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陈胜吴广的戍边目的地是北面渔阳,起义时却跑到了东南大泽乡

为何陈胜吴广的戍边目的地是北面渔阳,起义时却跑到了东南大泽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靠谱学 访问量:2317 更新时间:2024/1/16 15:11:24

咱们以往读到陈胜吴广起义这段之时,总会有这么一个错觉:

那就是陈胜、吴广被征召去渔阳戍边之时,是顺道途径大泽乡之时,杀官造反的。

相信不少小伙伴们在上学之时,也是觉得大泽乡这个地方,应该是在陈胜、吴广老家到渔阳这个地方,中间的一个位置。

然而,当我们仔细查看地图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

大泽乡这个地方,并不是陈胜吴广所去渔阳的必经之地。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史记》当中对于陈胜、吴广的籍贯,记载得很清楚。陈胜是阳城人,吴广为阳夏人,据考证,这两个地方如今分别在河南登封县和太康县境内。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众人被征召派遣前去的地方——渔阳,是在当今北京东北部的怀柔、密云一带,而鉴于当时匈奴活动区域,以及秦军的防御部署,这些人到了渔阳之后,应该会部署在更被的燕山口之外。

那么大泽乡在哪儿呢?

按照《中国百科大辞典》中的注释:

中国古地名,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刘村集。秦末陈涉、吴广起义于此。当地有故台遗址,相传为起义军群众宣传的地方,后人在此建有祠庙,以作纪念。

咱们将陈胜、吴广的籍贯所在地、前去戍边的目的地,以及大泽乡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标注之后,便不难发现,这里面的问题。

按照理,陈胜、吴广等人,前去渔阳的路线,应该是直趋东北方向。

然而,他们的起义地点,却在距离阳城、阳夏数百里之外的大泽乡,地图上的路线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这帮人刚开始并没有前去东北渔阳,而是按照先向东南走数百里,然后再折返向北而行。

这种路线,用南辕北辙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那么,为会有这么悖逆常理的事情发生呢?

后世的一些史学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便提出了“逃亡说”。

也就是说,陈胜、吴广他们虽然是阳城、阳夏人,但他们当时是逃亡到南面的逃亡人员,因此符合“闾左”范畴之内,因此被征发前去北部戍边。

这样解释的话,从大泽乡南面来,向北路过大泽乡,比较符合逻辑。

也是主流观点的意思。

其次,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陈胜、吴广等人之所以会去大泽乡,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此番谪戍行动,是从多个郡县征调的。

从陈胜、吴广等人并不是一个县城就能看出,他们是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大泽乡这个地方的。

同时,陈胜、吴广起义之时,先后杀了三尉,也能看出,看押他们的军官们,也不是来自一个地方的。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因为,在秦朝时期,县制一般一县只有一尉,即便是大县也才两尉。陈胜、吴广等人连杀三尉,就使得“逃亡说”有些难以站住脚了。

既然戍卒们、押送人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那就可以推断,当时的大泽乡很可能是一个中转、汇集的地方。

“九百人屯大泽乡”,这里的“屯”字就很能说明情况,当时人们是从多个郡县征发,汇集到这里,统一去渔阳之地的。

如此来看的话,便不难理解,为啥陈胜、吴广起义之时,非要去东南绕一个大圈了。

亲爱的小伙伴们,您更倾向于哪个观点呢?不妨在下面留言讨论吧。

标签: 吴广

更多文章

  •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去吴广?《史记》说出其中缘由,一语惊醒梦中人

    历史人物编辑:老易说史标签:吴广

    朝代更替问题在史书当中,都有着详细记载,相比较如今以科技文明,发扬国家文化的时代,被封建制度所统治的朝代,往往都存有极端的阶级矛盾。所谓的阶级矛盾,其实就是两种不同阶层之间,在思维方式与观念产生,三番两次碰撞后,诞生的种种弊病,这无关乎于高低贵贱。不同阶级之间由于生活环境,与处事风格的不相同,所以导

  • 陈胜称王后,吴广遭到陈胜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吴广

    #陈胜称王后,怎么对待吴广的#自从互联网兴起以后,各路版本阴谋论接踵而至:从质疑人类是否真的登月,到宣传周朝是雅利安人建立的王朝,各种让你三观震碎的宣传层出不穷。而记得十多年前,我就听几个网友口沫横飞探讨陈胜称王后,如何谋杀吴广——话说,陈胜谋害吴广,这样的历史大事儿,历史学界都不知道,几个网民知道

  • 古人起兵喊什么口号?黄巢很文青,李自成略搞笑,陈胜吴广最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吴广

    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夫子在很多年前就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意思就是如果没有正当的名义,就意味着没有好的道理支撑,也就预示着这个事情必然是做不成的。这句话的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于后世的人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必然要给自己找出一个“正当的名义”。 所以古人们在起兵之前,一定要喊出一个相当

  • 大泽乡起义不久后陈胜称王,那称王后他是如何对待吴广的?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吴广

    秦末朝纲失统,苛政猛于虎,大泽乡一声怒吼,本该是黔首的陈胜吴广鱼腹传书,篝火狐鸣,杀死了押送他们的秦军军官,斩木为旗,削草为兵,就像,一颗火星落进装满炸药的狭小的房间,这场激烈的爆炸,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陈胜吴广起义,本身就是担心道路因为天下大雨而不能准时到达服役地点

  • 陈胜吴广起义,最终吴广死于兵变,而陈胜却更加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杯中探史标签:吴广

    耳熟能详的陈胜吴广起义我们都知道开始,结果如何你了解吗?陈胜吴广这两人吹响了反抗暴秦的号角,他们是号召者,去不是最后的得利者,想必最后的得利者是谁大家都很清楚。陈胜吴广在起义后,快速发展很快就聚起来大量的支持者,号称带甲十万人,并且一路横推,打下了一片不小的领地。可是因为陈胜志大才疏,最终这两人都没

  • 陈胜吴广起义兵败被杀,吴广结局如何?比陈胜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毕竟是农民阶级,他们的视野不是很开阔,所以起义最终失败了。秦二世即位后不久,便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其中,约900人组成的队伍在两名秦国官员的护送下赶往榆阳。但当他们到达大泽镇时,由于连日大雨,无法通行。根据秦律,如果他们没有在规定

  • 大泽乡起义成功后,陈胜为啥要杀掉吴广,司马迁讲出了其中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吴广

    在动荡的朝代更迭时期,各个王朝的命运如同流水般迅速。历史上很少有朝代能够延续百年基业,常常是因为整个政权从上到下都被腐败所侵蚀。君王失去了威严,朝纲岌岌可危,而官员们则沉湎于偷奸耍滑、贪污受贿之中。百姓们备受痛苦,生活艰难,无法维持基本生计。在这样的时候,通常会涌现出大批的英雄人物,他们并非为国家而

  • 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陈胜称王了,而吴广没有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吴广

    秦二世元年七月,实际上是这一年的第十个月,有点拗口不要紧,不影响后面的事实。这一个月,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在全国首先竖起反秦的旗帜。在现在看来,这个事情多少有些疑点。史书上说,陈胜和吴广是900人的戍边队伍的屯长,这支队伍要赶到渔阳郡,然后因为连日大雨,道路不通。因为赶不上约定戍边的日期了,

  • 陈胜、吴广起义为何会失败,原因应该有3个,毛主席指出了2个

    历史人物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吴广

    公元前209年,大秦帝国的皇帝已经不是始皇帝嬴政,而是靠阴谋上位的胡亥。在这一年的七月,发生了一件本该不会引人注意的小事,朝廷征兵去驻守北京的密云地区(当时叫渔阳)。但在被征发的兵卒中,有一个叫陈胜的人,让这件小事变成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陈胜早年因为家境贫寒,只能以给人打工为生,不过陈胜不是那种只

  • 陈胜为啥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明了原因,年轻人要记牢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吴广

    在秦朝末年,天下百姓备受苦难,对于秦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满。陈胜吴广这对好兄弟看到这样的局面,决定率领千百名农民兵起义,从而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迅速席卷了天下,各地的人们也纷纷响应。起义军们将目光瞄向了秦王朝,准备征讨杀伐无道的秦王朝。在起义军中,陈胜和吴广一直都是最好的朋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