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运筹帷幄的贤才之人。而曹操向来广纳贤才,唯才是举,一时间也引得很多有志之士前来投奔,曹操的麾下有许多能臣志士,像戏志才、郭嘉、荀彧、荀攸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谋臣。但是,有一人却不得曹操的欢喜,这个人就是张松。张松虽说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但是他谋略过人,很有才智,按理说曹操应该会招揽张松为己所用的,可是为什么对他一点也不重视呢?
张松,字子乔,是刘备很信任的一个谋士,贡献很大。张松对蜀汉政权最大的功绩就是帮助刘备谋得了益州。
张松最初在益州刘璋麾下谋事,但是并不受刘璋的重用,张松也深感刘璋的势弱,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一直郁郁不得志。而和张松情况相似的还有法正,于是二人也是日日想谋一番大事。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夺得荆州,刘备落荒而逃,刘璋想拉拢曹操,向曹操示好,于是派遣张松出使曹操,但是在曹操那里张松碰了一鼻子灰,于是张松受了气回来就劝诫刘璋不要结交曹操,可以亲近刘备。正是因为如此,张松和法正接触到了刘备,他们发现刘备才是一个有志向的明智君主,刘备对二人也是十分的拉拢和亲近,因此张松和法正一心想要投奔刘备。为此二人还一起谋划,蛰伏多年,反叛刘璋,并且帮助了刘备谋得益州。张松为了刘备能够收服益州可以万无一失,还手绘益州地图,把益州的各个形势要道,以及兵器府库和各处的兵力部署等军事机密都一一记在心里,尽数报告给刘备。为刘备夺得益州做了万全的准备,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备进入益州,彻底占据了益州地盘,成为了和孙权、曹操平起平坐的人,这为刘备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张松有如此谋略,曹操为什么没有看上他呢?难道是因为张松身材矮小,容貌丑陋吗?当时刘璋派张松出使曹操,本来是为了示好和拉拢曹操的。而此时作为使者来拜访曹操的张松也是想可以寻找一个明主,此时曹操就是他的目标,因此张松想给曹操留下一个好印象。
但是曹操此时刚打下了荆州,正是心高气傲,春风得意之时,对刘璋的示好根本就不放在眼里,那么对刘璋派来的使者张松,曹操自然也是不放在心上的。而且曹操见张松生的丑陋不堪,因而对张松更是怠慢。不管张松怎么显示自己的才华,曹操都嗤之以鼻。而曹操的主簿杨修认为可以拉拢张松日后为己所用,但是曹操根本就看不上眼,并未有所动。
张松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对曹操很是记恨,回去之后就鼓动刘璋不要再亲近曹操,去亲近刘备。而张松这么做也是在帮助刘备扩展势力,向曹操报仇。果然在赤壁之战后,曹操本就吃了大亏,兵力受损。张松便劝刘璋与刘备结盟,而在张松等人的筹谋下,刘备又得到了益州,收复了刘璋。这让刘备迅速做大,为之后的三国鼎立局面打下了基础。
曹操也因自己骄傲自满,不能识人,忽视了张松,对此事懊悔不已,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如果自己当时接受了张松的投诚,也许刘备就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与自己相抗衡了。那么也不会为自己培养出一个劲敌,三国历史恐怕也会改写。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