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晚清新考,题目“项羽与拿破仑”,一考生望文生义,写出百年奇文

晚清新考,题目“项羽与拿破仑”,一考生望文生义,写出百年奇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吕晶晶 访问量:2926 更新时间:2024/1/8 7:34:09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马如簇。这首由宋朝真宗赵恒所作的劝学诗,真实地再现科举入仕对读书人的诱惑。科举自隋唐首创,繁盛于宋朝,巅峰于明朝,终结于清朝,前后历经1500多年的历史,多少布衣书生依靠科举改变命运,从朝为田舍郎,一跃成为暮登天子堂的达官贵人。

科举能够招致历代读书人趋之若鹜,绝非科举本身有着多大的魅力,关键是它作为封建社会中,下层贫民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成为社会上下层等级间相互流动的捷径。有人连中三元,步入瀚林,有人名落孙山,乃至癫狂。可以说,三年一度的科举,在改变给读书人提供改变命运机会的同时,也将大量的知识分子摧残,比如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

科举具体始于哪年,目前没有形成定论,但科举终止的年份是在1905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张之洞袁世凯共同上书光绪皇帝,废除已经实行千年之久的科举,参照西方重新制定新式选拔人才机制。不得不佩服张之洞与袁世凯的创新行为,能够冒天下之大不讳,主动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种变法的魄力与精神亘古未有。张之洞之所以坚决主张废除科举制,主要的原因是意识到“师夷强技以自强”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看到晚清腐朽的朝政,早已使得科举丧失原有的公平性,围绕科举发生的闹剧层出不穷。

清末文官何德刚有本著作叫《春明梦录》,里面记载大量晚清科举的“奇闻轶事”,作为科举首层考试乡试,属于初级海选状态,自然而然参试人数很多,给各级官府带来巨大的阅卷压力,有的地方官吏为了出于应付了事的心态,根本无视科举的严肃性,将阅卷工作视为儿戏,甚至将自己阅卷过程中“嬉戏打闹”的痕迹留在试卷上。

有年乡试揭榜,有位自以为学识不错的考生名落孙山,内心极其苦闷,便托亲戚从府衙将自己的试卷借来查阅,哪成想自己的试卷上居然贴着一张纸条,写着“火腿一只”。考生难以理解这样的批语是什么意思,便带着试卷找到主管阅卷的官员。

结果很尴尬,原来是阅卷官吏阅卷途中感到饥饿,便差人给自己到后厨取火腿来充饥。府衙怕此事闹到,只好提出以一头牛为条件,希望私了此事。阅卷时吃火腿还算小事,有的官吏为了应付工作,提高阅卷效率想出的“奇招不断”。最经典的是那位抓阄阅卷的官吏,将所有的试卷围成圆形,再将烟斗放在中间旋转,烟斗停落之处便是入围的试卷。

说回张之洞与袁世凯的废科举开新考,公元1906年,晚清首届新考如火如荼地进行,当年的考试人数较以往更多,因为此前朝廷已经昭告天下,此后以新考取代科举,很多读过书的和没读过书的都想来看看新考长什么样。结果,开考后试卷发到手中,大家一看全部傻眼,题目是“论项羽拿破仑”。

所有的考生都是熟读四书,饱读五经的大儒。项羽倒是认识,“拿破仑”是怎么回事,大家都云山雾罩。可是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城,盘缠花费不少,总不能交白卷回家,怎么也得写满,拿出个态度,说不定写上个题目还能给5分呢。有备而来的考生便开始望文生义,根据题目写出的文章更是“满嘴胡话”“一派胡言”,当中有个考生凭借主观猜想,望文生义随意写出一篇文章,却成为百年奇文。

该考生拿过试卷,沉吟片刻。项羽大家都知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拿破轮”到底拿的是多破的轮,又是什么样的车轮,他实在搞不懂。只好硬着头皮写道:

想那西楚霸王项羽,其为人也,力能举鼎,气盖山河,乃拿一破轮,尚何足道也哉……

该考生行文之间,有着对出卷人不满的意思,堂堂西楚霸王项羽,用的是重达百斤的楚戟,因何成为题目中的“破轮”。考试完毕,离开考场之际,该考生故意于试卷一角题诗一首说“秀才笔下可通神,能遣霸王拿破轮。一自乌江分别后,破轮转劫变洋人”,然后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听起来确实很滑稽,很像现在流行的一句玩笑“关羽大战孙悟空”,虽然它的版本还有很多,基本上以上差不多少。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晚清时期,一批救亡图存的能人异士,虽然有恢复华夏的理想很远大,却有些急于求成,导致很多闹剧迭出,但是那种理想是值得肯定的。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项羽乌江自刎后,他手下五位大将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项羽

    项羽,楚国人,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他是古今闻名的武将,自称为西楚霸王,享年30岁。在与刘邦对峙的四年中,虽然屡战屡胜,但是最终却败给了刘邦。霸王别姬,自刎乌江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 楚汉之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与虞姬对唱了一首歌,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姬虞姬奈若何。随后虞姬选择自刎,扰乱了项羽的心

  • 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为何却能成为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项羽

    刘邦和项羽是楚汉斗争的主角。刘邦小时候,不务正业,四处游荡,说大话,吃喝作弊,一副流氓无赖的样子。项羽也没有读书,也没有学剑,更没有认真学习兵法。但刘邦和项羽这两个懵懂无能的孩子后来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不甘于现状,先后起兵反秦。刘邦和项羽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仔细看,刘邦和项羽相差甚远。

  • 项羽的重大战略失误,直接导致刘邦出汉中,占三秦。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项羽

    项羽占据咸阳,封了18个诸侯王,封刘邦为汉中王,封地在偏僻的汉中地区。项羽不相信刘邦,为了盯住刘邦,封了三个王,雍王章邯,都废丘,势力范围最大,据有咸阳以西的关中地区,并且领有陇西郡、北地郡;塞王司马欣,都栎阳,据有咸阳以西至黄河间区域,翟王董翳,都高奴据有咸阳以北部分地区,项羽将关中分割为三,企图

  • 西昌土匪猖狂,师政委:我们可以学项羽,摆个“鸿门宴”

    历史人物编辑:兵说历史标签:项羽

    作者:老黄有话西昌,解放时为西康省重镇,后归四川省,位于四川西南部,是云、贵、川三省交界的腹地。它东面依傍大凉山,海拔最高达4800米,南临汹涌的金沙江,北拒奔腾的大渡河,汉、藏、彝、回等多民族杂居,当时较为落后,是个能守可退的好去处。成都解放后,蒋军、政、宪、特的大批人员纷纷遁入大凉山、小凉山。躲

  • 项羽自刎乌江后,手下五大虎将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项羽

    项羽自刎乌江后,手下五虎大将都是什么下场?1.英布:项羽非常信任的猛将,骁勇善战,为项羽击败秦国立下大功,特别巨鹿之战,他是首功。在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被封为九江王。楚汉之争时,是项羽五虎上将中,对刘邦威胁最大的虎将。刘邦就根据英布反复无常的特点,派萧何多次游说,使英布跟随刘邦,反过来攻打项羽,这是

  • 成王败寇,项羽死后,刘邦为何没有向他泼脏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项羽

    秦朝末年,纷纷爆发了起义,从最早的陈胜吴广起义开始,秦朝各地的起义就接连不断的爆发。这时候的刘邦和项羽也加入了起义军中,从这之后项羽和刘邦开始结盟,不过到了之后,就形成了楚汉相争的局面。这时候的秦朝已经灭亡,楚汉相争之际,天下依然没有太平,这时候的中原地区依然处于战乱之中。最终的项羽失败,这位西楚霸

  • 彭城之战,项羽三万骑兵,如何攻破五十六万联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项羽

    彭城之战前,项羽派人去抓刘邦家眷,刘邦接到丰县任敖的求救信后,令将军樊哙立即前往丰县、沛县,并渡过泗水攻占薛郡。图-项羽分封樊哙到丰县后,钟离眛已经抓到刘太公和吕雉跑了。再到沛县,王陵也已经接到自己家眷,他还把其他汉军将领家眷也集中在一起,以防项羽派人来抓人质。不过项羽自始至终没有派人去抓捕刘邦麾下

  • 项羽为什么称得上千古无二,为什么自杀不愿东山再起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项羽

    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的名将但是为何项羽被称为千古无二,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呢?咱们先来分析一下项羽的主要对手章邯,王离,刘邦,韩信,彭越等等。咱们先说章邯他作为秦朝最后的名将,能力绝对是有的,领着一帮囚徒打倒了周文的几十万大军,随后把全国各路的叛军挨个收拾了一顿。定陶一战中,陈胜之后的义军老大

  • 一决雌雄的典故:项羽与刘邦一决雌雄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项羽

    楚汉争霸时期,两军相持良久未决胜负。项羽对刘邦说,咱这样打也分不出雌雄,还让将士们跟着受累,不如咱们俩单挑,立判输赢,怎么样?刘邦说好啊,谁怕谁?但是我不跟你比力,咱们比智你敢吗?有什么事情是项羽不敢的?两人约好时间,在广武(河南荥阳)的两个山头隔空辩论。刘邦一上来就列举项羽十大罪状,什么烧杀无度,

  •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自刎乌江,保全了江东父老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项羽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霸主。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其中以他在吴江的自杀最为慷慨悲壮。也是流传最广的。关于他的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宋诗人李清照为代表,他在《乌江》中写道:“生为英雄,死为鬼。犹思湘。禹,我不肯住江东。”他高度评价和称赞项雨宁的英雄气概,是破而不破;一位以晚唐诗人杜牧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