世皇帝。

胡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伪造始皇帝诏书赐死了公子扶苏和镇守边境的大将蒙恬。之后,又杀掉了其他的兄弟姊妹。胡亥成了秦始皇唯一在世的子女,这胡亥是自己把自己给灭族了。

按照《史记》的记载,胡亥的确是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才坐上了秦二世的宝座。但是,据北京大学所藏的西汉早期竹书《赵正书》的记载,胡亥是在丞相李斯和御史冯去疾的建议下,被秦始皇亲自指定继承皇位的。

所谓的“赵正”,即“赵政”。秦始皇,名嬴政,赢姓赵氏。古人一般对男子都是以氏相称,女子才以姓相称,所以,赵政是对秦始皇比较正式、尊重的称谓,而直称嬴政则带有蔑视的意味了。《赵正书》其实就是记载秦始皇去世前后事迹片段的一个小传。

根据《赵正书》的记载,秦始皇在病入膏肓时,非常的悲伤,将李斯、冯去疾召到了病榻前,商议立嗣之事。李斯和冯去疾向秦始皇谏言:“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李斯和冯去疾的意思很明了,因为返回咸阳的道路遥远,为了避免有大臣拥立秦始皇的其他儿子,阴谋作乱,请求立胡亥为皇帝。这里的“大臣”,应该就包括蒙恬。要说李斯不担心蒙恬夺他的相位,肯定是假的,只是李斯应该也同时考虑到了朝廷的稳定,所以,也不能说李斯就是完全自私自利的一个人。

秦始皇听毕,说:“可。”由此可见,胡亥继位为秦二世是经过秦始皇批准的。

相对而言,秦始皇指定胡亥继位的可能性更大。毕竟秦始皇信奉法家,胡亥跟随赵高学的正是法家的东西,等于是一脉相承,而扶苏学的却是不让秦始皇喜欢的儒家,秦始皇将扶苏派去边境,也是因为不喜欢扶苏的儒家想法。

不过,不管怎么样,胡亥都成了秦二世。那胡亥为什么还要厚葬秦始皇呢?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不管胡亥是如何继位成为的秦二世,他都要厚葬秦始皇。

其一,就是向天下宣布继位的合法性。

如果胡亥是篡了扶苏的位,那胡亥更需要大张旗鼓的厚葬他的父亲秦始皇。胡亥通过此举,会让不明真相的秦朝百姓都觉得,胡亥的皇位原本就是秦始皇指定给他的,所以,胡亥才要厚葬始皇帝。

如果胡亥是被秦始皇指定接班的,那胡亥跟他父亲的关系应该很好,胡亥更要厚葬秦始皇了。

其二、秦始皇建立秦朝,胡亥必须顺乎礼法,收买天下士大夫。

春秋时期,孔子已经提倡以孝治国,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巨大了。而自商周开始的礼制中,天子也要有宗庙,法家同样讲究遵循。所以,《赵正书》中,胡亥要杀李斯,李斯列举了自己的七大罪状,实际是对秦朝建立的七大功绩,希望能够感动胡亥,改变主意。其中就有“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者,吾罪五矣”。

胡亥要将秦始皇的神位放入宗庙,如果只是草草埋葬了秦始皇,肯定会被天下人,特别是士人所耻笑。所以,胡亥为了收买天下人心,必须厚葬始皇帝。

其三、胡亥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暴君。

按照《史记》的记载,赵高在劝胡亥夺扶苏的皇位时,胡亥曾说:“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才华比较少的意思),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可见胡亥还是比较明大义、孝道的,也认为自己的才能有限。

胡亥后来的残暴,昏聩,全都是赵高的作为。赵高原本就是胡亥的老师,赵高对胡亥施行了超强洗脑术,通过恐吓、诱导胡亥的方式,让胡亥先杀了自己的所有兄弟姊妹,又让胡亥除掉了李斯、冯去疾、冯劫等大臣,将胡亥完全孤立封闭起来。然后,赵高又通过类似“指鹿为马”的事情,威慑胡亥和群臣。赵高的所有作为,都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篡位,不过后来因为天生异象,“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赵高恐惧,才将三世之位给了子婴。正是因为赵高,才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而胡亥也留下了一个残暴的形象。

其实,胡亥应该跟三国时的刘禅很相似,只是刘禅因为刘备的原因,重用了诸葛亮等贤臣,而胡亥却用错了赵高。胡亥留千古恶名并不无辜,不过胡亥并不恨他的父亲秦始皇,所以,没有理由不将秦始皇风光厚葬。

至于胡亥杀死修建骊山陵墓工匠的原因,原因更简单。古人选择墓地非常讲究风水,特别是帝王之家,还讲究王气、龙脉。如果祖坟被盗,会被认为王气被破坏,龙脉被断,是有害后世子孙的事情。胡亥当然希望自己气运长久,秦朝的基业永存,那么保护骊山陵墓的安全,就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标签: 秦二世

更多文章

  • 朱棣不造反夺权,明朝会二世而亡吗?朱允炆:我可不是秦二世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秦二世

    文|观景说史序言:在中国历史的正统朝代中,二世而亡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秦朝,还有一个是隋朝。这两个朝代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都实行暴政,没有给予天下老百姓们有休养生息的机会。老百姓们没有了活路,才会起来造反,这才是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朱棣不造反,明朝也不会二世而亡。朱棣起兵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 秦二世合法继承皇位,却被怀疑篡权,赵高的做法道出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秦二世

    二千多年来,历史学家一直对秦二世有相当大的意见,认为他篡夺了皇权,杀了兄弟姐妹,铲除了故旧大臣。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人在操纵,那就是秦二世最信任的老师赵高。众所周知,秦始皇最喜欢胡亥了,一方面胡亥是秦始皇十八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另一方面胡亥与其他兄弟性格截然不同,小时候顽皮至极,成年之后又慈仁

  • 秦国灭亡后,竟然还有48万军队没动,秦二世,该亡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秦二世

    原秦灭亡后,还有四十八万大军没有动弹。要想强大,就得顺应潮流,把握历史前进的步伐,求变求变。在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中,秦国凭借商鞅变法,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战国末期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从一开始就不是很强大。反倒是这些老秦人生活在偏远荒凉的西疆,生活十分凄惨,时时被强大的魏国欺负。秦国

  • 赵高为什么要杀了秦二世,而立杀了自己的子婴的?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秦二世

    当初赵高杀秦二世,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而且他不顾群臣的反对,还真的选择了登基大典。按理说要当皇帝,选择的应该是一个良辰吉日。但是,赵高选择的这一天,实在是太不吉利了。按照《史记》上的记录说,在赵高向皇帝龙椅上走去的时候。突然之间天旋地转,赵高根本就没有机会走向龙椅。他就从台阶上滚了下来。再加上古

  • 修改秦始皇遗书,指鹿为马,逼死秦二世,赵高的结局令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秦二世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继位第37年,秦始皇生病了,之所以是说病了,其实是嬴政不让别人说“死”这个字,因为病的很厉害所以就给公子扶苏写了一封信,并且还盖上了御印,信中的内容说“回咸阳来参加丧事,在咸阳安葬。”但信却没有发出去,而是到了赵高的手中。这年七月,秦始皇在回咸阳的路途中经过一个地方沙丘平

  • 《资治通鉴》赏析 - 李斯为了官爵利禄,建议秦二世对百姓横征暴敛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秦二世

    李斯身居高位,却是伴君无伴虎,战战兢兢,当他受到秦二世责问的时候,感到十分心虚恐惧,又舍不得官爵利禄,只能迎合二世的心意,上书应答以求自保。李斯上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揣摩皇帝的心理,顺着皇帝的想法进言,而不是为百姓请命。李斯在上书中建议秦二世通过刑罚对臣下进行统治,将天下作为使自己快乐的资本,如

  • 李斯被秦二世腰斩,满朝文武为何无人替他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秦二世

    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李斯雄才大略,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又写得一手好字。后来秦二世时,李斯被奸臣赵高所害,扣上了谋反的罪名,腰斩于市。按理说,这种级别的朝廷重臣被冤杀,应该有好多人为他感到惋惜。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是满朝文武,都认为李斯早就该死了,无一人为他求情。▲秦始皇像李斯雄才大略不假,但为人却是无

  • 做个快乐的傻瓜,秦二世胡亥也许有个好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沫沫生活日记标签:秦二世

    文/长啸01胡亥继位前后,除了逼死扶苏和蒙毅,还杀害了自己的其他兄弟姐妹。皇位坐稳之后,胡亥在赵高的撺掇下开始效仿秦始皇巡游天下,南到会稽,北到辽东,这一圈可谓转遍了大半个秦帝国。赵高则借此机会清除异己,把不听话的地方官全部杀掉了。秦二世意犹未尽地回到咸阳,对赵高说道:“人生啊,如同白驹过隙。如今我

  • 秦二世可以杀光兄弟,为何独独留下子婴,子婴真实身世大起底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秦二世

    秦二世,一个心狠手辣的角色,在赵高的拥立下逼死始皇嫡长子扶苏,自己称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登基第一件事,就将自己三十多个兄弟姐妹都给杀掉,只有身世不明的子婴逃过一场杀戮。子婴,在历史记载上是没有出生年份的,对于他的身世之谜大侄有三个猜测。一是胡亥的侄子。《秦始皇本纪》:“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

  • 秦二世当时如何统治的天下,导致了秦朝早亡!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秦二世

    秦朝短命的直接原因是胡亥的残暴。他的残忍在历史上是众所周知的。冤杀了蒙恬师兄。被赵高先生报仇的蒙恬兄弟三代祖宗都是赫赫有名的将领。因为扶苏死了,一开始胡亥想放蒙恬,赵高又怕蒙恬以后被放了,照着图,故意赋死。孟毅在指责胡亥滥杀无辜后被杀。胡亥派使者到扬州与蒙恬坐镇。蒙恬道:“我家积德,信秦三世,今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