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最大的对手,不是项羽而是他

刘邦最大的对手,不是项羽而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风信子 访问量:2660 更新时间:2024/1/3 1:23:52

在秦末汉初,有一员猛将于巨鹿之战中一马当先,让项羽得以威震诸侯;他截杀义帝,使天下陷入“无主”境地;他毅然起兵反汉,虽然失败被杀,但也让刘邦在战斗中受了箭伤,并于第二年一命呜呼。他就是淮南王英布——刘邦的真正对手。

英布剧照

英布是六安(今安徽六安)人,出身于平民家庭,年轻时有人给他看过相,预言他将来“先受刑再称王”。没想到,几年之后英布果然因触犯法令而被处以黥刑。受刑后,英布反而高兴地说:“有人给我看过相,说我会在受刑之后称王,这已经开始应验了。”了解此事的人,往往以此取笑他,但他从不计较。

英布随后被征发到骊山,同数十万刑徒一道为秦始皇建造陵墓。其间,英布在刑徒中大肆活动,广泛联络徒长和豪杰。后来,他秘密串联了一部分刑徒逃出骊山,结伙到长江流域打家劫舍。适逢陈胜吴广起义,英布认为自己的创业机会已然到来,于是率领数千人投奔秦番阳令吴芮,鼓动吴芮举兵反秦。吴芮见大秦王朝大厦将倾,便答应了英布的请求。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初,秦将章邯率秦军击败陈胜起义军,之后又大破吕臣军,一时气焰正盛。英布毫不畏惧,率兵北进,在清波迎战秦军,获得大胜。当听到项梁北上的消息后,英布领兵渡过淮河,投奔项梁大军。此后,英布在整个反秦战争中都在项梁、项羽麾下作战,并屡立战功。

项梁到薛城后,获悉陈胜殉难的消息,便立战国末期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也称楚怀王),自号武信君,封英布为当阳君。此时项羽的爵位尚在英布之下。

项梁在定陶战死以后,英布随楚王退保彭城。后为了救援赵国,英布随项羽率军北上,与秦军决战于巨鹿。巨鹿一战使项羽威名远播,但事实上项羽的很多光环都是英布给他戴上的,可以说,英布才是真正的西楚霸王。据《史记·黥布列传》记载:“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

汉元年(前206年)十二月,英布随项羽大军西行入关。大军进抵函谷关时,英布率军从关旁的小道攀爬而过,从关后发起突然袭击,一举歼灭刘邦守军,使项羽大军得以顺利入关。而后,英布又领兵最先进入秦都咸阳。

细究这段历史可以发现,在整个项羽的反秦战争中,英布出力最大。可以说,没有英布,就没有世人熟知的楚霸王项羽。

项羽剧照

汉元年二月,作为诸侯盟主的项羽开始实施分封方案,英布被封为九江王,都城定在六安。由于项羽和楚王矛盾很大,故分封时虚尊楚王为义帝,逼迫他迁都郴县,同时又密令英布中途截杀了义帝。

汉二年,田荣抗拒项羽把齐国分为三个国家的政策,起兵叛楚,项羽令英布前来助战。然而当时战国后裔分庭抗礼的意识仍很浓厚,英布坐到九江王的位子上后,渐渐地站到了诸侯王的立场上,视封国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因此,无论是项羽征调他去平息齐地之乱,还是要求他反击刘邦救援彭城,他都以生病为由拒绝发兵。

对于英布的这种态度,项羽只是数次派遣使节予以责备,却始终没有对他采取公开的军事行动。

汉三年十一月,刘邦意识到英布在楚汉战争中的重要性,派人前往淮南说服英布联汉反楚。英布动了心,他杀掉项羽派来的使者,起兵攻击楚军。

项羽得知英布反叛的消息后,令楚军猛攻九江国,两军相持数月,结果非但没有打败英布,反而因为分散了楚军追击汉军的兵力,使刘邦得以重新部署对楚军的抵抗。毫无疑问,英布在关键时刻背楚投汉,挽救了刘邦因彭城战败而导致的危局,为刘邦立下了大功。

归属刘邦阵营之后,英布以数千淮南士卒为骨干,加上刘邦调拨给他的部分军队,组成了一支劲旅,在成皋一线同楚军作战。汉四年七月,为了酬赏英布,刘邦封他为淮南王。第二年,英布率九江兵北上,参加了在垓下聚歼楚军的最后战斗,逼死项羽。

刘邦剧照

从汉六年到汉九年,英布三次朝见刘邦于陈、洛阳和长安,丝毫没有表现出对刘邦的不忠。但是,当彭越的尸体被做成肉羹送到淮南国时,英布意识到,刘邦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于是他开始秘密部署兵马,将重兵调集到淮南国边境地带以防不测。

刘邦的机会很快不期而至,英布有些措手不及。

原来,英布怀疑他的爱姬同中大夫贲赫有暧昧关系,打算逮捕贲赫治罪。贲赫得知消息后提前逃往长安告密,声称英布正在加紧准备谋反。刘邦马上找萧何商议对策,萧何建议派人到淮南国查清真相后再做决断。英布以为刘邦要对他下手,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公开起兵反汉。

其实,刘邦派人去淮南国调查英布有些假模假式,他要消灭具有实力的异姓诸侯王已是既定政策,只是一时没有借口,现在英布手下大臣前来告密,他哪会轻易放过。

夏侯婴的门客薛公当时就指出:“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薛公还从军事角度分析,如果英布采取上策,“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如果采取中策,“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但如果采纳下策,就会是“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薛公又预言道,英布缺乏战略眼光,只会取下策。

那么,结果究竟是怎样的呢?

英布反叛后,首先灭了荆国,荆王战败而死。之后,英布将剩余荆军将士全部收编,随后北渡淮河,进攻楚国,楚王被迫逃走。

这样一来,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大部分地区皆为英布所有。不过,正如薛公所料,英布有勇无谋,他对淮南国将领说:“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也。”

英布剧照

然而,英布进军至蕲(今安徽宿县东南)时,遭遇了刘邦亲自统率的汉军。刘邦高声问他何故造反,英布很干脆地回答:“造反,当然是想当皇帝。”汉军数量远超淮南军,英布的失败理所当然,但他也让刘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刘邦在战争中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逝。

英布失利后率数百骑逃往长沙国,长沙王为了自保,派人诱骗英布逃往越地(今浙江),行至番阳时,英布被长沙国伏兵所杀。不知英布在临死前有没有像项羽一样呼喊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英布,这个被项羽偷走光环的人才是刘邦真正的对手。确切地说,广义上的楚汉战争结束于汉十二年,即汉高祖刘邦去世的那一年。项羽、英布和刘邦陆续死于这场战争之中,最后吕后摘取了胜利果实。

有趣,有料,有深度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作者|侯涛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若韩信投靠项羽,项羽会夺得天下吗?还会落个功臣被杀的下场吗?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项羽

    字符不匹配这东西有点像风水先生。可以排除一切风水先生的意外,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八字不合吧。简单的说,就是你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你。韩信和项羽就是这种状态。韩信第一次见到项羽就非常高兴,认为自己遇到了绝世好汉,觉得自己以后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于是韩信兴冲冲地追随项羽,希望能跟随项羽打天下。项羽见了韩信

  • 项羽自刎后,刘邦没杀他族人,却用了一阴招,估计项羽会死不瞑目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项羽

    垓下之战,曾经的楚霸王项羽在精锐丧尽又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选择了拔剑自刎,终结了楚汉争霸的混战局面,最后天下便宜了刘邦。刘邦和项羽是完全不一样的战斗风格,项羽动不动就是屠城,杀降兵,而刘邦却是以怀柔为主。在项羽死后,楚国一直还有抵抗汉军的战争,一直到项羽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开来,楚国各

  • 如果韩信留在项羽身边,项羽会不会建立统一天下的霸业呢?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项羽

    当大汉王朝建立在这片大地之上,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刘邦对功臣的屠戮也在大风歌中缓缓拉开帷幕。开国元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最让世人感到可惜的便是“汉初三杰”韩信的死。每当我们看到这一段时,我们总会展开想象,如果当初韩信一直留在项羽身边,项羽是否就会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而韩信是否便不会以反贼的名义死去?接

  • 项羽分封出那么多诸侯,为什么没人帮助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谏史标签:项羽

    项羽入关中灭掉秦国之后,大封十八路诸侯,然而在随后的楚汉争霸中,为何没有一个诸侯帮助项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在十八路诸侯返回封地不久就爆发了第一轮淘汰赛,直接被淘汰了十二位,剩下的大部分是项羽的敌人,仅有的几个原楚国阵营诸侯也因为项羽杀死义帝而对其离心离德,自然无人帮助他了。第一轮淘汰赛:项羽杀一位

  • 为何项羽死后,刘邦没有趁机抹黑项羽?这心机难怪项羽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项羽

    在项羽自刎乌江之后,有五个人在同一时间被封侯。这五个人就是获得项羽躯体的五个人。在历史中,刘邦确实没有借机抹黑项羽,但是也没有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善待项羽的族人。刘邦这个人比较擅长作秀,在汉二年一出关就在义帝的坟前大哭,最后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开始对项羽进行讨伐,最后在项羽死后,还为项羽举行了葬礼,不知

  • 湖南出土一批“竹简”,内容颠覆历史,专家:秦始皇可能被冤枉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秦始皇

    据史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曾经西南渡过淮水,前往衡山和南郡,最后到达了湘山祠。在途中,他遇到了一场狂风暴雨,差点儿就被吹到江里去了。这让他非常生气,于是他询问了身边的博士:“湘君是何神明?”博士们答道:“据说这座山是尧女舜妻的葬地。”听到这个答案,秦始皇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他觉得这个

  • 秦始皇嬴政与隋文帝杨坚相比,谁更厉害?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秦始皇

    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在这个排行榜上,共有8位中国人上榜,分别是:孔子、蔡伦、秦始皇、毛泽东、成吉思汗、老子、隋文帝、孟子。很明显就能看出,这8人只有2人是封建社会的皇帝,也就是秦始皇与隋文帝,可见在外国人心目中,秦始皇与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

  • 秦始皇为何自称“朕”?将“朕”字拆开来看看,原来内有乾坤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秦始皇

    近年来,随着系列电视剧《大秦帝国》的大火,让很多人对秦国的历代君主产生了新的认识。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奋六世之余烈”而终成一统。秦始皇在一统天下后,便要开始治理天下,而在治理之前,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自己威信借以笼络天下民心,而在旧有的阶级社会,想要确立威信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全新的特权制度,来代替旧

  •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有多少人知道秦国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在秦国建国500多年后,最终一统天下,成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然而西周在建国时期分封诸侯,当时并没有分封秦国,秦国的祖先也不是当时功臣或者贵族,那么你知道秦国是怎么开国,又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强大的吗?秦国的开国离不开2位国君,第一位就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君,也是秦国的开国之君秦非子,

  • 秦始皇痴迷的“仙药”到底是啥?不但不能长生不老,还含有毒性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魅丽坊标签:秦始皇

    追求长生不老是每个人的梦想,无论是古代的帝王,还是现代的科学家都希望能够打破人生老病死的规律。秦始皇就曾痴迷于长生不老,他自己聚集了一大批方士炼制丹药,甚至还派遣徐福东渡,但最后还会一无所获。古代皇帝们吃的仙丹以及长生不老药到底是什么?咱们都知道中国古人为了获得长生不老药都要炼制丹药,他们最终搞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