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世人皆知陈胜兵败被杀,甚少有人知道吴广的下场

世人皆知陈胜兵败被杀,甚少有人知道吴广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香堂姐美食 访问量:1931 更新时间:2023/12/7 18:13:59

前言:

陈胜说:

燕雀怎知鸿鹄之志。

陈胜又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呐喊:

伐无道,诛暴秦!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一场惊心动魄的起义。

心有灵犀,逆天改命

早年间陈胜在给人当雇佣的时候,就已经是很有想法的年轻人。

那个时候的陈胜还在幻想着,以后发达勿相忘。

那个时候的陈胜还在抱怨着,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

直到前209年,陈胜被编进征讨大军里,成为带队的屯长。

而与此同时,吴广也被编进征讨大军,同样的也是带队的屯长。

命运就是这样巧合,两个不相识的人,在短短几天的相处里,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可能是两人都有同样的志向,两人都有一颗不甘的心。

据记载,当时两人都在赶往渔阳的队伍里,这支队伍足足900人。

原本这些人赶路赶的已经筋疲力尽,在赶到大泽乡的时候,无法前行。

这里的道路被洪水淹没,这几日连天大雨。

按照原定的时间,这个时候绕道而行显然已经来不及。

这几百人心里很清楚,他们现在赶往渔阳,也是为了秦二世打压叛军而送命。

如果就此逃走,依然会被抓住送命。

洪水阻断了前路,他们没有办法按时到达,还是死。

按照律法,他们这些被征讨的兵如果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安律斩首。

这下子,这群人算是陷入了

上天无门下地无路

的境地。

陈胜却看到了希望,这时最适合他和吴广

原地起飞

这两人打算顶着

嬴政长子扶苏

楚国名将项燕

的名字揭竿而起。

大约是心中忐忑吧,两人还专门找到一个算卦的,卜算一下成功的几率。

毕竟他们要干的是掉脑袋的大事。

这个算卦的也是个人才,从

只言片语

中就猜出了这两人的用意,于是故作高深的暗示这两人去问一问鬼神。

这两人一合计,这不就是在暗示他们要师出有名,还要有人信服。

现在他们已经有了起义的名义,但是个人的威信度以及身份还没说法。

两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什么玄幻的降生传说。

于是他们两个一商量,先是买来朱砂,用朱砂在布上写下

“陈胜王”

用这三个字暗示陈胜是以后的王者。

随后将这块布塞到渔民捕上来的鱼肚子里,为了确保自己的人能够买到他们准备的这条鱼,还专门做了安排。

等到士兵们杀鱼的时候,巧合的发现了鱼肚子里的朱砂字。

这也只是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陈胜两人要的就是这种好奇感,既然气氛已经到这里了,还差最后一把火。

吴广潜伏在营地附近的荒庙,故意在半夜的时候点上篝火,用篝火装作鬼火。

吴广又模仿狐狸的尖叫声,大喊口号,

大喊陈胜王。

如果说,前面鱼肚子中的朱砂字像是引子,那么这次的篝火狐鸣就是点燃引子的火,一把燃起陈胜威望的火。

陈胜经过装神弄鬼,给自己的增加了不少

神奇色彩

人们开始注意到他这个屯长,再加上陈胜本身为人随和,与同伴们关系都不错,所以仅仅几天时间就有了威望。

现在的陈胜

天时地利人和

,此时不干更待何时。

于是趁着押送的军官醉酒,他们两个故意挑起事端,从而引起了一场纷乱。

原本就忐忑不安的人群突然间就像是干柴,被陈胜吴广两人点燃。

在激愤之下,他们两人分别杀了一位军官。

之后,两人带着这900人的队伍,以扶苏和项燕的名义,高喊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直接攻下了大泽乡。

仅仅是900人的队伍就能有这样的成绩,一方面,这些人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另一方面,原本大泽乡的守卫就松懈,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在夺下大泽乡之后乘胜追击,继续进攻,攻下了蕲县。

秦二世的统治早就把百姓摧残的无法生存,而陈胜吴广的起义,就像是星星之火,他们点燃了整个大地。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拿下了

五个县城

,控制了安徽和河南的交界处。

这场起义,不仅带动了受压迫的农民,还带动了

商人和名士

在攻克了战略要地

陈县

之后,在众人的劝说下,

陈胜自立为王

他们的目的是推翻秦朝,建立起张楚

但是事情发展的并不顺利。

原本是两个人的功劳,现在人们为尊的却只有陈胜,这让吴广的心里怎么能够平衡。

可能心里会有些不平衡,但是吴广还是领命率领主力,进攻荥阳,直捣黄龙。

想象是美好的,但是现实狠狠的给了他们一巴掌。

先是吴广久攻荥阳不下,这个时候又面临着粮草短缺的问题,自古以来,打仗都要有充足的粮草准备。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攻下荥阳,顺而占领附近的大粮仓,但是这边出师不利。

陈胜自然焦急,无奈之下,派出周文从西绕道,直接拿下函谷关。

只要过了函谷关,就能直逼咸阳。

周文也算是不负众望,拿下函谷关之后,围了咸阳。

可惜了秦二世调动在骊山修墓的几十万刑犯,来抵抗周文的围困。

周文这边虽然看似胜利在望,他们人数也只有

十万人

,而对面是

几十万人

,实力悬殊不说,周文这边还没有粮草的支援。

等于说周文自己孤军深入,假如能够速战速决,还有生机,只是他们每每受挫。

最后周文拔剑自刎。

其实,早在陈胜自立为王之后,他们的败局就已经显现。

作为领头人,陈胜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

一开始的为人随和,以及那种同甘苦共患难的口号,也只是前期的伪装。

本质里,他做不到与人共享成果,也没有宽广阔达的心胸,更没有超前的眼光以及领兵的谋略。

一开始他本就是借着奇迹来给自己增加了一些神奇色彩。

这种手段愚弄百姓还能说的过去,但对于那些士族,就不够看了。

再加上陈胜称王之后,整个人的本性就开始暴露出来,他和清朝时期的洪秀全属于同一种人。

他们骨子里那种狭隘的本质一直都存在。

在当雇佣时候他和同伴们说:

苟富贵勿相忘

,但是面对找上门的同伴却又是一脸嫌弃。

因为同伴的出现让他想起了自己最卑微的时候,同伴就是他过往的见证。

陈胜不能正视自己的过往,这个时候他已经成功的欺骗了自己,告诉自己就是命中注定的王。

同伴的话,同伴的出现,在告诉陈胜,他曾经是那样的不堪。

最后毫无意外,陈胜以不敬的理由,杀了其中一个伙伴。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曾经拥戴他的人,曾经的伙伴开始相继的离开。

陈胜和吴广之间,也或多或少了有了间隙。

这个时候吴广和陈胜是一样的心境,只不过吴广表现的更明显。

吴广认为陈胜能够走到这一步,他的功劳最大,当初装神弄鬼,糊弄征兵可是吴广一手做的。

曾经是一起战斗的兄弟,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密友,但是这个时候两人相互防备。

相同的命运,相同的结局

陈胜最后死的十分荒唐。

正是面对秦朝讨伐的关键时候,却折在了

车夫手里

而吴广呢,在陈胜死前,已经早登极乐。

吴广在进攻荥阳的时候,和吴广一起的田臧总是没有办法和吴广一起讨论共事。

两人都是将领,只不过吴广是主将。

在吴广的认知里,除了陈胜,他就是第二个王,自己说的话就是圣旨。

关于吴广的死有几种说法:

其一,据《史记》上的相关记载,在周文兵败之后,吴广的部下田臧看到秦二世的军队,在对起义军进行反击。

这个时候田臧认为,现在他们应该放弃进攻荥阳,用大部分的兵力去阻击秦军进攻。

但是这个提议吴广不同意,按照这上面的记载,吴广被田臧所杀,原因就是两人关于军事上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

吴广骄傲自大,田臧不得不杀。

也就是说两人因为行动上产生分歧,田臧不想看着这支队伍最后葬送在吴广手里,才有了杀吴广这样的行为。

其二,还有说法认为,是陈胜指使田臧杀了吴广。

毕竟从一开始,吴广就参与了,对于陈胜来说,吴广是知情人。

对于陈胜来说,吴广手中拿着把柄, 只要吴广愿意,随时可以推翻陈胜。

一开始两人利益一致,但是到了现在,两人的利益有了冲突。

再加上旁边人的挑唆,确实有可能,陈胜会指使田臧杀了吴广。

在吴广死后,是田臧顶了吴广的位置,而陈胜也不用担心有人突然说起自己曾经为了起义做的伎俩。

其三,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田臧之所以杀吴广,不是陈胜的指使,也不是吴广的过于傲慢。

而是田臧自己想要争权夺利,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个时候他们内部不乏自己独立成王的。

比如率兵北征的

武臣

、攻下燕地的

韩广

等,都找到机会拉人头自立为王。

最不济的也拥立着别人称王为相,或多或少,这些离开的人都更上一层。

而田臧呢,他上面压着吴广,只要吴广在一天,田臧就没有机会往上面走。

再加上这个时候,秦军已经开始反击,正是关键时候,搞不好田臧还没登上高位,就先死在吴广前面。

所以,这种说法认为吴广死在田臧的私心下。

不管田臧是出于什么原因杀了吴广,但是确定的是,

吴广没有死在敌人手里

,而是死在自己同胞手下。

就像陈胜一样,没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自己的车夫杀死。

两人的死法异曲同工。

标签: 吴广

更多文章

  • 陈胜嘴上说着“苟富贵,勿相忘”,背地里却害死了好搭档吴广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吴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相必很多人都听过,它是源自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正是这句话,触动了当时的穷苦人民,成为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几次起义之一,但小编有个疑问,为什么一定是陈胜吴广起义,而不是吴广陈胜起义呢?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在前面那可定是大哥,吴广在后面就算是小弟,但是吴广

  • 陈胜吴广的阴谋,大泽乡起义是场骗局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吴广

    陈胜、吴广和他们900多人的兄弟,因为天降暴雨,不得不在大泽乡那地儿歇着,这么一呆,耽误去边疆戍边,朝廷的律法不答应,按照陈胜的说法,犯这事儿,要被拉出去砍头。反正是个死,这帮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造了反,拉起大旗,攻城拔寨,另起炉灶。上过中学的人对大泽乡起义的前因后果,都很熟悉,没啥说的,这是一个典

  •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军事才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吴广

    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它的军事的部署重心是在南北两江,在北边有30万大军,在南边有50万大军,所以关中地区就空虚,关中地区一空虚,他镇压农民起义呢就比较吃力。所以陈胜吴广的张楚政权的那军队打过了函谷关,眼瞅着就要拿下咸阳了。但是谁都没想到的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叫章邯的将军,率兵把起义军打出了函谷关。章邯

  • 陈胜、吴广为何注定失败?又为何被司马迁破格列入“世家”?

    历史人物编辑:吴文磊标签:吴广

    为什么陈胜、吴广会注定失败呢?因为能成功的农民起义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才是主旋律,况且陈胜几乎把能犯的错犯了个遍。陈胜,他急于求成,取得了一点微小的成就就着急称王,这种半场开香槟的行为,同时失去了上层贵族和下层百姓的支持。农民工出身的陈胜在大泽乡开始创业后,一呼百应,捷报频传,一路向东占领了六个

  • 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出了原因,年轻人要记牢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吴广

    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们,都应该对陈胜吴广这两个名字不陌生,他们是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为秦朝的覆灭打响了第一枪。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当起义活动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吴广却死在了陈胜的手下。陈胜为何要杀吴广,这个问题在民间一直有争议,直到后世的司马迁编写出《史记》,人们才终于从中找到了答案。公元前

  • 陈胜吴广起义,与秦的残暴统治有何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吴广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创立了很多的制度,秦国的法律和制度。在秦始皇的晚年之前,算是有条不紊地在运转。但是等到秦始皇的晚年的时期,这个巨型的国家机器的运转就有点超负荷了。想要达到的目的太多。秦二世即位之后,曾经一度停止了过度的劳民伤财掉,这是好事,但是没到半年就是重开。根据秦二世胡亥的旨意,先帝尚未完成

  • 起义成功后,陈胜为何要除去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出了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吴广

    陈胜吴广的故事如今早已广为流传,这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起义故事跌宕起伏,精彩无比,而两位起义者的结局也令人惋惜。这次失败的起义在后来直接导致了整个中原大地的格局变化,项羽、刘邦等豪杰就是借着陈胜吴广的起义余波而崛起,并且迅速在中原大地上打下自己的名声,立下自己的天地的。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番陈胜

  • 课本骗了我们几十年:陈胜、吴广原来并非贫苦农民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吴广

    很多朋友在初中历史课上都学过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印象中,这两位农民领袖不仅公是出身贫寒,而且是很穷苦的奴隶级别的。但事实是怎样的呢?如果仔细推敲相关的史料,就会发现,我们都被课本误导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一是“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而且干活休息时和别人聊人生时还和乡邻说“苟富贵,无相

  • 一同揭竿而起,陈胜为啥一定要除去吴广?司马迁《史记》说出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小忠娱评人标签:吴广

    夜色深沉,九百戍卒停在一座荒废的旧居,大雨倾盆,看这架势,还得连下三天三夜。坐在角落的人叫陈胜,职业是农夫。不过这位农夫不同于旁人,早年间与乡里朋友到大户的田地做帮佣,闲暇说笑时刻,他曾经说过:“苟富贵,勿相忘。”众人嘻嘻,笑他痴人说梦,陈胜面不改色,人心目中的成见是一座无法撼动的高山,他留下了一句

  • 陈胜吴广一群农民,凭什么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是在秦朝末年,这个时候秦始皇已经死了快一年了,上位的是胡亥。众所周知,本来秦始皇是要将皇位传给公子扶苏的,但是因为宦官赵高的狼子野心,毒死了秦始皇不说,扶持上胡亥之后也逼死了公子扶苏,导致朝中也是人人自危。当时的秦朝也算是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胡亥年纪尚轻,对于朝政也没有自己的主张跟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