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亥:秦朝灭亡的锅我不背,都怪你们三人太自私

胡亥:秦朝灭亡的锅我不背,都怪你们三人太自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话笑侃 访问量:2866 更新时间:2024/1/8 15:54:59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大家好,我是枫叶吹兮。秦朝作为我国历史第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只存在短短的十五年。胡亥作为秦朝的第二位皇帝,颇具偶然性,秦始皇十几个儿子中的一个,阴差阳错之下被赵高赶鸭子上架当了皇帝,他最大的特点有两个:暴虐、糊涂。但是秦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真的不能怪他,为什么呢?让枫叶为你一一道来。

胡亥怪秦始皇的自私。秦始皇用短短10年的时间统一六国,嬴政成功主要靠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韩非,另一个是李斯。韩非给嬴政带来了“严刑峻法”的治国纲领,但他却被同乡兼同学的李斯害死;李斯则是韩非法家学说的执行者,帮助嬴政把秦国打造成战争机器。秦朝成也战争机器,败也战争机器。战争能不断掠夺战败国的财富和人口,只要能不断得到财宝和女人,将士们就能够忍受艰苦的征程、惨烈的战斗和严酷的刑罚。但是当战争结束,这些战利品将消失,继续严苛峻法将会耗尽民力。秦始皇一心想把他的威严传扬四方,以满足精神上的享受,这是身为君王的自私。

另一面秦始皇生性多疑。他心中本有他的接班人——长子扶苏。但一直未明确册立太子。原因在于扶苏在他焚书坑儒的时候,反对他的做法,令他不满,于是被他贬到边疆,和蒙恬将军一起戍守边疆。明面上看是树立威严,其实是秦始皇喜欢到处巡游,长期不在京城的时候,扶苏老总是在京城里和大臣们活动往来,让他心神不宁。

胡亥怪赵高的自私。赵高如他的姓氏那样,本是赵国人,还是赵王的远方亲戚。赵国灭亡后,因为和赵王的关系,他和父亲直接都背抄入宫中,阉割作了宦官,自己的母亲则被处死。因此他对秦朝是非常怨恨的,但他平时则不表现出来,还善于投其所好,深得秦始皇的喜爱,渐渐地,赵高明面上是个奴才,可在实权上却超过了李斯,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他因为个人的自私,改变了秦朝的走向。他不是没有巴结国公子扶苏,可是却遇到了冷遇,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赵高后来招权纳贿,舞文弄法,被秦始皇所觉,并和蒙恬兄弟发生不和,从此结下仇怨。赵高看到公子扶苏继位,自己继续得宠的可能性不大,便开始了“另寻新欢”,胡亥成为了他的新目标。

胡亥继承皇位之后,赵高为了私欲搬弄权术,怂恿胡亥大杀皇室、群臣和大将,摧毁了秦朝的干部队伍和上层建筑。可是农民队伍四处起义的时候,对镇压农民农民起义没有起码的组织才能和战略思想,让起义的火焰蜂拥四起,为保住自己的地位甚至逼反了章邯

胡亥怪李斯的自私。李斯从上位之初就谋害死了自己的同僚韩非,不是什么豁达的人,在秦朝后期越来越得不到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临终前甚至未将遗书、军令和玉玺交给李斯,而是交给了赵高,这说明在秦始皇心中,李斯还不如一个宦官可靠。不过后来事实证明确实这样,他相信一代皇帝一代臣,害怕扶苏上位之后自己地位不保,就上了赵高的贼船。李斯最后也为他的自私买了单,不仅灭了三族,自己还被“具五刑”处死。

秦朝灭亡主要原因还是秦始皇埋下的祸根,不仅没及时改变自己国家”战争机器“的局面,还没有处理好继承人上的问题,让小人有机可趁,李斯作为丞相,没有以江山社稷为第一,盲目私利,导致被利用。由此可见,培养继承人不是小事,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览历史,品文化。喜欢的话分享和点赞。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死后,嫔妃被胡亥下令殉葬,考古发现嫔妃尸骸形态诡异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胡亥

    秦始皇吞并六国,每消灭一个国家,一要把战败国的后宫佳丽和王宫贵族的美色悉数劫掠,奉献给嬴政;二是将战败国积攒了数百年的珍奇国宝、金银财富作为战利品运回秦国;三是将各国最具特色的宫殿绘制成图,然后在首都咸阳附近临摹修建。嬴政到底有多少女人不得而知,但死时才49岁的他已有34个儿女。《阿房宫赋》中写六国

  • 香港发现失传古简,和《史记》差异巨大:传位胡亥是秦始皇本意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胡亥

    香港发现失传古简,和《史记》差异巨大:传位给胡亥是秦始皇本意中国的秦朝时期可谓是一个十分神秘的朝代,而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熟知也仅仅是从为数不多的历史书籍当中得知,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本就是《史记》,那么这本书所记述的都是正确的吗?今天就和大家好好分享一番。相信打击听说过这样一句: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 胡亥三言表初衷,不敌赵高两语“相劝”,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胡亥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大家好,我是枫叶吹兮。秦始皇驾崩,这个秘密存在于李斯、赵高、胡亥及亲信的宦官一共五六个人知道。秦朝的命运便掌握在他们几个人手中,赵高怕扶苏继位,蒙恬兄弟掌权,自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而让胡亥继位是他的救命稻草,所以说服胡亥同意篡位事在并行,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呢?让枫叶吹兮一一道来。扶

  • 《史记》札记丨扶苏和蒙恬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反抗胡亥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胡亥

    读《史记》每当读到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矫诏夺权时,常不免有些咬牙切齿。而对于公子扶苏的奉诏自杀和蒙恬的最终服软,不免觉得恨其不争:当时赵高李斯等人伪造遗诏传到上郡令扶苏自杀,扶苏收到遗诏就回屋自杀,蒙恬还劝说他应该至少先再请示一下弄清楚状况,而扶苏却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就自杀了。而反观蒙恬,

  • 赵高在朝堂上指鹿为马,大臣们都看明白了,胡亥看明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胡亥

    “指鹿为马”可不是一天就能做得到的,那简直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阶段,赵高给胡亥当老师。这个老师是秦始皇给胡亥安排的。一般来说,学生都比较相信老师的话。而赵高这个老师,还是专门教胡亥法律的。秦朝的法律,一向以严酷苛峻著称。可以说,胡亥从小耳濡目染这些东西,让他养成了一种冷酷无情、嗜杀成性的性格,这对

  • 公子扶苏被害:秦始皇子孙差点被灭族,胡亥、赵高、李斯皆无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胡亥

    秦始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突然生病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男孩和女孩也没有痕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皇帝,秦始皇也比不上自然的衰退。得知即将离开人世时,秦始皇也制定了仔细的计划。他以儿子扶苏为皇帝,以李斯为相,全力援助,以蒙恬为帅,企图支配四方兵力。文有李斯,武有蒙恬,扶苏大业。但是秦始皇失算了。他

  •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呢?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胡亥

    “扶苏”和“胡亥”都只是名字,秦国王族是“嬴姓赵氏”在先秦时期,对于贵族男性,中国人在习惯上是称“名”不称“姓”的。通常情况下是用“爵位+名字”来称呼贵族男性。举几个例子:秦始皇嬴政在称帝之前,《史记》上多称呼其为“秦王政”。齐桓公在登基之前,史书上皆成称其为“公子小白”。晋文公在登基之前,史书上皆

  • 秦二世胡亥弑兄杀弟,那么为什么他的兄弟没有反抗呢?

    历史人物编辑:久史微鉴标签:胡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也是我国第一个皇帝。皇帝一词来源于三皇五帝,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一统六国,建立了秦朝,自此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出现。秦朝虽然存在了仅仅15年的时间,可它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之久。直到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封建王朝才彻底的在我国历史上消失。秦朝虽然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 若胡亥未篡位,扶苏成为秦二世,秦朝会发展成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爱吃的鲢鱼头标签:胡亥

    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不过,在后世眼中,却对秦始皇的评价褒贬不一。他虽开创了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但他统治期间,焚书坑儒,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修建宫殿,成为世人眼中的暴君。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他统一文字、度量衡,促进民族融合等,这丰功伟绩也是

  • 秦始皇的22个儿子被迫“殉葬”,秦二世胡亥残忍程度世所罕见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胡亥

    秦始皇终生没设立皇后的故事,让后人津津乐道。据说秦始皇留下了23个儿子,还有10个女儿,但这些儿子的命运,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在东游过程中,秦始皇死于沙丘,赵高和李斯两人联合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将本应属于扶苏的皇位交给了秦二世胡亥。扶苏和大将蒙恬很快被逼自尽。按理说,秦始皇应该对自己的儿子教育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