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宽厚仁慈,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我想即使扶苏继位,也不会改变什么。历史轨迹不会改变,刘邦依然会成功。
秦朝的灭亡不仅仅是秦二世的功劳,也不是助苏继位就能改变秦末的尴尬局面。
助苏继位,改变不了秦末面临的政治困境。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秦嬴政称帝。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嬴政驾崩。三君九臣治国事。地方政府废除了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同时书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筑灵渠,通水系。然而,作为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并没有解决统一后秦朝隐藏的诸多矛盾。
•秦朝统治六国旧地基础薄弱
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公元前210年死,秦始皇。秦朝对六国旧地的统治是薄弱的。但是,随着始皇的去世,县制已经不能很好的控制六国旧地,六国旧贵族势力崛起。
严刑峻法加深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
秦商纣变法后,实行法治一百多年,逐渐僵化。秦统一六国后,秦律更加严苛,刑罚极其严厉。
偷银币一百一十,罚纹面,修城墙苦役四年。三十九日徭役,即偷取桑叶,即使价值不足一文钱,也按一个月徭役处罚。
秦朝征收的苛捐杂税激化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修筑长城和灵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只能增加赋役,使百姓饱受饥荒之苦。秦朝时期,过高的杂税占了百姓收成的三分之二,平时还有各种临时征收的徭役。
上述矛盾其实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就存在过。比如秦二世即位元年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虽打着援苏之名起兵反秦,但也不过是一句口号而已。
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秦国的严法和赋税。到头来,人活不下去了,最后只能造反。
助苏继位,阻止不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阻止不了六国老贵族刘邦项羽的叛乱!因为这些都是始皇帝嬴政遗留下来的问题。扶苏贤德,但性格不适合接管秦朝。秦二世和赵高假传圣旨,命令扶苏自尽,可见一斑。蒙恬等人劝扶苏慎重,扶苏却说:“父命子自尽,何须请示?”,扶苏自刎。这种人怎么统治秦朝,就算做了皇帝,也熬不过复杂的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