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巡游途中突然驾崩,有没有被胡亥毒死的可能?

秦始皇巡游途中突然驾崩,有没有被胡亥毒死的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云夕客 访问量:2792 更新时间:2024/4/1 10:24:14

秦二世胡亥是个残暴的昏君,这是历史定论,也有史实依据。沙丘之谋,年仅二十岁的胡亥伪造秦始皇遗诏,篡夺帝位,逼杀兄长扶苏;即位之后,他残忍诛杀了几十个兄弟姐妹,毫无亲情人性可言……因为这些,加之秦始皇属于暴死,连从容安排后事的时间也没有,再联系后世许多死于非命的帝王,许多人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秦始皇是不是被胡亥毒死的?

虽说秦始皇留下了太多的历史谜团,但祖龙之死没有人动手脚,这却是毫无争议的,说胡亥是弑君杀父的嫌疑人,那是因为对胡亥这个人不够了解,又或者说,赵高将胡亥害惨了,他的真实样子远没有那么可恶狰狞,是赵高一笔一划将他搞成了那个样子。

胡亥是秦始皇三十一岁时生下的最小儿子,此后秦始皇再没有生过儿子。在秦始皇的二十几个儿子中,胡亥是本性最天真、最直率,最莽撞的一个。从史书上留存下来的仅有的一些记载看,秦始皇的其他儿子都是比较规矩,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样子,这大概跟秦始皇对子女的严厉有关。唯独这个胡亥,即便在秦始皇面前,也总是天真无邪,无拘无束的。正是因为这种真实,加之又是幼子,秦始皇对胡亥一直偏爱有加。

西汉末年的学者刘向,编写整理过一本极其珍贵的古代故事集《新序》,此书也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史料之一。《新序》记载有少年胡亥的一则故事,这是所有古籍中有关胡亥少年时代的唯一记载。

这则故事讲,胡亥还在做王子的时候,秦始皇宴请群臣,胡亥和诸位兄长一同得到酒食的赏赐。临席完毕,诸位公子纷纷退席。胡亥最后一个出来,出来后他趁着酒兴做了一件事,看见大殿外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鞋子,他一半好奇,一半恶作剧地过去,将看得起的鞋子,都一一踩上了一脚。诸位兄长见他这个样子,无不叹息云云。

从这一则小故事,可以看出,胡亥毫无城府,简单鲁莽的就像一个孩子。事实上也是,胡亥实际上对政治根本没有兴趣,也没有政治野心。除此之外,他与秦始皇的父子感情非常的好,他极度崇拜自己的父亲,极度拥戴、信赖自己的父亲,父亲对他而言,就是一座不可逾越、不可或缺的高山,一旦这座高山消亡了,他甚至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秦始皇驾崩后,有两件事可以鲜明地印证这一点。

秦始皇突然死于巡游途中,赵高策划沙丘之谋,劝诱胡亥销毁始皇帝遗诏,取代扶苏,胡亥是什么反应呢?他直接说了一句话:“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

这话的意思是说,父皇的安排是当然的事情。明君知悉臣下,明父知悉儿子。如今父皇去世,不言封赏诸子,我作为儿子没有多话的余地。

除开父皇,老师赵高是胡亥最信赖的人,他不可能对赵高说场面上的套话。能自然而然地说出这样的话,可见胡亥根本没有贪恋权力的政治野心,还有就是对父皇的忠诚,在他那里一直是毋容置疑、天经地义的事。

这样的一个儿子,这样的一种心态,在秦始皇病重期间,即便有机会去做手脚,这样的机会也根本不可能存在于胡亥的心中。

被赵高使用各种说法诱逼,终于伪造遗诏,篡夺帝位后,只二十出头的胡亥感到的不是兴奋,不是得意忘形,而是感到生命无意义。

他曾经感叹说:“人生在世,宛若乘坐六马快车驰过缺隙,转瞬即逝。”

心理如此之灰暗,如此之消极,可见秦始皇之死对他的打击有多大。他的父皇是多么的伟大,可当天下伟业大成时,却面临病痛的折磨,虽然到处寻药求仙,可到头来还是突然撒手人寰,死在了颠沛的长途之中。

另外,罪恶感也加剧了胡亥内心的消极情绪,虽然登上了帝位,但他却从至高无上的权力中找不到精神慰藉,一切只是加速了他的沉沦。

到后来,胡亥就像一个严重自闭的病人,不愿见人,不愿理政,用荒淫来麻痹自己,内心的苦恼只愿意对赵高讲,一切权力也全都交给了赵高打理。

野心勃勃的奸臣赵高之所以能步步得逞,干下那篡权亡秦之事,正是因为他紧紧抓住了胡亥本真的天性以及人性都有的弱点。

胡亥始终是一个孩子,他的内心始终需要一座精神大山,一种依靠。父皇驾崩之后,他几乎把全部的爱戴与信赖都移情到了跟他朝夕相伴的老师赵高身上。

胡亥本质上不是坏人,他从未将赵高看成坏人,即便李斯等人站出来揭赵高的画皮,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信赖、维护赵高。

历史呈现出来的温度,有时候真的让人感慨万千。

赵高干政日甚之时,李斯等老臣曾上书请求罢免赵高,胡亥竟用近乎哀求的语调为赵高开脱,说了这样一段话:“朕年少时痛失先人,人事上识知甚少,行事上不习治理,丞相年老,来日不多,不知何日撒手人世,朕不属依赵君,还有谁人可以托靠?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世事人情,上能尊君适朕,丞相不要多疑。”

因为对赵高无限地依赖,所以赵高对他讲什么,他都是听的,都是信的。

奸臣赵高为了让胡亥按自己的意思来,秦始皇驾崩后,他一连向胡亥灌了几道毒鸡汤。

赵高先向胡亥说,你大哥要当皇帝了,你却没有一点封赏,将来你可怎么办呀?

接着又向胡亥说,当今天下之权,存亡在于你和我还有丞相。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而道哉!

最后干脆给胡亥讲起了以臣弑君不为不忠,以子弑父不为不孝的历史故事,一是商汤杀夏、周武王杀商纣王;一是卫君弑其父。

正是在这样轮番恐吓、忽悠下,胡亥的本真最终变成了可怕的罪恶,随后他不仅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间接杀死了自己、灭亡了大秦。

可悲的是,即便赵高最后派自己的女婿咸阳令阎乐攻入望夷宫,逼迫胡亥自杀的时候,胡亥对赵高依旧没有怨恨,只求最后能见上赵高一面。

讲到这里,再来问秦始皇是不是胡亥毒死的?

这真是一个叫胡亥无法承受的历史玩笑。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考古意外发现秦始皇女儿墓,学者:胡亥比嬴政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胡亥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不仅统一了天下,而且结束了战国末年的纷争乱世,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秦始皇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的统治者,他的嫔妃和儿女也一定很多,有些史书中记载他一共有12个儿子,女儿也有十几个,一些历史专家经过考证认为:秦始皇的子女多达33人。这些公主皇子虽然身份高贵,但是在

  • 北大一部失传古籍,内容推翻《史记》记载,专家:历史抹黑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胡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当时秦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的帝王制度。后来的各种统一政策,治理国家的方法都对后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政治上给中国带来了中央制度,法律制度,郡县制度;军事上创立了军队制度,还创造出了秦军兵器与秦剑;经

  •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登上皇帝宝座,对人民实现高压政策 大兴土木,

    历史人物编辑:大黄鸭子标签:胡亥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登上皇帝宝座,对人民实现高压政策。大兴土木,遥役赋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民怨载道。天下苦秦久矣。加上民心本来就不稳定,在全国范围内民众反抗的声音日益高涨,呼声一片。继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农民起义之后,各地的地方武装也揭竿而起,具中,刘邦项羽是最有实力的两大武装集团。当时,西楚霸王

  • 祸乱秦朝的根源人物,阉宦丞相赵高,杀掉胡亥是因为畏惧

    历史人物编辑:安琪拉不拉标签:胡亥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君主,他是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建立。并且,他将秦国从战国七雄之一变成了一个天下独尊的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本来,他的秦朝也可以强盛百代,千秋昌盛。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传到第二个皇帝的时候,国家就开始衰败。胡亥朝从一开始就是从政变开始,然后一直在屠戮忠良,

  • 司马迁撒了谎?考古发现曾推翻《史记》,秦始皇实际传位于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秦汉历史号标签:胡亥

    秦朝统一是中华文明历史上最关键的一个历史节点之一。中外历史学家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分歧。至于秦朝为什么结束了几百年的乱世纷争,掀开了中华文明的新篇章,历史学家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包括经济发展、商鞅变法、地理形势以及社会变迁等。而且有一个重要的角度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那便是

  • 胡亥、李斯是怎么被赵高拖下水的?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到了沙丘宫,这个沙丘宫可是个诡异的地方,前有赵武灵王“沙丘政变”饿死沙丘宫,话说秦始皇到了沙丘宫,突然一病不起,秦始皇本是为着求仙而来,还想着长生不老呢!突然的重病,秦始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于是立下诏书:宣长子扶苏把军队交给蒙恬,速回都城咸阳给自己办理丧礼,大家都知

  • 从秦二世胡亥、崇祯皇帝之死谈古人口中的“文人误国”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胡亥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文人的地位始终较为尴尬,这也与文人的性格有着直接关系。部分文人经常自命不凡,喜欢在自己专业性不强的领域发出一些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论断,部分论断凭借着自身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变得极度扩散,甚至会对法令、律例的大方向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古代历史上,因文人的“论断”而直接导致社稷危亡的例子不在

  • 秦始皇死后,后宫全被胡亥下令殉葬,尸骸双腿分开引猜疑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胡亥

    先说一下殉葬,这是奴隶社会兴起的一种残酷的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越来越少使用了,根据挖掘古墓可以知道,很多都是用动物的尸体替代,即使在古人看来这种行为也太野蛮。秦始皇有个兵马俑,就是用来给他陪葬的,其实以他的能力就算把这些兵马俑换成活人,又有谁敢说个不字。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才登基,在现代是壮年时期

  • 为什么秦始皇不喜欢扶苏而喜欢不学无术的胡亥呢?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胡亥

    老朽说事今天来跟大家说说为什么秦始皇不喜欢扶苏而喜欢不学无术的胡亥呢?从后结果来看,胡亥做得很差,所以很多人反感这人物。就当时来看,祖龙看到情况,胡亥那会儿还没搞事情。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胡亥属于没做什么好事,也没做什么特别坏的事的状态。窃以为胡亥不能算不得宠的孩子,因为祖龙巡游天下还能带着这个孩子来

  • 秦朝除了秦始皇和胡亥,还有一个皇帝,只是历史不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洞鉴五万年标签:胡亥

    别看秦国经历过三十几任领袖,但是作为统一的王朝,却没有维持多久。后人常说“秦历三世而亡”,也有的喜欢强调“秦历二世而亡”,究其原因,这最后一任皇帝得不到历史的认可。公元前207年,胡亥去世,于后人而言只不过少了个昏庸糊涂的历史人物,但是于当时的朝臣却意味着,以后没了发号施令的老板,也没了国家机器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