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恬不为人知的一面,不懂局势不会站队,出卖扶苏后含冤而死

蒙恬不为人知的一面,不懂局势不会站队,出卖扶苏后含冤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杉石石 访问量:4924 更新时间:2024/2/29 18:38:00

扶苏面对胡亥的假遗诏时选择放弃反抗,选择自裁,这不只是扶苏的悲剧,更是秦朝的悲剧。昏君胡亥登位,三年就把秦朝败得一毛不剩。扶苏抛弃祖宗传下的江山,轻易地选择了自裁,这不仅是对自己没有半点责任心,也是对整个秦朝没有责任心。

令很多人不解的是,扶苏当时监管北方30万秦军,他在收到“遗诏”后难道就没怀疑过遗诏是假的吗,难道就没想过令30万大军开进咸阳,去一探真相吗?

不是扶苏不想,是他的力量不足以达成。

秦始皇暴毙,胡亥改遗诏,扶苏、蒙恬被赐死…………那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听我细细道来。

秦始皇三十七年正月(秦汉以每年十月为正月),秦始皇带着胡亥、赵高李斯及一帮亲信和一众队伍向东巡游,此时的扶苏已经被秦始皇发配到北方边境,去监管蒙恬手下的30万大军。

南方卑湿,出行大概三四个月,秦始皇就病倒了,此时的他还保留着一分倔强,不准身边的人谈到“死”这个字,也没有准备身后事和立储之事。这年七月,秦始皇一行人快马加鞭赶路到沙丘,秦始皇也在这里暴毙而死。

当时天下刚刚统一不久,秦朝根基不深,诸位皇子都在国都咸阳,而李斯等重臣还在国都以外的沙丘。

知道秦始皇死讯的,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及三五个秦始皇亲信的宦官。为了防止秦始皇的死讯传出后天下动荡,这几个仅有的知情人选择把事情掩盖下来,计划着回到咸阳后才将真相公之于众。

秦始皇临死前将皇位传给了长子扶苏,令赵高将诏书传达至扶苏所在的上郡。可是赵高、李斯、胡亥等人合谋一番后,决定更改秦始皇的遗诏,赐死扶苏和蒙恬,更立胡亥继位。

于是一封赐死扶苏的假遗诏被送往上郡,扶苏看到遗诏后泪流满面,当即想要自杀。蒙恬劝他说:“皇帝令我率领三十万大军屯驻北方,又令你来监管我的军队,这是天下之重任,你怎能因为一纸诏书就要轻易选择自杀,怎知道这诏书是真是假?”可是扶苏不听劝告,最后还是自杀了。

这里我们分析一下,蒙恬说的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诏书是以秦始皇的名义下发的,诏书上盖着的也是皇帝玉玺,蒙恬怎能说诏书可能有假呢?在什么情况下这诏书会有假?

只有一个情况,这诏书一定是皇子中的某个人假造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胡亥假造的,诏书的目的就是铲除皇位继承人扶苏,来达到某人篡位的目的。

蒙恬既然说出了那番话,看来他已经猜到沙丘发生的事了。

自古以来,将军最高的自我修养就是不参与进内政。就算朝廷斗得热火朝天,将军都不该插足进去。

对于蒙恬来说,对他而言最好的做法,就是作壁上观,扶苏继位还是胡亥继位与我何干!不管谁继位,我照样还算是做我的大将军!

所以蒙恬出于与扶苏两年的交情,才虚伪地、假情假意地安慰了扶苏一番,可实际上,他根本不愿意为扶苏的利益付出一分一毫,更别提为扶苏冒险反叛了。

他劝扶苏说:“诏书可能有假,咋俩亲身前往咸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查明真相后再死不迟!”

可是扶苏和蒙恬若真的都去了咸阳,他两人是什么后果呢?照一般情况来说,这事本就是扶苏和胡亥两人争夺皇位的斗争,和他根本就扯不上关系,所以蒙恬到咸阳后必定是啥事没有。

而扶苏的结局就很好预料了,他是胡亥必须要铲除的敌人,扶苏到了咸阳后必定会被处死。等扶苏死后,蒙恬作为劝扶苏自投罗网“功臣”,必定能加官进爵,就算不能加官进爵,他也必定能重新回到上郡做他的大将军!

扶苏听着蒙恬虚情假意的劝告时,心里必定是五味杂陈吧!他可能还感觉到了一丝可笑。

可这事真的与蒙恬没有关系吗?蒙恬就真的能独善其身吗?

蒙恬本来是啥事没有的,因为他的弟弟蒙毅曾和赵高结下了一些仇恨,多年过去了,赵高还是怀恨在心,欲诛蒙氏兄弟而后快。

于是赵高每天在胡亥面前说蒙氏兄弟的坏话,此时赵高已经成了胡亥的大功臣和大“忠臣”,他说的话胡亥当然是言听计从的。

于是蒙毅因“不劝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犯了遮蔽贤才之罪”而被处死,蒙恬因“弟弟蒙毅犯大逆不道之罪、与扶苏朋党比周”而被处死。

到最后,蒙恬还是被处死了,他留下遗言:“我虽然被囚禁,以我在军中的威信还是能反叛,我之所以不那么做,就是念及先帝的恩德啊!”

这个结果是蒙恬没料到的,因为他根本没发现,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派把扶苏下放到蒙恬那里做事时,蒙恬已经自动成了“扶苏派”了!从这时起,扶苏荣则蒙恬荣,扶苏死则蒙恬必死!

蒙恬最初为什么能聊到沙丘发生的事呢?他的弟弟蒙毅作为秦始皇的亲信也一同出巡了,秦始皇病重时派蒙毅去各地的大山名川为自己祈福,蒙毅在此时可能已经把沙丘的事告诉蒙恬了。

蒙恬早早地就知道了消息,可是好几个月的时间,他都没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害的蒙氏被诛灭,实在是可惜啊!

(完)

想了解秦朝的历史,最好的途径就是读《史记》,《史记》汇集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无数英雄人物成败起伏的经验,和司马迁毕生的心血,相信它定能让你收益终身。如有兴趣,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标签: 扶苏

更多文章

  • 扶苏自杀之谜,愚忠是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扶苏

    扶苏是始皇帝最为看重的一位皇帝继承人。他又是始皇帝的长子,贤德礼让,尊老爱幼,深受大臣和人民的拥护。秦始皇到了晚年,由于身体经常生病的缘故。他迷恋上了炼丹,长生,求仙之术。由于始皇帝经常吃些化学用品做的东西,把身体搞坏了。脾气也是跟着日益见长。扶苏这个太子本来当的好好的,就是因为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

  • 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扶苏能否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大秦又是怎样的局面?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扶苏

    传位助苏,恐怕不如胡亥。如果没有战争,就会回到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大概率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战争加上扶苏的结果是更糟糕的情况。历史的发展可以看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推进,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概念的路径依赖。中国之所以统一,欧洲之所以分裂,大概就是蝴蝶振翅这个初始变量吧。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扶苏的身份他

  • 当扶苏得知被赐死,手握30万蒙家军的他,为何自杀而不起兵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扶苏

    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伙同丞相李斯假传旨意赐死扶苏和蒙恬,为篡位扫清最大的障碍。但是扶苏真的没有怀疑圣旨的真实性吗?作为秦国太子,扶苏为何甘愿自杀。很多人为扶苏的死感到可惜,认为如果扶苏能够借重自己手中的三十万精锐兵团,再加上蒙恬的辅佐,是有很大机率夺回自己的帝王之位的。只是可惜扶苏不加详查,丝毫不怀

  • 赵高害死了扶苏和李斯,可扶苏的儿子弄死赵高,仅仅用了6天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扶苏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对后世的影响意义非常大。秦始皇嬴政在他39岁那一年,成功的一统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秦朝。从秦朝之后,历朝历代基本都是以秦朝为蓝本的。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是非常厉害的。可是他的事迹被后世的汉朝所抹黑,不过根据现如今人们的考古发现,可以发现

  • 秦时明月:嬴政为何不立公子扶苏为太子?其中还有这般缘由

    历史人物编辑:八卦岁月标签:扶苏

    公子扶苏是个温文尔雅之人,他对待诸子百家,六国遗民都仁爱有加。扶苏本是秦朝统治阶级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是秦国未来最合适的继承人。但是为何嬴政却将他发配边疆,久久不将他召回?扶苏血脉不纯嬴政在春日大祭上遇刺,称扶苏终究还是令他失望了,就此将扶苏发配边疆,没有谕旨永世不得回朝。即使扶苏很优秀,但依然得不

  • 假如扶苏继位,秦朝会不会二世而亡?扶苏无法改变秦朝灭亡的趋势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扶苏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王朝。秦朝鼎盛时期的辉煌是什么?嬴政认为自己的功绩媲美三帝五帝,为华夏文明作出了贡献,称自己为“皇帝”。嬴政被称为“秦始皇”。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辉煌的王朝仅仅15年就灭亡了。应该说,秦朝真正的衰落始于秦二世胡亥的继承。如果你对历史有一点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其实秦始皇

  • 《秦时明月》扶苏是众望所归的皇帝人选,他已表明立场,认定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奥术搞笑标签:扶苏

    《秦时明月》扶苏是众望所归的皇帝人选,他已表明立场,认定扶苏《秦时明月》是一部大型的史诗动漫,以历史为骨,艺术为翼,为我们展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大型史歌。虽然《秦时明月》对历史有些改动,但是大部分是没有脱离历史的,里面的动漫角色大部分都是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目前来说,第六部《沧海横流》目前处于断更状

  • 秦始皇为何不直接立扶苏为太子,派扶苏去边疆,原来因为这个传统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扶苏

    说起秦始皇的儿子,我们知道最出名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子扶苏,另一个就是十八子胡亥。扶苏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扶苏本人非常贤能,礼贤下士,名声在全国都非常好。而胡亥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胡亥后来继承了皇位,成为秦帝国的第二位接班人。还有就是胡亥继承皇位是站在公子扶苏的身体上继承的。他继承皇位之后就赐死了扶苏。主要是

  • 扶苏去世后,秦朝二世而亡,刘据去世后汉朝却没有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扶苏

    一个皇帝对一个朝代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一个好的皇帝可以让一个朝代向着好的方向继续前进,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等人就是这样,而一个不合格的皇帝,则可能导致一个国家逐渐走向灭亡,比如秦二世或者隋炀帝杨广之流。既然一个皇帝对国家的影响这么大,那么有人就会提出疑问,为何秦朝时期的扶苏去世之后,秦朝就二世而亡,而汉

  • 如果扶苏即位为秦二世,秦朝会是什么局面,能否再创辉煌?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扶苏

    如果扶苏继位为秦二世,秦朝至少还能再延续一段时间,这个说法没太大争议。一个皇帝是否能治理好国家,要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他对国家的控制能力;二、他是否得到百姓的拥护;三、他自身的能力如何。那么扶苏在这三个方面做得如何呢?第一个方面扶苏对秦朝的控制能力如何呢?他即位后是否能让将相们对国事尽职尽责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