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嬴政灭六国之后,为秦朝覆灭埋下了四处伏笔,难怪秦二世无力挽回

嬴政灭六国之后,为秦朝覆灭埋下了四处伏笔,难怪秦二世无力挽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南风一史 访问量:3627 更新时间:2024/1/27 13:53:57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在灭六国统一中原这件事上,确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纷争,用书同文和车同轨这样的方式,将中原文化大一统,可是他在统一之后的表现就没有那么出色了,为秦国的覆灭埋下了四处伏笔。

1、秦法严酷不适合盛世

在秦始皇自立为皇帝之后,虽然也推行了不少利民便民的措施,但是担心六国想要复立的他还是设郡县用连坐的方式将所有百姓捆绑在一起,一人犯法数人获罪,而且秦法十分严酷大都是小错大惩,在战时还能够被人所接受,但是一统之后的盛世需要休养生息。

可是人们每天都在为担心触犯秦法而惶惶不可终日,又哪有心思劳作,于是很多人都产生了反感的心理,毕竟一般王朝更替都会先给百姓一点甜头才能够收拢人心,可是秦始皇却不肯废弃旧法,导致百姓怨声载道。

2、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虽然秦国在之前就搞出了很多宏伟的工程,但是很多都是利国利民的人心工程,就像郑国渠不仅为秦国增加了耕地面积,还能够方便灌溉提高产量,让秦国更加的富足,但是一统六国之后的秦始皇没有搞这样的工程。

他派人开始修建阿房宫和长城,而且是两个工程同时迅速进行,这就让秦国的国库慢慢干瘪,而且长城的数十万守军也从屯田兵变成了常备军,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饷,秦国渐渐入不敷出。以至于秦国灭亡前大将章邯只能用骊山的囚犯抵抗楚军。

3、将继承人贬到边关磨练

秦始皇在一开始的时候,十分的喜爱自己的儿子扶苏,并且给他请了非常有名的老师,但是扶苏长大后因为偏重儒家,希望可以改变秦法的严苛,受到了丞相李斯的排挤,这时候的秦始皇不仅没发现问题,还跟扶苏发生了争执,将他贬到了边关跟蒙恬一起守长城。

当然也许对秦始皇来说这是一种磨练和保护,但是没能让扶苏及早被立为太子就是秦始皇的错误了,等到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篡改诏书,拥立了胡亥为帝,赐死了扶苏和蒙恬,让秦国开始自毁长城。

4、苛刻宗室误信奸人

秦国在一统之后,曾经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宗室并没有被分封,甚至还被不断地降权,这些人本该拥有的地位因为秦始皇的猜忌而越来越低,以至于李斯一家独大,宦官势力也慢慢发展了起来,两者联合之后大肆的攻击宗室,这时候朝堂上居然一个站出来反驳的大臣都没有。

秦始皇虽然任用了不少贤臣,但是看赵高还是看走了眼,对他委以重任,最后让他把持朝政,将秦朝最后一点希望都泯灭掉了。

总结

秦始皇虽然成就了霸业,完成了一统的梦想,却没有一个君王应该有的胸襟和远见,没能意识到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就导致了秦国六世君王累积的家底,很快就被他和胡亥给败光了,他埋下的秦朝灭亡的四个伏笔已经很多年,秦二世这样的庸才自然难以挽回。

标签: 秦二世

更多文章

  • 秦三世子婴身世之谜,不是扶苏之子,也非秦始皇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秦三世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去东方的路上驾崩了。秦始皇死后,赵高与宰相李斯一起,伪造了一份诏书,命令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以秦始皇的名义自杀,并将胡亥改为皇帝。由于胡亥的立场不当,在赵高的建议下,胡亥干净利落地杀了他的兄弟姐妹。胡亥曾在咸阳处死了十二个兄弟,在杜邮杀死

  • 秦三世子婴到底是什么人,凭什么能接秦始皇和胡亥的班?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秦三世

    寡妇不敢叫我。谁都知道,赵高违背了祖宗的规矩。赫赫有名的大秦,就被这小子搞成了秦国。不要说是一样的。不!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大秦只传了一世。除了秦帝国,就是秦始皇,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秦始皇。始皇只传了一代,就是秦二世。暴徒陈胜、吴广起来反对朝政。一旦失控,天下就会大乱。二世镇压不成,关外一无所有,只剩下

  • 赵高杀了秦二世,秦三世杀了赵高,这套路太深,吃瓜群众看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秦三世

    秦国军队在各路诸侯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纸包不住火,秦二世再怎么愚蠢,最后也意识到处境危险了。慢慢地,秦二世对赵高产生了怀疑。赵高察觉了这一变化,决定先下手为强,把秦二世除掉。 一番准备之后,赵高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带着上千武士,浩浩荡荡开到望夷宫门前。他们杀了门官,打退了宫里的卫士,径直杀向秦二世待的大殿

  • 大秦帝国并非二世而亡,传了三世,可惜秦三世上位晚,已无力回天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秦三世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秦国自秦始皇到秦二世胡亥就灭亡了,但其实并不是,只是胡亥在位三年,没有继承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而秦始皇本身也没有将胡亥当继承人培养,为了替扶苏省心,对胡亥的培养可想而知了,秦始皇心中最理想的继承人是扶苏,但可惜的是扶苏被害死了。 秦二世胡亥继位之时,由于秦朝严格的法制,所以并没有对六

  • 秦三世在位仅46天,就灭了此恶人三族,被司马迁大赞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秦三世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秦帝国的开创者嬴政希望将自己的基业千世万世的传承下去,所以将自己成为始皇。可惜秦朝虽然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第一个多民族融合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灭亡了。秦始皇计划中的万世传承也传了三代,秦二世胡亥以及秦王子婴。而

  • 秦朝有三位君主,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 西汉贾谊在《过秦论

    历史人物编辑:黄山绿水标签:秦三世

    秦朝有三位君主,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明确提出秦为天子,二世而亡。后来司马迁写的史记也基本沿用了这个说法。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逼死扶苏,当上秦朝的皇帝。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逼死。秦二世死后,赵高迎立子婴。不过赵高声称六国故地相继起事,仅以失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控制权,故子

  • 神话:赵高当时权利那么大,死的如此窝囊,秦三世让大家刮目相看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秦三世

    导语:一代奸臣赵高,为何死得那么窝囊?相信很多历史的网友都有所耳闻,不仅仅在《神话》剧情里边有所体现,而且在剧情《秦时明月》里边直接或间接的也突出了赵高的权利很大,可以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记得在古代的时候,赵高的名声真的是和岳飞时期的秦桧一样,流传千古遗臭万年,在秦二代的时期,不仅仅意图谋反,

  • 都说秦二世而亡,那么没有存在感的秦三世,到底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秦三世

    在我们的常识中,通常认为秦朝是二世而亡,但我们又都知道秦二世胡亥之后,秦朝还有一位继任者,那就是子婴。不过子婴的称号比较特殊,在其继位处,依旧采取皇帝的称号,但当时天下分裂,纷争四起,秦已经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所以这个名义上的“秦三世”违背了秦始皇千秋万世的想法,改皇帝为秦王。但这个在秦朝最后时期即

  • 秦朝灭亡后,秦三世子婴以及儿子们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秦三世

    秦始皇建立了秦朝,为始皇帝,他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但事与愿违,在秦始皇死后,全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到了三世就灭亡。那么,秦三世子婴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的结局又如何呢?子婴,即秦三世,出身不详,史书记载在赵高杀死秦二世胡亥之后,本想自己做皇帝,哪知道大臣们不同意。由于胡亥的兄弟姊妹早就被赵高

  • 身世扑朔迷离的秦三世子婴是雄才还是“废柴”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秦三世

    我们所熟知的大秦王朝的皇帝只有秦王嬴政还有秦二世胡亥,其实还有一个在位仅46天的秦三世子婴。子婴因为在位时间太短,而且主动去掉皇帝的名号,所以人们普遍对这个秦三世没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仅在位46天的秦三世子婴。秦二世胡亥被权臣赵高杀害后,赵高在想篡位当皇帝却无人支持的情况下,被迫立子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