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秦始皇亲政之前,秦国到底是谁说了算?

在秦始皇亲政之前,秦国到底是谁说了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顾道惊城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3/12/9 18:54:19

说起秦始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狗血传闻:他根本不是秦国王室的种,而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原因也很简单,在秦始皇亲政之前,吕不韦是秦国最有权势的人;

在秦始皇亲政之后,为了夺回权力,自然要干掉吕不韦,并遮掩自己出身的丑闻。

不得不说,这股味道太冲鼻子了。

上一篇文章, 我们简单分析了吕不韦的诉求,他不太可能会干出这种不着调的事。

今天我们单说权势,在秦始皇亲政之前,吕不韦是秦国最有权势的人吗?

从表面上看,或许是的。但从权力角度来分析,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秦始皇亲政之前,秦国最有权势的人,有且只有一个。

不是吕不韦、不是赵姬,更不是嫪毐,而是史料记载极少的华阳夫人

我们很难说清楚,华阳夫人的出身,只是大致了解,她原本是楚国贵族,但显然算不上什么大贵族。

这种女人,即使进入了秦国,顶多也就是成为某个王族的侧室。

而且,华阳夫人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无法生育。

在那种年代,一个无法生育,且出身不算太好的楚国女人,在秦国能有什么地位呢?

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地位的。

但华阳夫人,却成为了安国君最宠爱的人,并最终成为了王后、王太后、太王太后。

是因为华阳夫人长得貌若天仙吗?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

历史上貌若天仙的女人多了去了,但是请大家想想,哪位女人是单纯凭借样貌上位的?

刘邦身边的戚夫人,或许可以算一个,但刘邦刚咽气,戚夫人就被吕后给弄死了。

在权力面前,美貌根本无足轻重。华阳夫人要是没点手段,早就被收拾得身首异处了,哪还轮得到她当王后呢?

另外,我希望大家明白的一点就是:权力的维系,永远要依靠平衡,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忠诚。

当你发现,台前的吕不韦势力极大,秦国却依然平稳运行的时候,就应该立刻想到一点: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有一股势力,在牵制着吕不韦。

如果没有这股势力做牵制,那么吕不韦的举动,大概率会想历史上的田家人一样,把姜姓干掉,自己当上齐国国王。

那么,能够牵制吕不韦的人,会是谁呢?

是赵姬吗?从她后面的表现来看,这女人显然谈不上有多高深的政治智慧,根本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对手。

至于嫪毐,他和吕不韦差了不止一个量级;朝堂上那些军头们或许有些权力,但一盘散沙,没法抱团威胁吕不韦。

因此,除了华阳太后之外,我实在想不到第二个人选了。

华阳夫人拥有权势,她为什么不用呢?其实也不是不用,而是没有用在明面上。

如果朝堂上同时出现多股力量,必然会出现碰撞和摩擦,进而发展到内耗,甚至是党争。

因此,华阳夫人的淡出,显然是给吕不韦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但双方应该有约定,华阳夫人负责照顾年幼的秦始皇,等秦始皇成年之后,吕不韦必须还政。

事情的后续发展,显然不像华阳夫人所预料的那样顺利:吕不韦一系的嫪毐聚众叛乱,吕不韦的态度晦暗难明。

在这种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正是华阳夫人、昌平君昌文君

这三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强烈的楚国印记。我们完全可以说,是秦国内部的楚国力量,捍卫了秦始皇的江山。

随后,秦始皇开始对吕不韦动手,最后逼吕不韦自杀。

如果没人支持秦始皇,你叫他怎么对吕不韦动手?如果没有外来实力压迫,吕不韦那种枭雄,又凭什么自杀呢?

嫪毐和吕不韦先后出事,跟两人都有很深渊源的赵姬当然也要受连累,从此搬入冷宫。

到这个时候,秦国最大的问题,其实已经不是吕不韦一系专权了,而是吕不韦一系倒塌之后,华阳夫人一系独大,权力开始失衡。

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呢?史书没写,但通过昌平君和昌文君的结局,我们可以粗略推断一下。

华阳夫人于公元前230年去世,四年之后的公元前226年,新郑爆发反秦之乱,昌平君和昌文君因此返回楚国。

三年之后的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昌平君与昌文君被杀。

常言道:“功高莫过救驾”,昌平君与昌文君帮忙平定嫪毐叛乱,救了秦始皇,按说应该在秦国混得风生水起才是。

但是通过这段史料来看,从公元前238年平乱,到公元前226年被驱逐,这十二年的时间里,昌平君与昌文君,遭到了秦始皇的冷遇。

其间夹杂着华阳夫人去世的消息,很可能是华阳夫人病重,无力压制秦始皇,也可能是华阳夫人放手认输,把权力移交出去,惹得昌平君与昌文君不满。

可即便如此,昌平君与昌文君当时,应该依然是位高权重的人。

大家一定要明白:如果对皇帝有功,又无法对他造成威胁,那么你一定能活得很舒服。

皇权只会清除那些,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势力。如果昌平君和昌文君无法威胁秦始皇,秦始皇大概率不会干出这种事,因为这会让他背上“恩将仇报”的骂名。

哪怕顶着骂名,也要想办法把他们送出去,还不敢直接下杀手,秦始皇的小心翼翼,可见一斑。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1976年,考古队发现秦始皇女儿墓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秦始皇

    听了公主的话,他心里一定有一种强烈的奢华风感。俗话说“投胎投的是好的,人生没有烦恼”,如果你活在古代,出生在帝王家庭,这种生活听起来已经高枕无忧了。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中,虽然公主的身份受到尊重,但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幸,最糟糕的是秦始皇的公主赢得了嬴阴嫚。秦始皇的历史地位毋庸赘述,但他的王妃却遭受了难

  •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各国如何沟通?

    历史人物编辑:顾道惊城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采用了“雅言”来统一语言。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雅言就是秦朝的普通话。这里有一个问题:在秦始皇推出雅言之前,难道当时的中华大地上没有通用语言吗?答案显然不是这样。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雅言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我认为,这个说法对一半,

  • 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喜欢秦始皇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秦始皇

    说起对秦始皇的评价,现代人首先想到的是各种赞美之词:比如雄才伟略、比如千古一帝。但其实在古代,古人评价秦始皇是“独夫民贼”。而这一变化的背后,有太多耐人寻味之处。刘邦的尴尬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对于秦的评价,陷入了一种尴尬状态。于是刘邦采取了模糊化处理的方法:对于秦的法统,刘邦选择回避。秦从始皇帝统

  • 项羽挖了秦始皇陵?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秦始皇

    鸿门宴后,项羽派人到灞上,令刘邦把秦王子婴及二子送到楚营。子婴本想用计使刘邦和项羽火并,想不到被刘邦当做筹码卖给了项羽。但见寒芒一闪,英布挥剑杀之。可怜子婴,生在帝皇家,骤然成一国之君,未能享得一日安宁,今却要替人还债赎罪。一时咸阳附近天昏地暗,黑雾弥漫,百姓肝肠寸断,伤心不已。公元前206年一月,

  • 秦始皇陵地宫的水银隐藏着秦始皇的三个精心布局,你知道几个呢?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秦始皇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秦始皇,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这不是传说,通过考古探测,专家发现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存在大量的水银。那么,秦始皇陵地宫的这么多水银究竟有什么玄机呢?可能并不是你

  • “暴政”还是“报复”:探究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倾城之殇标签:秦始皇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出自明朝李贽的《藏书》。秦始皇其人历来被各朝的文人学子褒贬不一。有人赞扬他“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的功绩,也有人批评他“怀贪鄙之心,……,以暴虐为天下始”的暴政行为。其中“禁文书”指的便是后世争论不断的“焚书坑儒”事件了,这一事件被历朝历代的学子们不断的吐槽,

  • 秦始皇墓中无数珍宝,为何没人敢挖秦始皇陵?这三个理由无法反驳

    历史人物编辑:旅行密码屋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对于我国的影响毋庸置疑,更是在我国家喻户晓,作为我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陵墓相比里面也是埋藏着大量的金银珠宝,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秦始皇陵墓的位置也早就找到了,但是为什么却没有人敢挖开这座陵墓呢?当时在1965年,郭沫若曾经召集了一群考古专家,还有历史学者向国家要求,打开秦始皇的陵墓,但是却被总理

  • 在山东,秦始皇也是要上天的

    历史人物编辑:InsDaily标签:秦始皇

    草长莺飞二月天,正是趁东风放纸鸢的好时节。但在山东潍坊,能上天不是风筝,而是人类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只要你够胆想,没什么是不能放上天的。早些年,潍坊人就把好端端在深海巡游的航母给折腾上天了。一意孤行的他们,才不管你是水里游的还是地上跑,目标只有一个:我想让你和太阳肩并肩。于是,那风驰电掣的小火车,就拖

  • 秦始皇长相已经被专家复原出来,这符合你对秦始皇容貌的想象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底的小城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让我们对他是无比的好奇。那么关于如此雄才伟略的君主,他的样貌我们也是非常想知道的。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秦始皇的长相,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大概的意思就是说,秦始皇有着高鼻梁,细长眼睛,鸡胸,豺一样的声音。史记而铁骨铮铮郭沫若根据这段《史记》中的记载说出了他

  • 万里长城并不是秦始皇修建的,秦始皇不过是顺便把它们连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秦始皇

    提起万里长城,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这是他众多的功绩之一,这件事所有人都认同。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秦始皇虽然有很多功绩,被称为千古一帝,但万里长城并不是他修建的。秦始皇只不过顺便把万里长城顺联连在了一起,这些东西本来就在。长城出现的很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这和长城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