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邦的军事水准,韩信最有发言权。二人曾谈论各位将军才能高下,刘邦问道:““如我能将几何?”韩信回答:“不过十万。”得到当时第一用兵大家的称赞,刘邦心里乐开了花。兴奋过后又问:“於君何如?”韩信回答:“多多益善。”刘邦顿时拉下了脸。
放在今天,十万人就是一个集团军。在文盲率95%、通讯基本靠吼、行军就是靠走的古代,还没有参谋部,后勤供给、行军路线、作战计划全靠主将一人,能将兵十万是十分了不起的,刘邦足以自傲了。只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对比的是武庙十哲之一的兵仙韩信。
在韩信的衬托下,刘邦似乎一无是处。当时领导起义,是萧何把他推上去的;封汉中王,是张良的功劳;还定三秦,那是韩信指挥的。刘邦所做的,不过是供给粮饷、居中调度而已,凭什么能领导汉初三杰?其实,这是对刘邦最大的误会。
当初沛县起兵,本来是没有刘邦什么事的。萧何和曹参已经发动百姓占据了沛县,偏偏二人胆小,不敢首义举事,于是推选了刘邦。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后聚众数百,小有声望,但年龄是个硬伤——他已经四十八岁了。在那个年代,平均年龄也就这个水平。以秦国为例,惠文王46岁去世,孝文王53岁,庄襄王35岁,秦始皇49岁,像昭襄王那样的老怪物少之又少。即便放在今天,还有48岁出来创业的吗?马云49岁就卸任阿里巴巴CEO了。
就这样,在别人含饴弄孙的年纪,刘邦拖着一把老骨头出来搞事。这时候的刘邦没有韩信,身边只有县长秘书萧何、监狱长曹参、杀狗的樊哙、开出租车的夏侯婴、摆地摊的灌婴,还有吹丧曲的周勃。刘邦带着这帮人四处攻城掠地,攻胡陵、方与,大败章邯部将司马夷,与项梁合兵一处,拥立怀王,定都盱眙。
紧接着,刘邦与项羽率楚军一部进攻城阳,攻克濮阳、雍丘,斩杀李斯之子李由,俘获秦侯一人。项梁死后,楚怀王封刘邦为武安侯,任砀郡长。刘邦起兵不过一年就封侯拜相,成为与项羽平起平坐的一方诸侯,手里没两把刷子能做得到吗?
刘邦接下来的表现更为亮眼。赵王与张耳被困于巨鹿,向楚国求援。楚怀王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巨鹿,一路直攻咸阳。此时的秦军风头正盛,谁也不愿意担任西征主将,最后还是欺负刘邦宽厚,把他推进了火坑。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的西征军从山东出发,击败秦将王离、杨熊,取道商洛袭击武关,与秦军战于蓝田。秦军大败,子婴挂印出降,强大的秦国就这么被刘邦打垮了。
至于韩信,此时还在项羽手下担任执戟郎,张良只负责战略大方向,战术方面全靠刘邦拿主意。很多年以后,刘邦又干掉了彭越、英布、陈郗,平定四方。英布扯旗造反前说:“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但是,最后打败彭越的,正是年老体衰的刘邦。
没有韩信,平定天下无非晚几年而已。论打仗,刘邦不输于任何人,只是不及韩信、项羽而已,英布、彭越之流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