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为什么要在鸿门宴放走刘邦

项羽为什么要在鸿门宴放走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家兴说史 访问量:4301 更新时间:2024/1/8 13:23:46

关于项羽为什么会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这也是记载在史书上的一件事,所有一致性的评论都说项羽有勇无谋,鸿门宴中那么多人劝他杀掉刘邦,也能掉以轻心,其实不然,不论任何时候,在古代能做王的绝对不简单,更不会是愚蠢的人。表面上看这就是项羽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放走了自己未来的心腹大患,但是如果你深入的分析下就会觉得有很多细思极恐的地方。

项伯明明是项羽的叔父,是项家最核心的成员,他为什么要主动沟通协调刘邦帮助刘邦逃出一劫呢,就因为跟张良有交集,以上这些当然是不可能的,所谓历史的魅力其实就是在这些细思极恐的地方,如果你能破除迷雾看到真相,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不爱历史。

在聊鸿门宴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让我们抛弃现代人的上帝视角,用一个当时人的眼光来看看局势到底如何。刘邦和项羽名义上都是楚王的臣子,在项梁死之前,两个人还在定阳和濮阳一带并肩作战,甚至于最初项羽是不想加入北上救援赵国这一路的,而是积极的想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后来形势突转,项羽先是宰了空降兵宋义,自己当了老大,然后就孤注一掷的北上决战,并获得大胜,之后又是连连战胜,消灭俘虏了秦军主力,而刘邦这一路也非常顺利的挺进关中。灭亡了秦国,可以说一年多的时间看似强大的秦国灭亡了,而看似摇摇欲坠的楚国却奇迹般地反杀,然而这种形势的剧烈变化实际上给楚国埋下了隐患。

刘邦和项羽的胜利过于迅速,导致他们突然做大,自然楚怀王再一次丧失兵权沦为傀儡,另一方面楚国的辉煌胜利也使得楚君成为了诸侯的盟主,而且是具有一定掌控权的盟主,再加上之前楚怀王和诸将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所以鸿门宴的时候,整个形势是非常的微妙复杂,并不是只有刘邦和项羽两方,严格来说是项羽、刘邦、诸侯和楚怀王四方,只有理解了这个大背景,你才能理解鸿门宴上各种风波各种诡谲之处。刘邦和项羽看似对立,但是在名分上面来说,双方均属于楚军,而且上面还有一个名义上的老板楚怀王,项羽和刘邦最大的分歧不过是刘邦先一步占据了关中,再加上那个“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

当初项羽为什么敢于果断杀掉了上司宋义,但是今天却迟迟不敢下手杀掉一个平级甚至低半级的刘邦呢,因为宋义是空降兵没有根基,而且那个时候一切以反秦为先,大敌当前的危局之下,有着项家子弟的支持,没有人敢冒着分裂瓦解的风险来动他。而今天的刘邦根基深厚,有沛县的老兄弟和亲戚子弟,最关键的是刘邦非常的识相,他果断通过项伯的渠道来给项羽认怂,表示自己充分尊重项老大的地位不敢画地为王,并承诺主动让出关中,如果说一开始面对守关拒纳的刘邦,项羽还有理由带着诸侯攻击,那么在刘邦主动认怂之后,项羽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对如此乖巧的友军发动致命一击。

因为如果项羽真的敢铁了心这么干,那么诸侯必然会离心离德,四十万大军里面项羽的军队不过十几万,面对关墙之后的刘邦军和同仇敌忾的秦军,项羽就算是赢了也必然会伤亡惨重,最后获利的只会是诸侯和楚怀王,对项羽来说这是两难的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时请大家注意一个历史细节,这时候项羽才二十多岁,而刘邦已经是五十多岁了,按照那个年代的人均寿命判断刘邦也活不了几年了,所以项羽认为已经认怂的刘邦并不是自己的主要对手,这是非常符合情理且极其理性的判断。

只能说开了挂的项羽没有意识到世界上还有更加开挂的刘邦,在他心里的剧本是自己以盟主的身份分封天下,过几年刘邦这些老将死了,自己也就是随便欺负剩下的孤儿寡母。项羽大概完全没想到,自己短短的几年就会被刘邦打败,最终项羽和刘邦达成了默契,刘邦让开关中,也没有占据关中而称王,反而承认了项羽的霸权,而项羽不用动兵就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所以他纵容了刘邦的离去。

项羽和刘邦并没有火并,诸侯的军队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一幕,只能继续老老实实跟着项羽做小弟,而楚怀王手下的项羽和刘邦两个大将达成了默契,他这个被架空的君主,命运也早已被注定。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项羽

    作者:李大奎"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中的霸王指的就是抗秦名将西楚霸王项羽,他因在古代有名的宴会"鸿门宴"上没有杀登门谢罪的刘邦,导致后来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打败,自刎乌江,留下"无颜见江东父老"、"妇人之仁"等千古骂名。以致唐代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时感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刘邦最大的对手,不是项羽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项羽

    在秦末汉初,有一员猛将于巨鹿之战中一马当先,让项羽得以威震诸侯;他截杀义帝,使天下陷入“无主”境地;他毅然起兵反汉,虽然失败被杀,但也让刘邦在战斗中受了箭伤,并于第二年一命呜呼。他就是淮南王英布——刘邦的真正对手。 英布剧照 一英布是六安(今安徽六安)人,出身于平民家庭,年轻时有人给他看过相,预言他

  • 若韩信投靠项羽,项羽会夺得天下吗?还会落个功臣被杀的下场吗?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项羽

    字符不匹配这东西有点像风水先生。可以排除一切风水先生的意外,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八字不合吧。简单的说,就是你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你。韩信和项羽就是这种状态。韩信第一次见到项羽就非常高兴,认为自己遇到了绝世好汉,觉得自己以后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于是韩信兴冲冲地追随项羽,希望能跟随项羽打天下。项羽见了韩信

  • 项羽自刎后,刘邦没杀他族人,却用了一阴招,估计项羽会死不瞑目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项羽

    垓下之战,曾经的楚霸王项羽在精锐丧尽又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选择了拔剑自刎,终结了楚汉争霸的混战局面,最后天下便宜了刘邦。刘邦和项羽是完全不一样的战斗风格,项羽动不动就是屠城,杀降兵,而刘邦却是以怀柔为主。在项羽死后,楚国一直还有抵抗汉军的战争,一直到项羽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开来,楚国各

  • 如果韩信留在项羽身边,项羽会不会建立统一天下的霸业呢?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项羽

    当大汉王朝建立在这片大地之上,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刘邦对功臣的屠戮也在大风歌中缓缓拉开帷幕。开国元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最让世人感到可惜的便是“汉初三杰”韩信的死。每当我们看到这一段时,我们总会展开想象,如果当初韩信一直留在项羽身边,项羽是否就会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而韩信是否便不会以反贼的名义死去?接

  • 项羽分封出那么多诸侯,为什么没人帮助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谏史标签:项羽

    项羽入关中灭掉秦国之后,大封十八路诸侯,然而在随后的楚汉争霸中,为何没有一个诸侯帮助项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在十八路诸侯返回封地不久就爆发了第一轮淘汰赛,直接被淘汰了十二位,剩下的大部分是项羽的敌人,仅有的几个原楚国阵营诸侯也因为项羽杀死义帝而对其离心离德,自然无人帮助他了。第一轮淘汰赛:项羽杀一位

  • 为何项羽死后,刘邦没有趁机抹黑项羽?这心机难怪项羽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项羽

    在项羽自刎乌江之后,有五个人在同一时间被封侯。这五个人就是获得项羽躯体的五个人。在历史中,刘邦确实没有借机抹黑项羽,但是也没有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善待项羽的族人。刘邦这个人比较擅长作秀,在汉二年一出关就在义帝的坟前大哭,最后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开始对项羽进行讨伐,最后在项羽死后,还为项羽举行了葬礼,不知

  • 湖南出土一批“竹简”,内容颠覆历史,专家:秦始皇可能被冤枉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秦始皇

    据史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曾经西南渡过淮水,前往衡山和南郡,最后到达了湘山祠。在途中,他遇到了一场狂风暴雨,差点儿就被吹到江里去了。这让他非常生气,于是他询问了身边的博士:“湘君是何神明?”博士们答道:“据说这座山是尧女舜妻的葬地。”听到这个答案,秦始皇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他觉得这个

  • 秦始皇嬴政与隋文帝杨坚相比,谁更厉害?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秦始皇

    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在这个排行榜上,共有8位中国人上榜,分别是:孔子、蔡伦、秦始皇、毛泽东、成吉思汗、老子、隋文帝、孟子。很明显就能看出,这8人只有2人是封建社会的皇帝,也就是秦始皇与隋文帝,可见在外国人心目中,秦始皇与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

  • 秦始皇为何自称“朕”?将“朕”字拆开来看看,原来内有乾坤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秦始皇

    近年来,随着系列电视剧《大秦帝国》的大火,让很多人对秦国的历代君主产生了新的认识。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奋六世之余烈”而终成一统。秦始皇在一统天下后,便要开始治理天下,而在治理之前,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自己威信借以笼络天下民心,而在旧有的阶级社会,想要确立威信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全新的特权制度,来代替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