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胜、吴广起义为何会失败,原因应该有3个,毛主席指出了2个

陈胜、吴广起义为何会失败,原因应该有3个,毛主席指出了2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贪吃的骆驼 访问量:3082 更新时间:2024/2/9 3:31:35

公元前209年,大秦帝国的皇帝已经不是始皇帝嬴政,而是靠阴谋上位的胡亥

在这一年的七月,发生了一件本该不会引人注意的小事,朝廷征兵去驻守北京的密云地区(当时叫渔阳)。

但在被征发的兵卒中,有一个叫陈胜的人,让这件小事变成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

陈胜早年因为家境贫寒,只能以给人打工为生,不过陈胜不是那种只知道埋头干活的人,反而非常的有思想。

他在打工的时候,就喊出了“苟富贵,勿相忘。”的口号,不过当时他身边的人都是生活在底层,根本没时间抬头看天的人,因此大家都对他的话不以为然,而此时的陈胜又爆出了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金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机会只会垂青于有梦想的人。

公元前209年的那一次征兵,给了有梦想的陈胜一个机会,当时陈胜在两名大秦小吏的监督下,负负责带领近千名新招募的人去北京,在行进的途中,因为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导致陈胜等人必定无法按照规定时间赶到目的地。

这件事如果放在现在,估计最多也就是背个处分,但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秦朝的崛起,依靠的原因之一,就是严格的刑法,所以陈胜当年面临的处罚,并不是简单处分,而是“失期当斩”。

既然坐以待毙一定会死,那么为啥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搏一把呢,就是在这种不反一定死,反了还可能活的感召之下,陈胜带人造反了,当时他的亲密战友叫吴广,起义的地方在大泽乡,所以后人称这次起义为,陈胜、吴广起义、或者是大泽乡起义。

这场起义除了以上所述的原因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大的历史背景。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迫切的想把散装的华夏,真真正正的融合成一个大大的帝国,为此他做了很多的工作,如果秦始皇能长命百岁,或许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泼天之功完成这些工作,,但是正当他大步跃进的时候,,他突然挂了。

而继承他位子的秦二世,又不是他一手培养的接班人,而是一个靠阴谋诡计被硬扶上龙椅的阿斗,前有秦始皇武力统一六国的余乱未消,近有秦始皇大步跃进造成的内部动荡,胡亥上位之后又是变本加厉.....

总之一句话,当时的大秦上下已经是已经达到阀值的高压锅,陈胜的起义其实不是不偶然事件而是必然的结果。

后来陈胜一展鸿鹄之志,建立起了张楚政权,但是他的这场起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快就被后来的项羽刘邦给打在了沙滩之上。

那么陈胜的起义为什么会失败呢?

毛主席曾在《史记·陈涉世家》留下了两句四个字的批注,分别是一误,和二误。

从这这两个批语对应文章内容来看,毛主席似乎认为陈胜起义失败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第一,不懂得团结同志,不懂的礼法。

陈胜在起义之后,虽然占据了一点点的地盘,但是实际上的实力其实根本不值得一提,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应该团结一起起义的老同志,然后再利用他们开展新的事业。

但是他对于这些拥有“原始股”的亲随骨干,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且还曾杀过一个老乡,这样做到后果,就是老同志们对呀陈胜产生了畏惧,开始慢慢远离陈胜。

陈胜当时不光对老同志摆出了傲娇的姿态,就是对于自己的长辈(老丈人)也缺乏应有的礼数,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当时陈胜可还喊出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陈胜的这种表现,给大家了一个很不好的印象,原来在你陈胜的眼里,老同志是不值钱的,拳头硬才是真理,长幼尊卑也是无所谓,那我们跟你图什么呢?

我这会年轻能打,你给我三分面子,等我打不动了,或者有更能打的了,你就把我们一脚踢开呗,那你陈胜的位置又凭啥立的住呢?

第二,任人唯亲,赏罚不明。

陈胜上位之后,对自己看得顺眼的人,非常重用,但是他重用的人其实并靠谱,这些人一边跪舔陈胜,一边对其他人作威作福,结果陈胜在创业初期,就开始脱离群众,和大部分的同志们产生了隔阂。

因为偏听偏信,又不懂得深入群众,所以他对一线的情况非常不了解,而且他非常小家子气,对于一线立功的人,总是吝惜赏赐,甚至还有妄杀功臣的事情发生。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还没等官兵怎么样,陈胜的内部就已经状况百出了,所以他的起义崛起的很快,消亡的也很快。

不过除了这条原因之外,其实陈胜起义的失败,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秦朝灭亡之后,建立王朝的是刘邦的汉朝,而在刘邦之前,陈胜是秦末大乱的发起人,项羽是最有希望的猛人;

汉朝之后,是曹操后人建立的魏国,而曹操也并不是策动东汉末年纷争的第一人,排在他前面的还有袁绍董卓

东西两晋和南北朝之后,是趁乱崛起的隋朝,隋朝和秦朝很像,也是来去匆匆,从表面看,隋朝之后建立的是李唐,其实在李家称王称霸之前,中原的李密才是一哥,李家是搞定了各路烟尘之后,才真正建立起的大唐;

唐朝之后,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而在赵匡胤之前,唐末的军阀欢腾的一点都不必三国时代差,而且赵匡胤的龙椅,还是抢的人家柴家的;

元朝之后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朱元璋说是淮右布衣出身,但是他也不是白手起家的陈胜,而是混迹了江湖很多年的刘备,在他之前刘福通、徐寿辉、张士诚都是大哥级别的人物;

明朝末年,率先扯旗的好像是李自成,其实李自成早年先是跟着王左挂,后来又拜了张存孟、高迎祥等人,李自成等到这些前辈都在沙滩上以后,才开始成的“闯王”,有了“闯王”和张献忠等人的贡献,清军才得以入主中原......

纵观历史,我们会更加钦佩古人的智慧,出头的椽子先烂,先打出头鸟......这可能就是陈胜当年没有成功的第三个原因。

标签: 吴广

更多文章

  • 陈胜为啥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明了原因,年轻人要记牢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吴广

    在秦朝末年,天下百姓备受苦难,对于秦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满。陈胜吴广这对好兄弟看到这样的局面,决定率领千百名农民兵起义,从而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迅速席卷了天下,各地的人们也纷纷响应。起义军们将目光瞄向了秦王朝,准备征讨杀伐无道的秦王朝。在起义军中,陈胜和吴广一直都是最好的朋友。陈

  • 陈胜吴广刚起义时势如破竹,为何最后被吊打?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吴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嬴政统一七国后,自称始皇,设丞相中书,实行中央集权制。可以说奠定了2000年封建王朝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嬴政的功劳还是很大的,是一个颇有远见和谋略的人。然而,嬴政死后,秦朝大不如前。自从秦朝一贯暴虐,秦朝最可怕的暴君嬴政死后,天下人心渐渐浮躁,由此引发了轰轰

  • 陈胜、吴广起义背后真相,颠覆很多人认知,起义操纵者是丞相李斯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道标签:吴广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被看做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由此司马迁在史记里,还特意为陈胜吴广列了传记。他们为什么要起义?《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朝廷大举征兵戍守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当时陈胜吴广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

  • 陈胜吴广一起起义,为什么陈胜称王,吴广却被同事杀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吴广

    秦朝末年,胡亥无道,赵高弄权,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最终,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掀开了打击暴秦的序幕。关于陈胜吴广的这次起义,司马迁是极为推崇的。史记中的世家一般都是记载诸侯的,陈胜吴广因为首次反秦,于是被司马迁载入世家。而在《史记·陈涉世家》中,司马迁更是称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由此

  • 陈胜吴广的真实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是否如司马迁所写的那样,是个底层百姓?陈胜等人因为大雨耽误了抵达前线的日期,是否真的会“失期,法皆斩”?对这两个问题,笔者的结论是:一、陈胜不是底层百姓,也不属于秦帝国的统治阶层;二、大雨耽误了部队的抵达日期,陈胜吴广被斩杀的可能性很高。先说第一个问题。关于陈胜的身份,以往的说法是

  • 陈胜吴广一起发动起义,陈胜被自己的车夫杀死,吴广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吴广

    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我们学历史的时候,陈胜和吴广一起出现。他们领导了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喊出了“王将相胜!”的鼓舞人心的口号。或许是陈胜在起义初期喊的口号,后来成为张楚皇帝的缘故。看来历史上认识陈胜的人,都比吴广强多了!事实上,在起义期间,两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吴广不仅劝

  • 陈胜吴广起义后,吴广被手下田臧所杀,陈胜为何反升了田臧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吴广

    大秦最后一轮明月——败军之将章邯(4)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大泽乡起义爆发,陈胜率领农民军势如破竹,很快占据了大量楚国故地,遂自立为陈王,并四处派遣义军,扩张地盘,但他派出去的部队,大多变成了泼出去的水,有的自立为王,有的拥立六国宗室之后为王,他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陈胜坐在陈城内高高的

  • 陈胜吴广起义后,都知道陈胜结局兵败被杀,可吴广的结局让人痛心

    历史人物编辑:秦风猎猎标签:吴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我国历史上秦末农民起义时,其领袖人物陈胜吴广当时说的话。这句话喊出了当时被压迫的无数劳动人民的心声。也正因为于此,当时陈胜吴广起义,一下子便一呼百应,使得起义风云立马席卷了全国。然而,陈胜吴广起义后,大家都知道陈胜结局兵败被杀,可吴广的结局却让人痛心!我国历史上的秦朝,是我国

  • 陈胜称王后,怎么对待吴广的?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吴广

    苟富贵,勿相忘,两千多年前,陈胜在田间地头说的这句话,被后世无数人提起,大家在青春年少的时候,与朋友把酒言欢,都会很真诚的说一句,苟富贵勿相忘。但历史上很多事情,经常会发生比较讽刺的结果,说出来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最后真的就富贵了,但他富贵之后,做得很多事,真是令人不齿,尤其是对待小伙伴吴广,真让人

  • 战国后期的楚国有多难打?老将王翦到底看到了什么,非要6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郝杰标签:王翦

    大家都知道,秦国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统一了天下,却鲜有人知在这场征程中,花了秦国最多兵力与精力的,当属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所打的灭楚之战。六国中,为何独有楚国有此"待遇"?楚国有何难攻之处?灭楚之战真的需要人数的绝对优势才能取得胜利吗?在当年那场王翦和李信的攻楚兵力之争中,老将王翦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