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泽乡起义成功后,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

大泽乡起义成功后,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党荣刚 访问量:3257 更新时间:2024/2/29 18:22:24

你可曾记得,千年前曾有一人辍耕陇上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

你可曾记得,大泽乡会逢大雨,曾有一戍卒曾发出:天下苦秦久矣的感慨!

你可曾记得,鱼腹丹书和篝火狐鸣之后的揭竿而起?

大泽乡,一个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地点,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那些人和事都在历史中不断沉淀、发酵,散发出令人陶醉的气息。

而当年有着鸿鹄之志的两位少年——陈胜吴广,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后,却变成了一个令人厌恶的存在。

在揭竿而起之后,陈胜却将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吴广除掉,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其间又有什么原因呢?

命运的转折——大泽乡

千年前,有一位少年与人佣耕,面对着黄土说出“苟富贵,勿相忘”,但是同行伙伴却并不能理解这位少年的鸿鹄之志。

正如这位少年叹息的一样,燕雀怎能理解鸿鹄的志向呢?

果然,在此后的很多年之后,那些佣耕的人们依旧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力生活。

而那个有着鸿鹄之志的少年却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他就是陈胜。

现如今世人每每谈起古时候的英雄人物,都是由于那些人物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或者是白手起家,依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成就一番大事业,陈胜就属于最后这种逆袭型的人物。

关于陈胜的出身,相信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过,他的身世可谓是“三代贫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二代”。

从小就给别人家打工,基于这样的家庭背景以及经济状况,陈胜自然文化水平就十分有限了,肚子里可谓是一点儿墨水儿都没有。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胸无点墨的年轻人却有着非常长远的眼光,不然也不会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豪言壮语。

这句话不仅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即使是在今天读起来还是非常发人深省、给人以激励。

但真正改变陈胜命运的是一个地方,确切地说是发生在那个地点的一个著名事件——大泽乡起义。

秦朝律法严苛,自从秦二世即位以来,横征暴敛,尤其是当时的征戍律条,就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给了陈胜逆袭的条件。

公元209年,秦朝征发戍卒戍守渔阳,但是偏偏天公不作美,当这一批戍卒到大泽乡之后便下起了大雨。

雨水冲毁道路,泥泞不堪无法通行,眼看着约定到达的期限就要到了。

不能如约而至,那严酷的刑罚是他们无法忍受的,于是便有了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与朋友合谋揭竿而起,想要推翻秦朝暴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自此拉开帷幕,陈胜也自此开始了自己的霸业模式。

而当时陈胜能够很快地集结起那么多农民朋友一起搞事业,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他的左膀右臂——吴广。

吴广有勇有谋,知道如何利用有利于其他人的弱点从而收服人心。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此等装神弄鬼的手段,成功激发起当时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于秦王暴政的不满情绪。

于是在戍卒们心中的怒气值达到顶峰之后,自然会找到一个精神以及行动上的强烈信仰,借此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战争一触即发,而这些农民军队也非常“争气”,一路上势如破竹,区区三百人先后攻占大泽乡、蓟县,并不断发展壮大。

短短几个月就将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地区收入囊中,而陈胜也不忘将自己的军队“扶正”。

他找来三老,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张楚”政权,这一年可谓是陈胜一生之中的高光时刻。

有了陈胜的典范作用,天下英雄也随之响应,各地不断涌起反秦的浪潮。

这反秦的星星之火,已经成为燎原之势,但又有哪几个政权能够在这燎原之火中淬炼成钢呢?结果显示,陈胜的队伍并没有经受住火的淬炼。

昙花一现的传奇

一路势如破竹的“张楚”军队,在最辉煌的之后就达到直捣京师咸阳的地步。

就当人们以为陈胜马上就能攻破咸阳,将大秦取而代之的时候,一位名叫章邯的人愣是逆转了整个局面。

这位猛人,不仅迅速组织了几十万民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起义军打出关外。

也许是因为士气受损,原来的“王者之师”节节败退,连反扑都做不到,几个月之后,章邯大军就将陈胜的队伍完全击溃,陈胜也因兵败身亡。

陈胜从发迹到最终的兵败身亡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确切地说还不到一年,这个年轻人如同昙花一现,绽放了自己的光华之后,便消亡了。

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传奇。虽然绚烂但是结局还是令人唏嘘的。

自断“双臂”最终失败

按理来说,一个年轻、能够领导一支农民队伍的领袖起码会将自己的政权稳固发展下去。

可陈胜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到最后把自己性命都交代进去了,那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通常专家们会将原因归咎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就像是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一样。

农民阶级就一定有局限吗?只有阶级局限性这个原因吗?当然不是的!

其实陈胜最致命的原因不在于自己所处阶级,而在于自身的缺陷,一是杀掉自己的左膀右臂;二是失去民众的信任。

一个人取得了一些成就就容易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冲昏头脑,从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这连陈胜也不能免俗。

攻打荥阳时,陈胜和吴广的军事观点产生分歧,陈胜甚至阵前换将,这些所作所为在手下人眼里就是妥妥的猜忌。

对于左膀右臂的吴广尚且如此,更别说是与陈胜没啥交情的人们了。

就这样军心逐渐溃散,一个没有一条心的军队打仗又怎么可能不会输呢?

可以说陈胜的失败完全是自找的,如果能有容人之量,利他之心,也许结局会有所不同!

标签: 吴广

更多文章

  •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吴广

    一个旧的的时代即将逝去,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这个时代属于平民,而不是属于过去的贵族。新的势力集团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而旧有的六国贵族也即将淡出属于他的时代,所以陈胜吴广起义喊出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呼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中华夏民族第一次平民起义,他标志着华夏人民不屈服于暴政,抵抗一切压迫的体

  • 都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你知道陈胜为何要杀吴广吗?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吴广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八》曾经在历史课本中,我了解到了陈胜吴广起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泽乡起义”。秦二世元年秋季,朝廷找了一批贫民屯戍渔阳,其中就包括陈胜、吴广两人,在路途中经过大泽乡遇到了大雨,知道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了,他们两人选择了杀掉押送军官起义。让人万万没想到的

  • 为何陈胜吴广的戍边目的地是北面渔阳,起义时却跑到了东南大泽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吴广

    咱们以往读到陈胜、吴广起义这段之时,总会有这么一个错觉:那就是陈胜、吴广被征召去渔阳戍边之时,是顺道途径大泽乡之时,杀官造反的。相信不少小伙伴们在上学之时,也是觉得大泽乡这个地方,应该是在陈胜、吴广老家到渔阳这个地方,中间的一个位置。然而,当我们仔细查看地图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大泽乡这个地方

  •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去吴广?《史记》说出其中缘由,一语惊醒梦中人

    历史人物编辑:老易说史标签:吴广

    朝代更替问题在史书当中,都有着详细记载,相比较如今以科技文明,发扬国家文化的时代,被封建制度所统治的朝代,往往都存有极端的阶级矛盾。所谓的阶级矛盾,其实就是两种不同阶层之间,在思维方式与观念产生,三番两次碰撞后,诞生的种种弊病,这无关乎于高低贵贱。不同阶级之间由于生活环境,与处事风格的不相同,所以导

  • 陈胜称王后,吴广遭到陈胜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吴广

    #陈胜称王后,怎么对待吴广的#自从互联网兴起以后,各路版本阴谋论接踵而至:从质疑人类是否真的登月,到宣传周朝是雅利安人建立的王朝,各种让你三观震碎的宣传层出不穷。而记得十多年前,我就听几个网友口沫横飞探讨陈胜称王后,如何谋杀吴广——话说,陈胜谋害吴广,这样的历史大事儿,历史学界都不知道,几个网民知道

  • 古人起兵喊什么口号?黄巢很文青,李自成略搞笑,陈胜吴广最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吴广

    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夫子在很多年前就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意思就是如果没有正当的名义,就意味着没有好的道理支撑,也就预示着这个事情必然是做不成的。这句话的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于后世的人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必然要给自己找出一个“正当的名义”。 所以古人们在起兵之前,一定要喊出一个相当

  • 大泽乡起义不久后陈胜称王,那称王后他是如何对待吴广的?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吴广

    秦末朝纲失统,苛政猛于虎,大泽乡一声怒吼,本该是黔首的陈胜吴广鱼腹传书,篝火狐鸣,杀死了押送他们的秦军军官,斩木为旗,削草为兵,就像,一颗火星落进装满炸药的狭小的房间,这场激烈的爆炸,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陈胜吴广起义,本身就是担心道路因为天下大雨而不能准时到达服役地点

  • 陈胜吴广起义,最终吴广死于兵变,而陈胜却更加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杯中探史标签:吴广

    耳熟能详的陈胜吴广起义我们都知道开始,结果如何你了解吗?陈胜吴广这两人吹响了反抗暴秦的号角,他们是号召者,去不是最后的得利者,想必最后的得利者是谁大家都很清楚。陈胜吴广在起义后,快速发展很快就聚起来大量的支持者,号称带甲十万人,并且一路横推,打下了一片不小的领地。可是因为陈胜志大才疏,最终这两人都没

  • 陈胜吴广起义兵败被杀,吴广结局如何?比陈胜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毕竟是农民阶级,他们的视野不是很开阔,所以起义最终失败了。秦二世即位后不久,便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其中,约900人组成的队伍在两名秦国官员的护送下赶往榆阳。但当他们到达大泽镇时,由于连日大雨,无法通行。根据秦律,如果他们没有在规定

  • 大泽乡起义成功后,陈胜为啥要杀掉吴广,司马迁讲出了其中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吴广

    在动荡的朝代更迭时期,各个王朝的命运如同流水般迅速。历史上很少有朝代能够延续百年基业,常常是因为整个政权从上到下都被腐败所侵蚀。君王失去了威严,朝纲岌岌可危,而官员们则沉湎于偷奸耍滑、贪污受贿之中。百姓们备受痛苦,生活艰难,无法维持基本生计。在这样的时候,通常会涌现出大批的英雄人物,他们并非为国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