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第一个疑古问孔的唯物思想家-王充

第一个疑古问孔的唯物思想家-王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知识巨轮 访问量:4958 更新时间:2023/12/11 7:31:45

前言

充(27年-97年),字伯仁,是汉末东汉初期的思想家、学家,被誉为第一个疑古问孔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的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生平经历

王充出生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家境贫寒。他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书,精通经史,曾在地方上担任过官职。后来,他进入了东汉朝廷,担任过官员和学者。

在政治上,王充曾经受到过朝廷的压制和打击,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一直坚信自己的思想和学说,认为它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的问题和困境。

在学术上,王充的思想被认为是一种唯物主义,他主张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到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的,而不是受到神灵或精神世界的支配。他反对儒家的传统思想,认为儒家的教育和道德观念是对人的自由和创造力的束缚,因此主张自由思考和实践。

二、主要思想

1.反对儒家经典

王充反对儒家经典,认为它们是虚假的和无意义的。他主张抛弃传统经典,以自由思考和创新的方式探索人类的本性和真理。他认为,只有在追求真理和自由思考的过程中,人类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2.强调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

王充强调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他认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到客观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影响的,而不是受到神灵或精神世界的支配。因此,他反对儒家的道德规范和传统思想,主张人们应该在自由思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道德准则。

3.重视人类本性和创造力

王充重视人类本性和创造力。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由和创造性的,只有在自由发挥和创造过程中,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因此,他反对儒家的“性”论,认为儒家的教育和道德观念是对人的本性和创造力的束缚。他主张人们应该在自由的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中,探索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

4.提出“天意”观点

王充提出“天意”观点,认为天地自然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人类应该遵循这些规律和秩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思想应该符合天地之道,才能得到自然的支持和保护。因此,他反对个人的私欲和主观意识,主张人们应该以天地之道为准则,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三、影响和价值

王充的思想对后世的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代表了一种独立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他的学说不仅对后世的哲学和思想产生了影响,也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哲学上,王充的思想为后来的道家和墨家等学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示。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也为后来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政治上,王充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反对儒家的传统思想,主张人们应该在自由思考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道德准则。这种思想为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在文化上,王充的思想对中国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主张人们应该自由思考和实践,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这种思想为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总之,王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是一位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改革家和文化领袖。他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对自由思考的主张,为中国的思想、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响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王充的学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在其生前,他的学说遭到了儒家的强烈反对,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得到一定的认可和推广。而在隋唐时期,儒家思想重新盛行,王充的学说逐渐被淘汰和遗忘。直到代,随着道家和墨家的发展,王充的学说重新受到关注和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史上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现代,王充的学说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代表了一种独立的思想传统。他的学说也为现代中国的哲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四、结语

王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独立、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主张人们应该在自由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他的学说虽然受到了儒家的反对和排斥,但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研究。他的思想和学说对现代中国的哲学、文化和政治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王充.《论衡》.

维桢. 《王充思想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

梁启超. 《王充新义》.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胡适. 《唯物史观与中国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55.

黄荣谦. 《中国哲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周作人. 《中国的思想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标签: 王充

更多文章

  • 南渝先生:风水地理看王充 天人感应从何来 河图洛书与北斗七星

    历史人物编辑:南渝先生标签:王充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一书中,它指的是研究地形,考察环境等。《周易》起源于河图洛书,它的内容广泛,包罗万象,从战国时代起,就被当做,儒家的经典之作。《周易》中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意思是,语言遵循天地的变化

  • 来莺儿训斥甄嬛时,刚好被雍正看见,最高兴的却不是甄嬛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来莺儿

    甄嬛传绝对是中国影视界很经典的一部宫廷戏,虽然说已经播出很多年了,但是甄嬛转的人气到现在还是有增不减的。而甄嬛传之所以会令人百看不厌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完美的剧情和细致的人物刻画,每一次看甄嬛传都会有着新的收获,总是能发现自己之前所没有发现的精彩细节,并且经得起人们的推敲。宫廷戏自然就是围绕着后宫的争斗

  •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撒贝宁穿越时空带领大儒郑玄在尼山圣境目睹中华“礼”

    历史人物编辑:西柚秀标签:郑玄

    “册册典籍,钟鼎千秋。12月25日晚8点,央视一套《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三期《礼记》正式开播。本期节目以“东汉经学大家”郑玄为主要人物视角,围绕其一生致力于儒家经籍的研究和传授,回溯中华之礼的形成过程,展现郑玄学礼、重礼、注礼、传礼、践礼的传奇人生。节目开场戏、结尾戏两大部分进行了特别设计,将这两

  • 东汉学者郑玄:通过对《诗经》解读,催生了对后世诗学的诗歌理论

    历史人物编辑:青莲简史标签:郑玄

    “比兴”是儒家解《诗》时提出的概念,而汉人推崇“美刺”说。郑玄将“比兴”与“美刺”合二为一,他为《周礼》“六诗”做注时认为“比”委婉斥恶,“兴”歌功颂德,把“比兴”当作表达“美刺”的工具,以“比兴”方法阐释“美刺”诗旨,发挥诗的教化功能,劝喻执政者,以达到讽谏的目的。郑玄以“比兴”“美刺”说诗,使人

  • 卫媪是什么人,为什么她被人称为生了半个汉朝的老太太?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卫媪

    卫媪(音:ǎo)是汉朝的一个普通老太太,历史上关于她的记载很少。卫媪就是说她嫁给了一个姓卫的人,她与丈夫生了一子三女,丈夫死后,她平阳侯家中县吏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后来又生了2个儿子卫步、卫广。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除了曾经对丈夫不忠之外,卫媪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要说卫媪有什么特别的话,那

  • 杨丞琳罕见晒素颜美照!自夸颜值惊为天人,李夫人终于骄傲了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闯哥说时尚标签:李夫人

    杨丞琳自从嫁给李荣浩之后就非常漂亮了。她不仅收获了一个家庭,事业上也一帆风顺,尤其是在时尚方面,甚至还有自己非常漂亮的成绩。早前的时装周,杨丞琳更是一身酷炫黑裙霸屏全场,更惊艳外媒镜头。自从杨丞琳当上了李太太,又回到了原来的少女脸。她每一次出现,都会成为众人羡慕的焦点。就算是简单的休闲装,杨丞琳也能

  • 同为汉武帝宠妃,为何勾戈夫人被“去母留子”,李夫人却追封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浊发清眸标签:李夫人

    说起汉武帝,他就是妥妥的一个大猪蹄子,多情到不行,前前后后光是皇后就三个,妃子更是不计其数的,其中不乏有些颇有智慧的女子,比如钩弋夫人以及李夫人,但是两人的命运却差了很多,原因就是钩弋夫人野心太大,让汉武帝不放心她扶持幼子。后期因为巫蛊之祸,汉武帝准备将帝王之位传给刘弗陵,但是长期相处下来,勾戈夫人

  • 杨丞琳终于换发型!35岁李夫人秒变妙龄18高中生,一脸灿笑超满意

    历史人物编辑:时尚超叔言标签:李夫人

    说起杨丞琳相信大家真的是看不懂了!作为歌手和演员,杨丞琳绝对是业内前辈。作为一名歌手,杨丞琳有过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作为演员,杨丞琳可以说包揽了当时大部分的热门偶像剧。成为红极一时的偶像剧天后。如今的杨丞琳也算是事业爱情双丰收了。从与李荣浩的恋情曝光到官宣,整个过程也是让大家吃了不少狗粮,如今已

  • 汉武帝魂牵梦萦的李夫人,是怎样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李夫人

    汉武帝是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一个皇帝。然而他对待女人的薄情寡恩也是出了名的。情起青梅竹马的陈阿娇,纵有金屋藏娇的誓言,也难逃被弃长门宫郁郁而终的命运;风光无限一门荣宠的卫子夫最终被逼自杀,连她生的儿女也难逃厄运;充满传奇色彩的钩弋夫人更是因为“帝少母壮”的荒唐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然而,有这样的一个女

  • 始终喜欢李夫人的刘彻,真的讨厌陈阿娇和卫子夫吗?一顾倾人城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李夫人

    实际上,刘彻对于陈阿娇和卫子夫并非讨厌,逐渐冷落也是基于特定条件和特定时期的个人选择,而李夫人则很聪明的始终牢牢抓住了汉武帝的心。(一)陈阿娇大家都知道“金屋藏娇”这个典故,为汉武帝和陈阿娇的政治联姻增添了一抹亮色。汉景帝早年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其母栗姬善妒,刘嫖为巩固地位,欲将女儿嫁给刘荣。 刘嫖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