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家世虽不凡,但他却不是嫡夫人所生,只是个庶子,所以从小没有受到重视,还好有相貌俊美,声音也洪亮,有清晰灵活的头脑,答辩的时候表现出自信与机智,也会受到赏识的,成为郡县里的小官员后,公孙瓒遇到了涿郡的太守,太守很待见他,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从此他的事业有了转折,后来还成为了中郎将。
刘虞是皇室宗亲,是东汉末年汉光武帝孙子刘强的后代,身分地位确实不凡,家族都曾以孝廉为政,刘虞也继承了这家族的传统,不为高官俸禄,只为国家效力抚慰百姓,所以刘虞的品德常被赞誉。
公孙瓒和刘虞因黄巾之乱相遇,丘力居乘黄巾之乱反叛东汉,青、徐、幽、冀,四州被其迫害,公孙瓒也在战乱时损失惨重,带领的兵队也死伤大半,刘虞这时被派平定黄巾之乱,刘虞上任后立即派使者到游牧民族说服各个门客,说服门客权衡投降利害,只要上交头人的首级就可不计前嫌,而丘力居也有听闻此事,想着派使者到刘虞那里说和,公孙瓒听闻此事后,却派人将丘力居的使者斩杀了,游牧民族其实已经心动了,再听说到公孙瓒所做之事,更确定了与刘虞说和的决定,游牧民族心中已是有了定夺,真诚合作的首领才是值得去追随的,所以相比公孙瓒之后,刘虞才是游牧民族支持的对象,后来游牧民族将张纯首级上交到刘虞那里。
因为刘虞成功安抚了游牧民族,张纯被各个门客王政处决,公孙瓒才有机会攻克黄巾军,从此战争名声远扬,但这次平乱之战体现了刘虞和公孙瓒的政策不同,刘虞以和为贵,公孙瓒就是好战好胜。虽说刘虞是公孙瓒的上司,但因眼光的不同,理念的冲突公孙瓒处处与刘虞作对,有人说是妒忌,也许是公孙瓒看不惯刘虞安抚游牧民族,这也有可能与公孙瓒之前在北方受气的经历有关,如今公孙瓒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连最后一点智商都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后来公孙瓒多次劳民伤财,用百姓充足兵力,刘虞与公孙瓒之间的矛盾加深,最后是刘虞不想再放任公孙瓒伤害百姓,打算出兵讨伐公孙瓒。
两人之间从暗斗逐渐变成明战,刘虞还是心善战败,被公孙瓒杀害,公孙瓒又因杀害有着崇高威望的刘虞,部下也是对公孙瓒所作为不满,公孙瓒部下没有想为自己首领效力的决心,公孙瓒即使带兵出征,每每败兴而归统辖之地又因没了刘虞,这善于管理的曾经一把手不得民心。当初公孙瓒作为其部下时为所欲为,都没对他如何升官时还带上他,可以说有恩于公孙瓒却被其所杀。
所以有能力的手下都不给他卖命,刘虞的好在刘虞旧部复仇时也有人看他不顺眼派出十万大军攻打公孙瓒,公孙瓒此时才发现自身不得人心,到哪都无一分助力其后让袁绍所杀。所谓冤家路窄刘虞太过仁善没有手段作为一州之主不适合,同理公孙瓒时他的反写照好胜好强,最终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