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的是穰山之战,而且还是许褚于禁李典等三人围殴赵云,那么就是三国演义了。而从穰山之战的情况来看,赵云最后是赢得。毕竟,赵云完成了掩护刘备撤退的目的。
赵云,原属公孙瓒。在兄长去世后,赵云辞官回乡为兄守丧。而在这期间,公孙瓒和袁绍争夺幽州。但可惜的是,公孙瓒最后被袁绍所败,并于易京自焚而亡。到了公元200年,赵云在探得刘备在袁绍处后,便想前往投靠。
在公元200年,正是官渡之战打的最为激烈的一年。在最初阶段,曹操是处于劣势的。但可惜的是,袁绍优柔寡断,任人不明。最为关键的是,袁绍较为重要的谋士许攸转投曹操,并且还给曹操带来了袁绍于乌巢储运粮草的关键信息。
就这样,曹操火烧乌巢粮仓,大败袁绍。在袁绍大败之前,刘备就自感袁绍非曹操敌手,便趁机献袁绍建议到汝南征兵。刘备到了汝南征兵后,曹操早已在仓亭之战中取得大捷。而后,曹操听闻刘备在汝南征得数万之众,十分震惊,连马不停蹄地率军前往汝南。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大军和刘备大军于穰山相遇。在穰山之战前期,刘备大军以逸待劳,并且提前占据有利地形,兵分三路埋伏曹军。在赵云和许褚斗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之后,刘备发出信号,三路大军对曹军进行掩杀。
在这一战中,曹军远来疲困,最后大败而走。但是,曹操对此却不气馁。相反的,曹操闭营不战,一边让夏侯惇引军抄背后径取汝南,以此切断刘备大军的退路;一边让曹军去截断龚都的粮草。
刘备听闻此消息后,十分震惊,连忙派出关羽和张飞。而后,刘备趁着曹军还未能够完成合围之际,连夜率军撤退。但可惜的是,刘备的撤退早已在曹操的意料之中。当刘备大军离寨数里后,早已埋伏多时的曹军一涌而出。
对此,刘备大军不断地被曹军冲散,独自作战。刘备知道中计后,连忙撤退。正在这时,许褚、李典,以及于禁等三人率军从前方来战刘备。面对许褚等曹军,赵云坚守自己护卫的身份,让刘备先撤退,赵云独自前去迎敌。
虽然不知赵云和许褚等人战了多少回合,但是从赵云最后能够回到刘备身边来看,赵云还是处于优势的。
随后,高览率军从后方突袭。在曹军前后夹击之下,刘备正要拔剑自刎。突然,赵云从高览军队的后方杀了出来。在高览措不及防之际,赵云一枪刺死了高览。高览和颜良、文丑,以及张郃等人并称为“河北四庭柱”。从颜良和文丑在战场上的表现来看,高览的武艺水平其实也不差。但是,赵云的突袭,让高览难以防备。
在刺死高览后,赵云开始掩护刘备撤退。也就是这个时候,张郃的大军杀到,前方也有许褚、李典,以及于禁的追兵。对此,身为护卫的赵云,直接单枪匹马的冲向张郃,再次为刘备争取撤退的时间。
赵云和张郃打了三十合,最终张郃败走。在赵云和张郃对战时,刘备早已得到关羽和关平等三百军接应了。
所以说,在穰山之战中,赵云作为刘备的护卫,在关键时刻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刘备的安全。实际上,赵云也的确保护了刘备的安全,让刘备最终逃出来曹军的包围。而在和许褚,以及张郃等人的对战中,赵云也略胜一筹。因此,赵云最后还是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