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写乎 访问量:1431 更新时间:2024/1/8 13:27:48

作者:李大奎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中的霸王指的就是抗秦名将西楚霸王项羽,他因在古代有名的宴会"鸿门宴"上没有杀登门谢罪的刘邦,导致后来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打败,自刎乌江,留下"无颜见江东父老"、"妇人之仁"等千古骂名。

以致唐代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时感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过,西楚霸王项羽真有那么不堪没有狼性吗?

事实上,他并非如此。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何止堂堂七尺男儿?他在"鸿门宴"上不是不想杀刘邦,实在是不能杀,只不过迫于形势无奈运用掩人耳目的韬略罢了。

一、项羽为什么要摆"鸿门宴"?

原来那时风起云涌的抗秦大军,并非只有项羽、刘邦所率的两支部队,还有五国复辟旧王族和不少新兴势力都"饮马长江"呢。项羽与刘邦的争斗不过是机会凑巧下,彼此驾驭力量悬殊的手法不同罢了。

捡漏的刘邦率2万偏师在公元前206年因攻下武关,迫降秦王子婴,旋及扩军10万,便意欲封锁函谷关,占据关中称王。

凭巨鹿之战一战成名的项羽,奉楚后怀王熊心为天子之后,赢得统领各路诸侯40万联军的"诸侯上将军"头衔,自称"西楚霸王"。

项羽对刘邦封锁函谷关的意图其实心知肚明,刘邦的手下左司马曹无伤向他密报,不过是他有意抛出的一枚棋子而已。

正因为有曹无伤的密报,项羽的"亚父"范增赶忙过来建议,怂逼他趁机攻打刘邦。其实这是范增给项羽挖的一道坑,因范增并不是项羽的心腹谋士,只想借此让项羽成为天下公敌。

胸有成竹的项羽对此当然明了,假意赞同范增的计划,于是就有了后来"鸿门宴"这幕让人困惑的大戏。

实际上,项羽明白,自己的战力虽然是"天下第一",但嫡系楚军仅有七万人马,据齐的田荣田横、据赵的赵王歇、据魏的魏王豹、据韩的韩王成以及据燕的韩广等各路诸侯都虎视眈眈观望着,盼他与刘邦两败俱伤。

当时实力不足以君临天下的项羽,只能把刘邦当盟友看待,怎可能杀他?面对范增所出的弊远大于利的臭招,能认可吗?

显然不能。但又可能简单否定,毕竟当时的局势十分波谲云诡。项羽便在自己驻军咸阳郊外的鸿门,摆上"鸿门宴"当作幌子,借此观察粉墨登场的各方力量,以期谋定而后动,最终彻杀与自己抗衡的势力,实现霸业。

二、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还因为刘邦那时不是他的敌人

那时项羽摆"鸿门宴",可谓"一石三鸟"。

一方面,让各路反秦诸侯对他失去戒心,认为项羽要打刘邦了,他们好坐收渔利。另一方面,能威慑刘邦,看他的态度。

着实被吓坏了的刘邦赶忙找来张良商量,请张良的好友,在项羽帐下效力的左尹项伯,向项王转达他占函谷关只是帮忙防盗,不出现意外的变故,丝毫没有对抗项王的意思,表示自己愿意让出函谷关,一切唯项王之令是从。

刘邦还与项伯结成儿女亲家,只带少量随从到鸿门向项羽亲自道歉。

刘邦这样顺从的低姿态,项羽自然满意。他原本就想着现在不宜与刘邦为敌,还要用作自己的力量。

所以,在张良、樊哙等少量随从陪同刘邦来驻地向他谢罪时,项羽就招呼刘邦留下来,一道吃个"豪华大餐"。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宴会上,没有视作敌人的刘邦自然成了项羽的坐上宾,项羽也就没在意范增几次击杀刘邦的示意,哪怕范增后来令项庄舞剑,也假装喝酒帮刘邦掩饰,从而使刘邦有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的保护下安全回营。

项羽此举主要是做样子给范增等人看,让他们轻视自己、失去警惕。

因为范增的幕后主子就是前面提到的楚西怀王

熊心,这才是项羽当时最大的敌人。

可别小看了这楚西怀王,他其实有"帝王之英略"。新兴暴发户项羽随父项梁从军,项家的领地当时其实只是偏居一隅的鲁地,还无法与天下英豪抗衡。

项羽不得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奉楚西怀王熊心为义帝,名正言顺冠冕堂皇地施展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不过,奉为楚西怀王的熊心可不是小孩,却是人到中年的政治强人,哪会甘心受项羽摆布?也就不断打压项羽,在项梁死后,还直接夺其兵权,不许其西进发展。

故项羽与楚西怀王名义上是一体的君臣关系,实际上明争暗斗,各自恼心着呢。项羽这时哪还有心计较弱小的刘邦不足挂齿的反意,把他当敌人?

三、项羽还考虑着通过结盟刘邦,实现最大化的政治利益

还有一层因素,也是项羽在意的手段,可以借力打力。

因项羽、刘邦都在项梁帐下效力时结为异性兄弟,一道并肩作战,有了兄弟加战友的情谊。

故项羽也想凭此拉拢刘邦,有意在"鸿门宴"上表示哪能自伤残杀的兄弟情深?毕竟那时项羽势大刘邦势弱,项羽要灭刘邦不在话下是分分钟的事。

项羽在"鸿门宴"上故意放水放了刘邦,心知肚明的刘邦便会欠他这份天大的人情,配合他逐鹿中原。到那时,强大到君临天下的项羽就可以不受牵绊地消灭刘邦。

就在这一美好愿景的驱动下,西楚霸王项羽摆了装样子的"鸿门宴",并没有真正对刘邦动杀心。

只是让项羽没想到的是,刘邦这个翻手为云的枭雄更会老谋深算,空手套白狼反制,不过几年时间,就组织发动了史上有名的亥下之战,一举战胜了他。

项羽其实是小看了刘邦。一世英名的他最终兵败乌江,留下不少诟病,也让后人对他争议不休。不能不说他倒底只是时也命也的悲情英雄。

是为叹。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与历史爱好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刘邦最大的对手,不是项羽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项羽

    在秦末汉初,有一员猛将于巨鹿之战中一马当先,让项羽得以威震诸侯;他截杀义帝,使天下陷入“无主”境地;他毅然起兵反汉,虽然失败被杀,但也让刘邦在战斗中受了箭伤,并于第二年一命呜呼。他就是淮南王英布——刘邦的真正对手。 英布剧照 一英布是六安(今安徽六安)人,出身于平民家庭,年轻时有人给他看过相,预言他

  • 若韩信投靠项羽,项羽会夺得天下吗?还会落个功臣被杀的下场吗?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项羽

    字符不匹配这东西有点像风水先生。可以排除一切风水先生的意外,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八字不合吧。简单的说,就是你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你。韩信和项羽就是这种状态。韩信第一次见到项羽就非常高兴,认为自己遇到了绝世好汉,觉得自己以后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于是韩信兴冲冲地追随项羽,希望能跟随项羽打天下。项羽见了韩信

  • 项羽自刎后,刘邦没杀他族人,却用了一阴招,估计项羽会死不瞑目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项羽

    垓下之战,曾经的楚霸王项羽在精锐丧尽又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选择了拔剑自刎,终结了楚汉争霸的混战局面,最后天下便宜了刘邦。刘邦和项羽是完全不一样的战斗风格,项羽动不动就是屠城,杀降兵,而刘邦却是以怀柔为主。在项羽死后,楚国一直还有抵抗汉军的战争,一直到项羽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开来,楚国各

  • 如果韩信留在项羽身边,项羽会不会建立统一天下的霸业呢?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项羽

    当大汉王朝建立在这片大地之上,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刘邦对功臣的屠戮也在大风歌中缓缓拉开帷幕。开国元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最让世人感到可惜的便是“汉初三杰”韩信的死。每当我们看到这一段时,我们总会展开想象,如果当初韩信一直留在项羽身边,项羽是否就会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而韩信是否便不会以反贼的名义死去?接

  • 项羽分封出那么多诸侯,为什么没人帮助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谏史标签:项羽

    项羽入关中灭掉秦国之后,大封十八路诸侯,然而在随后的楚汉争霸中,为何没有一个诸侯帮助项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在十八路诸侯返回封地不久就爆发了第一轮淘汰赛,直接被淘汰了十二位,剩下的大部分是项羽的敌人,仅有的几个原楚国阵营诸侯也因为项羽杀死义帝而对其离心离德,自然无人帮助他了。第一轮淘汰赛:项羽杀一位

  • 为何项羽死后,刘邦没有趁机抹黑项羽?这心机难怪项羽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项羽

    在项羽自刎乌江之后,有五个人在同一时间被封侯。这五个人就是获得项羽躯体的五个人。在历史中,刘邦确实没有借机抹黑项羽,但是也没有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善待项羽的族人。刘邦这个人比较擅长作秀,在汉二年一出关就在义帝的坟前大哭,最后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开始对项羽进行讨伐,最后在项羽死后,还为项羽举行了葬礼,不知

  • 湖南出土一批“竹简”,内容颠覆历史,专家:秦始皇可能被冤枉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秦始皇

    据史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曾经西南渡过淮水,前往衡山和南郡,最后到达了湘山祠。在途中,他遇到了一场狂风暴雨,差点儿就被吹到江里去了。这让他非常生气,于是他询问了身边的博士:“湘君是何神明?”博士们答道:“据说这座山是尧女舜妻的葬地。”听到这个答案,秦始皇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他觉得这个

  • 秦始皇嬴政与隋文帝杨坚相比,谁更厉害?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秦始皇

    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在这个排行榜上,共有8位中国人上榜,分别是:孔子、蔡伦、秦始皇、毛泽东、成吉思汗、老子、隋文帝、孟子。很明显就能看出,这8人只有2人是封建社会的皇帝,也就是秦始皇与隋文帝,可见在外国人心目中,秦始皇与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

  • 秦始皇为何自称“朕”?将“朕”字拆开来看看,原来内有乾坤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秦始皇

    近年来,随着系列电视剧《大秦帝国》的大火,让很多人对秦国的历代君主产生了新的认识。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奋六世之余烈”而终成一统。秦始皇在一统天下后,便要开始治理天下,而在治理之前,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自己威信借以笼络天下民心,而在旧有的阶级社会,想要确立威信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全新的特权制度,来代替旧

  •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有多少人知道秦国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在秦国建国500多年后,最终一统天下,成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然而西周在建国时期分封诸侯,当时并没有分封秦国,秦国的祖先也不是当时功臣或者贵族,那么你知道秦国是怎么开国,又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强大的吗?秦国的开国离不开2位国君,第一位就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君,也是秦国的开国之君秦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