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胯下之辱——韩信!

胯下之辱——韩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客多文史 访问量:3932 更新时间:2023/12/20 3:43:06

说到韩信,“胯下之辱”的典故可谓人人皆知。虽然这个故事有着不同的细节版本,但大致都是说韩信受了一个市井无赖的侮辱,被迫从对方胯下钻了过去。

对于此事,《史记》中的记载是:韩信年少时,一群泼皮无赖在街上欺负他,其中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虽然你体格健壮,喜欢带刀佩剑,但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我现在打赌你不敢用佩剑刺我,你要是敢,所有后果我自己承担,你要是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想了想,俯身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当时集市上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既胆小又懦弱。

对于这件事,无论是韩信本人还是史书里,都没有做过解释,不过史书里却记录了另外一件事情:韩信功成名就,被封为大将军之后,又回到当初那个集市,找到了当年的那个屠夫。

可想而知,这个屠夫当时一定是万念俱灰,以为这回自己必然是要大祸临头了。然而韩信却并不是回来杀他的。

相反,韩信让这个屠夫在自己手下做了一名护卫,并且告诉他:没有当日的胯下之辱,便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应当感谢你才对。

其实,以韩信当年的能力,刺死这个屠夫想必也并非难事,但是正值年少血气方刚的韩信,在这般侮辱之下,居然还能保持理智,并且做出甘愿受辱的举动,这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韩信的胆怯,而是他令人恐惧的野心。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特意把这件事记录下来,想必也正是这个原因。

秦始皇驾崩后,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兵反抗暴秦的统治,顿时一呼百应,刘邦、项梁项羽叔侄等纷纷起兵,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多次进言献计,可惜项羽刚愎自用,暗地里非常瞧不起韩信。韩信心知肚明,转而投奔刘邦。

但当时刘邦并没有意识到韩信的才华,没有重用他,心灰意冷的韩信一度不辞而别。而刘邦的重臣萧何却深知韩信的能力,他听说之后,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萧何用了一夜的时间才劝服韩信,并对他许下了承诺,将他带回营地。

这段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从此被人们记住,成为英雄惜英雄的传世佳话。把韩信追回来之后,萧何还不忘叮嘱刘邦:“大王一向傲慢无礼,今天任命一位大将时态度轻慢,没有丝毫重视的意思,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郑重地挑选一个日子,搭起一座高坛,自己事先斋戒,并且严格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于是,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建议,斋戒沐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正式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此后的韩信如鱼得水,发挥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第二年十月,在垓下迫使项羽自刎,帮助刘邦终成霸业。可以说,刘邦与项羽争霸天下,其中决定性的人物是韩信。

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韩信始终是冲在第一线的,一直到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可谓战功累累;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刘邦对他给予了最高的评价:“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样的表扬对于任何一个武将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当时的韩信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作为将帅,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梦想,他从项羽麾下转投刘邦,甚至做好了刘邦不重用自己就继续寻找明主的准备,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最终的名誉,他也确实实现了梦想,不仅成了一代名将,而且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可谓此生无憾。

然而,正应了那句古话:“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被封为楚王,被解除兵权,没过多久又莫名其妙地被人告发谋反。

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采纳陈平的建议,把韩信调到洛阳,降为准阴侯。

公元前197年,陈豨自立为王。刘邦就亲率大军前去征讨举兵谋反的阳夏侯陈稀。当时的韩信推托自己有病在身,就没有一同前往。实际上,此时的韩信对刘邦已经彻底绝望,认为自己早晚要死在刘邦之手,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韩信准备在某一天的深夜,假传圣旨,释放囚牢里的所有奴隶和犯人,杀掉吕后和皇太子刘盈,共取天下。然而,这个计划不慎被吕后知道了,她和萧何秘密商议,由萧何出面,设计骗韩信入宫。

因萧何是韩信仕途的引领者,韩信自然对他未加防范,便跟着萧何来到长乐殿拜见吕后。这时候事先隐藏的刀斧手将韩信绑了起来,乱刀斩杀,一代名将就此殒命。而吕后并未就此收手,下令将韩信三族诛杀,数千无辜血染长安,成为历史惨案。

汉司马迁说:“(韩信)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宋司马光日:“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清人王鸣盛则更加肯定地说:“汉得天下,皆韩信功。”刘邦一开始与项羽作战,屡战屡败,但是他幸运地得到了韩信的辅佐,最终也就得到了天下。

可当大汉已立,高祖当家,从打江山”变为“坐江山”的时候,靠武力征服天下的高祖就开始考虑下一步棋的布局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刘邦的心里,韩信最让自己放心不下。因为,韩信文韬武略,无人能及;手下雄兵猛将,战无不胜。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韩信总爱居功自傲、讨价还价,不但具有抗衡的实力,还有抗衡的智慧,这才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最大隐患。

标签: 韩信

更多文章

  • 吕后和韩信无冤无仇,为何要杀他?韩信被杀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韩信

    公元前196年,吕雉想要杀了韩信,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吕后就找来萧何为自己出主意。而萧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则是决定要把韩信骗进皇宫,在皇宫里杀他。接下来,吕雉先是找了个借口,让韩信来长乐宫觐见。但是没想到的是,韩信当时似乎也察觉到了异样,直接就给拒绝了。得知韩信拒绝入宫之后,这时候萧何就决定铤

  • 季布一诺,为何能价值千金?刘邦项羽都看重诚信,可惜很多人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季布

    季布一诺,百金不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得到了季布的一个承诺,比得到百两黄金还要价值高,其实说这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凸显出季布这个人非常守信用。季布在楚地的名气因此传开了,他喜欢打抱不平,是一位民间英雄。可就是这样一位信守承诺的英雄,在刘邦击败项羽以后,却成了丧家之犬。为了躲避刘邦的追捕,季布选择把头

  • 丁公季布同母不同命,一个救刘邦遭他杀害,一个与他作对却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季布

    在秦末以及汉朝初期,在社会上有着这样一股势力——游侠。没错,就是那种行侠仗义、锄强扶弱的仁义之士。出名之后,无论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能力还是在民间所拥有的力量,也使其成为各方势力所拉拢争取的人才。季布当时便在项羽手下任职,并且多次将刘邦逼入险境。然而,面对这样一个仇人,刘邦并未选择杀害泄愤,反而是对其加

  • 项羽帐下五虎将,曾被刘邦全国通缉,一诺千金的季布终成汉初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知深娱乐标签:季布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西楚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楚汉两军交战,季布骁勇善战,曾经让刘邦困窘不堪。刘邦消灭项羽后,拜他为郎中。季布为人好打抱不平,且以诚实守信著称于世,当时楚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其为人诚信由此可见一斑。季布,楚国人,以侠义名扬四海。楚汉相争时,季布听命于项羽,

  • 刘邦为何会将救过他的丁公给杀了,却封曾经骂过他的季布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文轩标签:季布

    相信田横与五百烈士的故事大家都听过,田横担心刘邦因罪杀他,而他又跑不了,所以干脆就自杀,以全名节。但是,他可能想错了,因为,有一位得罪过刘邦本人的楚将,不但没事,还被加官进爵。这个人就是,季布。他在楚汉荥阳对峙期间,被数次派到前线去骂战,骂的是哪个难听,气的刘邦差点把他恨死了。在《敦煌变文》中有这样

  • 刘邦赏仇人季布,杀恩人丁公,说明了怎样的道理?大恩有时是大仇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季布

    这个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刘邦赏赐仇人,杀掉恩人有点让他难以理解,实际上这个事情都是对刘邦本人有利的。我们说一下刘邦为何要这样选择,先说他为何要赏仇人。他赏赐的这个仇人叫季布。季布是项羽的大将,在楚汉争霸的时候,季布让刘邦吃了很多苦头,他追的刘邦到处乱窜,刘邦有几次都是差点被季布杀害了的。可见

  • 一诺千金的季布,在项羽死后下场如何,被西汉三个皇帝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季布

    说起一诺千金,我们对这个成语非常熟悉。说的就是人比较讲信用,信守诺言。当然,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因为一个人,这人就是季布。《史记》中有句话,形容季布“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可见,季布遵守承诺还是非常出名的。不过关于季布这个人我们并不熟悉,他是项羽的部下。楚汉之争时项羽失败了,那么季布之后的下场如

  • 《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布兰之伤直面詹姆!其实是近视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丽子看育儿标签:季布

    大家好,我是潮流报主编AE!相信上周看过《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第一集的人,都对电影结尾詹姆·兰尼斯特和布兰·史塔克见面的那一幕印象非常深刻吧!八年前,小布兰无意中看到了詹姆的罪行。为了让他闭嘴,詹姆将布兰推下了城堡,让小布兰一直躺在椅子上。两人重逢后,布兰如何看待詹姆成为影视界的经典事发!但实际上在这

  • 文景之乱刘恒本欲启用季布做御史大夫,为何突然终止任命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季布

    楚汉之交战乱频发,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极为深重的苦难买,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样的乱世对百姓来说无疑是地狱,可也是英雄豪杰辈起的时代。“一诺千金”的故事主角季布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本是西楚霸王项羽手下的大将,却在投降汉朝后成为西汉初年少有的名将,受到汉初皇帝和掌权者的信赖。在汉文帝刘恒即位后,

  • 匈奴单于写信让吕后嫁给他,樊哙欲出兵征讨,季布为何让吕后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季布

    吕后是刘邦结发的妻子,为人聪慧、有决断。为了稳定天下,她帮助刘邦除掉了许多异姓王,并在刘邦死后使用黄老无为的方法治国,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地基础,是一位很有政治眼光的女强人。吕后在稳定住国内局势过后,最大的敌人便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而其首领冒顿更是匈奴中百年难得一遇的雄主。这位冒顿是位极能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