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诚对此年轻将领的宠爱,堪比月下追韩信!

陈诚对此年轻将领的宠爱,堪比月下追韩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冠任 访问量:4348 更新时间:2023/12/7 19:08:34

陈诚最喜欢青年将领,对这些少壮派爱护得不得了。

1941年,第六战区对固守宜昌的日军防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反攻,第2军一个团,打得比较出色,突入日军防线内。

可惜,后继部队没有及时跟上。日军被该团打得狼狈逃窜,可是,后来见突进来的部队就只这一点兵力,两旁的日军马上封锁了突破口,用钳形攻势夹击突入的这个团,企图将该团歼灭于阵地内。

该团长朴知道自己已孤军深入,立即调转兵力,由原路突了出来。

战事结束后,陈诚十分震怒,对参与这次反攻的部队长大加斥责,但是对戴团长奖慰备至说:“我们虽失利于宜昌的反攻,但却发现了一个军事天才。”下令升戴朴为少将高级参谋,接着调戴朴为第六战区长官部参谋处副处长兼作战科长。

1943年,陈诚转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又带着戴朴去了远征军长官部,任命为参谋处少将处长。

戴朴系黄埔七期、陆大十五期高才生,为人沉静寡言,勇敢机智,但是,过于自信,一次,因他的建议未被批准,竟与总参议施北衡(陈诚的老幕僚长,代陈诚负责长官部的人事)发生口角,于是愤然不辞而别,离开长官部驻地(云南楚雄)。

于是,有人立即报告到陈诚。陈诚一听,马上下令参谋处与副官处全体人员必须想尽办法把戴朴找回来。

大家停止办公,满山遍野到处寻人,可是忙了一整天,都没有找到戴朴。

在这期间,陈诚一再来电话询问参谋处,是否找到了戴朴。

原来,戴朴并没上路,先潜伏在一个百姓家里。傍晚,他以为无人能认出他,于是混上通往昆明的卡车。不料,他一上路,就被检查人员发现。情况报到长官部后,陈诚下令副官处处长周远成少将乘车把戴朴接回来。

陈诚看见戴朴沉痛地说:“我们现在干的是有关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你们青年将校是党国的柱石,怎么能因一点不如己意的小事就拂袖而去?假如每一个人都如此意气用事,那可怎么得了呢!我不如意的事远比你们多得多了,我能放下就走吗?好吧,你如再坚持己见,我们大家都不干好了。”陈诚说到这里,眼含泪水,似有无限伤感之情。

过了一阵,陈诚接着说:“我已关照施总参议,今后参谋处的人事调动,全由你个人负责。你先回去休息去吧。”

戴朴早就被陈诚对他的过分看重感到十分不安,听到参谋处人事让他自主,更加惶恐不安,回答说:“此事的发生,完全由于我一时的任性,一点都不怪总参议。钧座对我这样的宽恕,令我感慨万千。参谋处的人事问题,还是由总参议负责。否则,我就无地自容了。”

但是,陈诚还是坚持要由戴朴负责参谋处的人事。

《真实的四大家族》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记述了四大家族历史及其后人、嫡系将领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全书史料真实、准确,为一本备受读者欢迎的经典历史销书。

标签: 韩信

更多文章

  • 韩信被告发谋反,刘邦要出兵平叛,陈平:陛下能打得过韩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青史君呀标签:韩信

    公元前201年,一位大臣神色慌张地跑到刘邦面前,喘着气说:“陛下,不好了!韩信谋反了!”刘邦大怒,要去讨伐韩信,陈平犹豫半晌,问:“陛下能打得过韩信吗?”韩信,出身普通百姓之家,他好兵学,有大志,但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不事生产,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陈胜、吴广起义后

  • 韩信第一战,完成诸葛亮的梦想,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韩信

    公元前206年七月,刘邦拜治粟都尉韩信为大将军,总览北上三秦全局,太尉卢绾也暂时交出大印和兵符。此时刘邦50岁,项羽26岁,韩信22岁,刘邦此举可以说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尽管麾下反对声一片,刘邦仍力排众议,疑行无成,疑事无功。练兵场上,韩信身形本就颀长挺拔,顶盔掼甲,更比诸将高出一截,隐然一股统帅风范

  •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他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韩信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之前总以为韩信不过是刘邦手下一员大将,与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是大汉的开国功臣。这几天韩信研究比较多,同时翻阅大量史料,一下子把我震惊了,韩信真的了不得。一、他的成就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韩信所指挥战争中竟然百战百胜、无一败绩,而且王、候、将、相于一身,该成就千古仅他一

  • 与韩信同名且同命的韩王信不想惹事,但为什么会被刘邦逼反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韩信

    大家一定会记得外交领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弱国无外交。其实世间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把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缩小为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外联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行为,大家不难发现,“弱国无外交”的情况比比皆是。因为在利益博弈的关系之中,弱势的一方通常是没有太多选择权的。我们常说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

  • 韩信为何能被称为韩国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韩信

    前言韩信,战国时期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被誉为“韩国第一谋士”。他既是秦朝和汉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一、生平概述韩信,字复,河南南阳人。生于公元前231年,卒于公元前196年,享年36岁。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家境贫寒。韩信从小聪明伶俐,善于观察和思考,学习能力极强。他曾在家

  • 刘邦有战神韩信,为何无法在正面战场击败项羽?难道韩信打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韩信

    韩信先是从军,加入了项梁的军队。项梁死后,跟随项羽成为了一名执戟手。偶尔给项羽提点建议,项羽都没有采纳,所以项羽分封诸侯之后,韩信就没有再跟随项羽,而是跟着刘邦去了汉中。如此一来,他就彻底错过了两位战神并肩作战的机会。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军事家,但项羽是唯一的霸主。无敌的项羽,靠的是自己的勇猛打仗?历史

  • 韩信落到吕雉手里,为何刘邦坐视不管,韩信死得到底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韩信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获得了胜利,统一天下建立了汉朝。刘邦的胜利不仅仅靠他出色能力,他手下的数名大将更是功不可没,其中为他征战沙场的韩信被称为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奉献,然而这样一个重要功臣最后却落到吕后的手里并且被杀,刘邦为何坐视不管,韩信死得到底冤不冤?汉

  • 为什么韩信点兵要多多益善?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韩信

    这个典故其实是来自刘邦称帝之后,当时刘邦宴请功臣,并且发了一番言论,说他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取得天下,是因为他有张良,萧何和韩信。并且刘邦把他们三个称为汉初三杰。刘邦还问了韩信,你说我带兵打仗,最多能带多少人呢?韩信告诉刘邦,你呀最多能带十万,再多了你就玩不转了。韩信这样说当然是有理由的了。因为整个楚

  •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韩信

    作者:华德阳被封为楚王的韩信,可谓衣锦还乡。韩信重赏了一位老大娘,因为在他落魄时,连饭也吃不上,这位洗衣服的老大娘,尽管贫穷但心地善良,在漂洗的这段时间内,每天都把自己带的干粮分给韩信吃。韩信脸皮也够厚的,作为一个青壮年,连饭也吃不上,竟然依靠大冬天在河里洗衣服以此养家糊口的老大娘,而且还心安理得地

  • 萧何是如何断定韩信为难得的将帅之人?韩信最初打得仗很少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韩信

    萧何眼光独到,自身就是难得的伯乐;韩信与他认识后,他从韩信处理日常工作方面综合考虑就已断定他是难得将帅之人了。在韩信认识萧何之前,虽然他打得仗不多,但是萧何能够确定韩信跟着项羽多年,绝对不会一点才能也没有。只是一些时候韩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听而已。萧何独具慧眼是难得的伯乐,他所看中之人都为人才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