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病逝后,曹参在府内饮酒作乐,有何用意?

刘邦病逝后,曹参在府内饮酒作乐,有何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以史为鉴的阿宝 访问量:502 更新时间:2024/1/28 14:05:11

历史上的汉朝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汉朝在历史上存在了四百年之久,只不过中间出现了一个新朝。虽然出现了新朝,但是汉朝的文化并没有断裂,古代的时候,西方朝代称中原人为汉人,就与汉朝有很大的关系。汉朝在最初建立的时候,最大的强敌就是匈奴,只不过凭借汉朝自身的发展,最终打败了匈奴。

西汉在建立的过程中,肯定是离不开谋士和武将的辅佐。汉高祖刘邦手中的人才非常多,最为人熟悉的就是汉初三杰。不可否认的是,汉初三杰中的桑儿,对刘邦的帮助是最大的,其次就是一些其他人,对刘邦的帮助仍然不小。曹参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没有汉初三杰的名声大,但是曹参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

曹参与汉初三杰一样,都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史记·三十世家·曹相国世家》对曹参有这样的评价“曹参初起,为沛豪吏。始从中涓,先围善置。执珪执帛,攻城略地。”由此可见,司马迁对曹参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刘盈登基。

汉惠帝时期,真真正正掌权的并不是汉惠帝,而是吕雉。这时候已经开始了吕后专权,由此来说,大汉王朝的大权在吕氏家族的手中。吕后掌握了大权后,开始排除异己,先后将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屠杀,此后刘氏子弟大多被吕后残害。吕后掌权,最倒霉的就是刘邦的宗亲,这其中也包括刘邦的儿子。

在刘邦的儿子中,刘肥是实力最强的,但是吕后没有杀死他。为何实力最强的刘肥没有被吕后收拾呢?原因就是曹参的辅佐。刘邦刚登基为帝的时候,就把曹参调往齐国,担任刘肥的丞相。萧何临终前,向汉惠帝推荐了曹参,担任西汉帝国的丞相。曹参拜见了汉惠帝后,被汉惠帝任命为丞相,汉惠帝等待着曹参大展拳脚,帮助自己治理整个帝国。

曹参在担任相国期间,并没有为汉惠帝出谋划策,反而是出现了一反常态的表现。担任相国后,曹参在府中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摆下宴席,每天同这些文人饮酒作乐,高歌不止。史书记载为“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後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曹参饮酒作乐的消息,传到了汉惠帝的耳朵里。汉惠帝心想,难不成当初的萧何是为了坑我才推荐的曹参?这时的汉惠帝处境很差,母亲吕太后违背祖制,大肆封赏吕家子弟,吕家子弟多被封王。这时候的吕后已经专权,曹参这样做,肯定是有目的的。萧何推荐曹参的时候,汉惠帝就派人了解过曹参在齐国的政绩。

当时齐国的百姓对曹参的评价很高,可是进入长安后,曹参仿佛变了一个人。曹参来到长安后,却像变了一个人,除了唱歌饮酒,每天一点正事都不干。汉惠帝为了了解曹参的用意,特意将曹参召集到皇宫内。汉惠帝询问:“丞相,你欺负我年少吗?”曹参当即跪拜汉惠帝,反问汉惠帝说:“陛下,你和高祖谁更英明?”汉惠帝回答:“自然是高祖英明”。

曹参接着问道:“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汉惠帝直接回答了:“萧丞相更聪慧一些。”后来曹参说到“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汉惠帝明白了曹参的意思,就是萧何的政令更加适合帝国的统治,因此曹参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方式,继续实行萧何定下的政令。

因此,曹参进入长安后,反而是每天饮酒作乐。刘邦去世五年后,丞相曹参继续实行萧何定下的国策,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丞相曹参赞叹不已。五年的时间让西汉王朝发生了很多改变。曹参当时选择无为而治,实行萧何制定的国策,真的很高明。虽然没有干预朝政,但是曹参让帝国走向了强盛,让百姓们得以吃饱穿暖。

萧何开始是乱世用重典,过后必须拿出大套让民修养生息的方法,因秦用重典,汉初必改之,中国几千年的王朝统治,积累下不少经验,直至清朝康熙是接近无为而治到雍正朝,就有所改变,乾隆王朝又是无为而治,只是时间过长,嘉庆朝能力不足才开始走下坡路。盛世不在。

标签: 曹参

更多文章

  • 闲聊强汉曹参当丞相后看似“萧规曹随”,其实是包藏祸心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曹参

    “萧规曹随”是非常著名的成语,其背后描述了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为西汉丞相的故事。成语的故事讲述了曹参继任丞相后无所作为,被汉惠帝刘盈责备,他以跟随前任丞相萧何制度的理由来应对。时至今日,很多历史书上对“萧规曹随”的事情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认为曹参坚持萧何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才让西汉从建国初的窘迫中脱离出

  • 西汉宰相“曹参”为何“不务正业”,还能成为一代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曹参

    引言公元前193年,西汉相国萧何病危。汉孝惠帝亲自上门探望。汉孝惠帝问道:“假如您百年之后,谁可以再接任相国一职啊?”萧何回答:“皇上,您最了解自己的臣子了,您说吧。”汉孝惠帝道:“曹参怎么样呢?”萧何道:“陛下圣明,如果能用曹参,臣死而无憾了!”就这样,曹参成了西汉的第二位相国。在位期间,经常“不

  • 酒徒丞相曹参,其实并不比萧何差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曹参

    文 / 子玉 曹参至死心里都特别拧巴,刘邦为什么将萧何拔为功臣集团的第一名,还给了他“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的高度评价。在刘邦眼里,萧何不仅助力自己取得了天下,他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更是维持汉帝国持续运转的源动力,就是所谓的万世之功。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曹

  • 曹操究竟姓什么,他究竟是名相曹参之后,还是夏侯氏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墨史浅吟V标签:曹参

    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即便是有史可寻的人物、事件有很多,经过很长的时间以后,可能原本一些很简单的事情,却让后人产生了无数困惑。别说是国外的种种难以回答的问题了,单说我们国家都有许多历史遗留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准确的回答。比如历史上很多帝王称帝之路,很多都是很迷糊的、不可信的,因为称帝很多时候意味着阴谋,许

  • 曹参当相国时胡吃海喝,为什么还能被世人传颂呢?

    历史人物编辑:玉洁都生活记标签:曹参

    曹参当相国时胡吃海喝,还能被世人传颂,这是因为他为主上做出过很大的贡献,跟随主上出生入死,推行无为之治,大多都是为百姓考虑。对于选官也是根据人品来选,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随便选拔人才。在那个年代能被世人传诵千年,一定是做了很多亲民的好事情。其实曹参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在萧何去世以后,他才继任相

  • 汉朝丞相曹参,提出无为而治,什么是无为而治?

    历史人物编辑:谈地理话历史标签:曹参

    萧何死后,汉帝国迎来了一位将军丞相,名叫曹参。在人们担心他出现的时候,这位丞相创造了一种新的治国模式,即无为而治。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汉惠皇帝对政治模式产生了怀疑。曹官吏也很担心,但这种模式确实给汉代带来了新的活力。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不能理解当年的无为而治,甚至有许多人认为曹参的无为治理是一种合理

  • 萧规曹随难度有多高?曹参抛弃与萧何之间的恩怨坚决执行萧规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曹参

    沛县五人组萧何、曹参、夏侯婴、刘邦、樊哙中萧何的官职是最高的,名声以萧何和曹参最好,刘邦和樊哙就差不多是市井之类的混混,但这五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好的。刘邦担任亭长,曹参担任管理监狱的小吏,萧何担任沛主吏掾是他们的上司。萧何与刘邦的关系很好,好到萧何当面说刘邦的不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都没有记恨。 萧

  • 曹操究竟姓啥,曹操究竟是名相曹参之后,还是夏侯氏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杨发帆科技标签:曹参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关于他人们也有着无数的疑惑。虽然有很多的历史记载,但是我们知道许多皇上在称帝之后都会更改一部分的历史,从而丑化敌人来美化自己。曹操究竟姓什么?他究竟是名将曹参之后还是夏侯氏之后?第一,曹操不可能姓曹。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宦官。那么作为宦官,曹腾肯定是不能自己

  • 专家研究曹操家族DNA,曹操不是曹参之后,也不是夏侯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曹参

    现如今人们对曹操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在三国时期,曹操之手一名小小的官吏。之后随着曹操能力的不断显现,曹操的官职也就不断的上升。时至今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他是枭雄,有人认为他是奸臣。无论怎么看,曹操对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的局势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写是“汉贼”

  • 大汉柱石,平阳候-曹参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曹参

    古代的封建王朝,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利益,而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隋唐就是关陇世家,清朝是八旗子弟,明朝是江南士族和勋贵,秦朝是地方豪杰和大秦宗族,然而在汉朝,刘邦崛起于微末,没有强大的宗族,理所当然,独立自主的权利相当大,因此,分封功臣,铲除异己,留下了大汉的柱石,功臣集团,通俗点就是分封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