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最喜欢青年将领,对这些少壮派爱护得不得了。
1941年,第六战区对固守宜昌的日军防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反攻,第2军一个团,打得比较出色,突入日军防线内。
可惜,后继部队没有及时跟上。日军被该团打得狼狈逃窜,可是,后来见突进来的部队就只这一点兵力,两旁的日军马上封锁了突破口,用钳形攻势夹击突入的这个团,企图将该团歼灭于阵地内。
该团长戴朴知道自己已孤军深入,立即调转兵力,由原路突了出来。
战事结束后,陈诚十分震怒,对参与这次反攻的部队长大加斥责,但是对戴团长奖慰备至说:“我们虽失利于宜昌的反攻,但却发现了一个军事天才。”下令升戴朴为少将高级参谋,接着调戴朴为第六战区长官部参谋处副处长兼作战科长。
1943年,陈诚转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又带着戴朴去了远征军长官部,任命为参谋处少将处长。
戴朴系黄埔七期、陆大十五期高才生,为人沉静寡言,勇敢机智,但是,过于自信,一次,因他的建议未被批准,竟与总参议施北衡(陈诚的老幕僚长,代陈诚负责长官部的人事)发生口角,于是愤然不辞而别,离开长官部驻地(云南楚雄)。
于是,有人立即报告到陈诚。陈诚一听,马上下令参谋处与副官处全体人员必须想尽办法把戴朴找回来。
大家停止办公,满山遍野到处寻人,可是忙了一整天,都没有找到戴朴。
在这期间,陈诚一再来电话询问参谋处,是否找到了戴朴。
原来,戴朴并没上路,先潜伏在一个百姓家里。傍晚,他以为无人能认出他,于是混上通往昆明的卡车。不料,他一上路,就被检查人员发现。情况报到长官部后,陈诚下令副官处处长周远成少将乘车把戴朴接回来。
陈诚看见戴朴沉痛地说:“我们现在干的是有关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你们青年将校是党国的柱石,怎么能因一点不如己意的小事就拂袖而去?假如每一个人都如此意气用事,那可怎么得了呢!我不如意的事远比你们多得多了,我能放下就走吗?好吧,你如再坚持己见,我们大家都不干好了。”陈诚说到这里,眼含泪水,似有无限伤感之情。
过了一阵,陈诚接着说:“我已关照施总参议,今后参谋处的人事调动,全由你个人负责。你先回去休息去吧。”
戴朴早就被陈诚对他的过分看重感到十分不安,听到参谋处人事让他自主,更加惶恐不安,回答说:“此事的发生,完全由于我一时的任性,一点都不怪总参议。钧座对我这样的宽恕,令我感慨万千。参谋处的人事问题,还是由总参议负责。否则,我就无地自容了。”
但是,陈诚还是坚持要由戴朴负责参谋处的人事。
《真实的四大家族》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记述了四大家族历史及其后人、嫡系将领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全书史料真实、准确,为一本备受读者欢迎的经典历史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