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现失传古简,和《史记》差异巨大:传位给胡亥是秦始皇本意
中国的秦朝时期可谓是一个十分神秘的朝代,而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熟知也仅仅是从为数不多的历史书籍当中得知,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本就是《史记》,那么这本书所记述的都是正确的吗?今天就和大家好好分享一番。
相信打击听说过这样一句: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这句所讲述的是秦始皇到秦二世之间的事情,具体是秦始皇当时所要将自己的皇位传给扶苏而并不是胡亥。这句所出自的就是《史记》,而几千年来几乎没有人拿出有效的证据来证明《史记》所讲述的这段历史并不正确。
但是到了2009年,人们终于拿出了有利的证据来证明这段历史其实并不正确,而依据就是几十年前人们从一座古墓中发现的三千三百枚竹简,经过专家们二十多年夜以继日的研究,终于拿出了有利的证据来质疑这段历史。
而说起这三千多枚竹简可谓是十分曲折,这批竹简出现在一个汉朝的古墓当中,但是无奈当时由于人们对于这座古墓的保护并没有做到十分周全,这就使得盗墓贼有了可乘之机,将这批价值连城的文物贩卖到了香港。
幸运的是经过一些了的辗转之下,这批竹简被北京大学接受民间从香港追回的西汉竹书,使得这批珍贵的竹简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经过有关专家的深入研究发现这批竹简所记述的内容可谓是无价之宝,这三千多片竹简上所记述的是17中西汉中期的古书,而这17本古书现在都是已经失传的,因此这些竹简的发现无疑是对人们了解这汉代历史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在这17本古书中有一本引得专家们十分关注,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赵正书》,而这本书所记述的历史就是秦始皇去世时到赵高被杀之间秦朝的历史,而这个赵正所说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嬴政。
专家们发下这本《赵正书》和之前人们所熟知的《史记》这两本书所记述的事情无论在时间还是人物上都极为相似,可是令专家们所不解的是这本书所记述的内容却和《史记》有很大的出入,甚至在很多事情是完全不同的。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正书》所记载的是当时秦始皇所想要传位的人就是胡亥而并不是《史记》中所说的想传位给扶苏,也就也就没有李斯、赵高的篡位之事了,而秦始皇也不是一个暴君,而是一个明君。
而专家们对于这本书的所讲述内容的真假也无从考证,而这也是为当时历史增加了另外一种可能性,相信随着人们对于秦朝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就一定能够分清秦朝那段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