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自刎乌江,保全了江东父老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自刎乌江,保全了江东父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米爱旅行 访问量:3809 更新时间:2024/1/8 11:21:27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霸主。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其中以他在吴江的自杀最为慷慨悲壮。也是流传最广的。关于他的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宋诗人李清照为代表,他在《乌江》中写道:“生为英雄,死为鬼。犹思湘。禹,我不肯住江东。”他高度评价和称赞项雨宁的英雄气概,是破而不破;一位以晚唐诗人杜牧为代表,他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不期而至,含辱为人。卷土重来。”认为项羽缺乏毅力和决心,对自己在吴江自尽的决定做出了遗憾和失望的评价。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千百年来一直在不断延伸,那么为什么项羽选择自杀而不是过河东山再起呢?

从两人的性格对比和结局的分析上就会更加明了。

先看对手刘邦

刘邦的文化水平不高,几天没有认真读书。但这并不妨碍他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他看人很准,用人也很在行。历史也证明,刘邦文不成武者,他似乎没有争天下的本事,却能让有才之人用他。

刘邦能够知人善用,这让他的红利不菲。项羽是个天才,但他一个人也敌不过刘邦的众多人才。刘邦的主要工作是留在大本营办公。有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他负责安排到位。刘邦特别擅长的另一件事是,他对自己精挑细选的人百分百信任。还要看人心的把握。刘邦每次打胜仗,都会按功行赏,表现好的人多加赏赐。刘邦赏赐部下的方法非常巧妙,宁愿为自己效力也不愿立功。刘邦非常清楚底层民众的需求,因为他本身就出身于普通老百姓。每次成功夺得一块土地,刘邦都抢不到,下令出台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得到了群众的拥护。自古以民为本,没有一个皇帝孤军奋战。人心齐,泰山动。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大获成功,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历史的巅峰。

再看看项羽。

项羽几乎是一战所向无敌。但是战略布局能力基本没用。

史书上说:“物少,不可学书,不可学刀”。而是要向万敌学习。可见项羽从小就很成功,缺乏积累。难怪他后来在战略上变得短视了。韩信评价项羽“女之仁,男之勇”。项羽能扛鼎,勇猛无敌。在战场上,他往往能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令对手闻风丧胆,被誉为“战神”。勇敢指挥,既能鼓舞士气,又能震慑诸侯。可惜项羽因为太优秀而看不起其他人才。奖励有功者是打赢战争的主要措施。项羽个人能力太强,从不赏赐部下。对于战争,军人最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实际利益,为自己的美好前途而战。项羽胜利后,没有任何奖励,这让他的士兵很失望,他们不会积极参加战斗。在政治技巧上,与刘邦相比,项羽是远远落后的。亚夫和范增的猜忌,使他麾下的将领纷纷弃绝。再加上楚军大后方粮草空空,粮草耗尽。流氓刘邦被逼得走投无路。不仅失去了永远赢得天下的机会,连自己的性命都丢在涛涛乌江边,留下一曲千古悲歌。

这个悲惨的典故家喻户晓。《垓下之围》。

于是,威武的楚霸王,远眺江东,长叹一口气,下定决心一死了之。庆幸的是,此时此刻,他身边还有心爱的女人姬。身为逆境美人,霸王并没有勉强她。如果你愿意活下去,你根本就不用跟着我。可美如玉妃,深情如玉妃,誓死追随他。两人在江边生死攸关,亦是江边长相厮守的苦鸳鸯。所以,剑起剑落,两人在黄泉之路上并不孤单。

有人说,项羽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否则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他话是这么说的,但如果不给自己压力,他就冷血无情,不会把已经逝去的兄弟放在心上,更不会把江东的长辈放在心上.没有这样荡气回肠、痛彻心扉的悲情故事流传开来。人们读他、唱他、用他,正是出于对他“重情重义”的欣赏。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项羽分封诸侯,燕赵齐为何第一时间就反了?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项羽

    公元前206年五月,项羽刚从关中回到彭城,齐、赵、燕三地就打起来了。我们从北往南,来看看燕地、赵地、齐地的情况。 项羽将燕国一分为二,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立燕将臧荼为燕王。辽东王韩广据有燕地东部右北平、辽东、辽西三郡,建都无终,人口减少一半以上。燕王臧荼据有燕地西部广阳(汉初拆分出涿郡)、上谷、渔阳

  • 项羽兵败,为何选择自杀而不是重整旗鼓?原来是遗传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项羽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上千年里出了不少的圣明君主或是能臣干吏,但其中可以被后世称上一句英雄豪杰的却不多,项羽就是那少数之一。令人可惜的是他的下场不怎么好,与汉高祖刘邦角逐天下,垓下之战兵败,于乌江自刎身亡。很多人都不明白他当时已逃出生天,为何部重整旗鼓,而是选择自杀。接下来看看的他的长辈们

  • 西楚霸王项羽的西楚国,地盘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项羽

    项羽入关中后,尊楚怀王为义帝,所谓义帝,是天下共主,而非一国之王。类似东周天子,战国七雄都有灭亡东周的实力,但也都尊东周天子为共主。不过此为项羽权宜之计,因楚怀王手中尚有不少军队,项羽要杀义帝,还需要时间。除了义帝外,项羽封了二十个诸侯王。项羽征关中百姓修封王赐爵台,累死数万人,尸填高台之下,昼夜不

  • 项羽封的义帝在湖南?如何被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项羽

    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在关中分封诸侯,尊楚怀王为义帝,所谓义帝,是天下共主,而非一国之王。类似东周天子,战国七雄都有灭亡东周的实力,但也都尊东周天子为共主。不过此为项羽权宜之计,因楚怀王手中尚有不少军队,项羽要杀义帝,还需要时间。随后几个月,项羽忙着解决内部矛盾,项羽最急于杀掉的是义帝(楚怀王)。

  •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他创下三项战绩,至今无人超越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项羽

    人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尤其在以成王败寇为准则的战争年代,“第二”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被人遗忘。但泱泱中华史中有一个人,明明以失败结束人生,依旧被评为“千古无二”,被无数人纪念缅怀,他所创造的三个第一,时至今日无人超越,此人便是西楚霸王项羽。力气最大历史上力气大的人并不少,例如用几百斤铁锤做武

  • 楚汉之争项羽为什么要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纪承来标签:项羽

    关于项羽为什么在还有生路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自刎乌江,我也曾做过一定面的思考和总结,现就本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诸君互通有无,还望不吝赐教!一:因为骄傲,死又何惧之有?相比于出生低微的刘邦,项羽是毫无疑问的高富帅。煊赫的家族地位,高贵的家族血统,良好的贵族教养和仪态使他在那个群魔乱舞的大乱之世中显得如此卓

  • 项羽为什么要在鸿门宴放走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项羽

    关于项羽为什么会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这也是记载在史书上的一件事,所有一致性的评论都说项羽有勇无谋,鸿门宴中那么多人劝他杀掉刘邦,也能掉以轻心,其实不然,不论任何时候,在古代能做王的绝对不简单,更不会是愚蠢的人。表面上看这就是项羽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放走了自己未来的心腹大患,但是如果你深入的分析下就会

  •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项羽

    作者:李大奎"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中的霸王指的就是抗秦名将西楚霸王项羽,他因在古代有名的宴会"鸿门宴"上没有杀登门谢罪的刘邦,导致后来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打败,自刎乌江,留下"无颜见江东父老"、"妇人之仁"等千古骂名。以致唐代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时感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刘邦最大的对手,不是项羽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项羽

    在秦末汉初,有一员猛将于巨鹿之战中一马当先,让项羽得以威震诸侯;他截杀义帝,使天下陷入“无主”境地;他毅然起兵反汉,虽然失败被杀,但也让刘邦在战斗中受了箭伤,并于第二年一命呜呼。他就是淮南王英布——刘邦的真正对手。 英布剧照 一英布是六安(今安徽六安)人,出身于平民家庭,年轻时有人给他看过相,预言他

  • 若韩信投靠项羽,项羽会夺得天下吗?还会落个功臣被杀的下场吗?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项羽

    字符不匹配这东西有点像风水先生。可以排除一切风水先生的意外,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八字不合吧。简单的说,就是你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你。韩信和项羽就是这种状态。韩信第一次见到项羽就非常高兴,认为自己遇到了绝世好汉,觉得自己以后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于是韩信兴冲冲地追随项羽,希望能跟随项羽打天下。项羽见了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