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威震华夏”言过其实?降于禁,斩庞德,原来这件事并不简单

关羽“威震华夏”言过其实?降于禁,斩庞德,原来这件事并不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新领域 访问量:2340 更新时间:2023/12/6 8:14:15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这一年威震华夏,功绩声望达到巅峰,令曹操恐惧万分,欲迁都避其兵锋。然而,关羽当年神威,时至今日受到许多人的质疑,加之对关羽“威震华夏”之举了解不深,使其功业骤减,几乎到了“只是打个樊城,降个于禁,杀个庞德”的程度,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仅是简单的攻城斩将,以雄主曹操的本事,又怎会恐惧?

襄樊之战在何种情况下发起?从这里能看出关羽背负怎样的重任

关羽所处的荆州之地,可谓天下必争之要冲,守在这里的武将,自然除了一身荣耀以外,也背负了远超常人的重担。

赤壁之战,孙刘两家联手击败曹操,刘备趁机强取胜利果实,率先占据荆州的长沙、武陵、桂阳和零陵四郡,随后又“借”来南郡,形成蜀汉最初的立脚点。

本来刘备此举就令东吴不满,但是有势力弱小的刘备夹在孙权和曹操之间,也算是一个东吴有力的屏障。

只不过刘备集团拥有的不是久居人下的志向,有立足点以后,很快就在公元211年攻占益州,紧接着又在公元219年攻占汉中。

至此,刘备集团以益州为发展的主要根据地,汉中与荆州保护两翼,从割据势力,一跃成为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抗衡集团。

刘备集团的势力固然达到了鼎盛,但是它的强大却令孙吴极为不安,因为占据荆州的刘备集团,给孙权带来极大的压力。

对于东吴而言,荆土 “ 举国上流 ”,刘备如今已经强大,如果他哪天起兼并之心,撕毁双方之间的盟约,对东吴来说非常致命。

东吴屡次索要荆州之地,希望能够获得荆州主导地位,只是刘备哪里肯给,蜀汉发展的指导策略《隆中对》中早就明言,“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如果失去荆州,还如何完成《隆中对》的策略?

刘备的想法自然没错,只不过天下大势又岂能尽如人意,就在刘备与东吴剑拔弩张之时,曹操举兵汉中,迫使刘备只能违背心意,暂时退回汉中防守。

刘备此举付出代价极重,献出长沙、江夏、桂阳三郡给东吴,才达成了和谈的意向,暂时稳住孙权。如此一来,暂时保住了半个荆州之地,同时也能保住汉中、益州无虞,但也丧失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路,想要继续实现这个目标,不能攻打东吴,只能攻打曹操的襄樊之地。

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时,荆州其实并未全在其手中。荆州之地,如同天下之势,由魏蜀吴三家共同占有,而襄樊之地作为曹魏的南大门,有重兵镇守。

此时此刻,等待天下有变,派一上将出兵荆州的人,又何止蜀汉一家?无论曹魏还是东吴,在这个特殊时期,其实都在等待天下之变。

关羽处在三方博弈的旋涡中心

关羽的实力极强,这不仅仅因为他镇守荆州。

关羽虽然人在荆州,但是他对荆州多年的经营之下,其影响力早已超出其管辖范围,甚至他对曹魏地盘的属地也有经略,其仁德之名更是远播。

是时南阳闲苦繇役,宛守将郡人侯音、卫开等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

民孙狼等因兴兵作 乱,杀县主簿。 固率将十余吏卒,依( 胡) 昭住止,招集遗民,安复社稷。 狼等遂南附关羽。

侯音之反发生在建安二十三年十月,而孙狼叛乱则发生在建安二十三年十一月,二者相距南郡并非紧邻,却接连反曹魏而联合关羽,足见关羽平时经营的各地的实力,以及其仁德之名传播之广,使得这些仁人志士在反曹魏时,愿意投奔关羽。

侯音叛乱以后,曹仁带领庞德,率军攻下宛城,不仅斩杀了侯音,而且进行了屠城。

曹魏当时的军事情况其实并不顺利,不仅有河南地区的动乱,而且还有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的动乱,为了平叛,当时襄樊的军力达到历年来最空虚的时期。

“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

更重要的是,当时东吴的吕蒙因病重而离任,这件事情给关羽极大信心,这里固然有吕蒙的阴谋,但是在事后来看,吕蒙也确实丧命,可见其病体是计策,亦是事实。

蜀汉空前强大,曹魏的襄樊又空前空虚,而且此刻一直威胁荆州安全的东吴主将吕蒙又离任,如此大好机会,不正是《隆中对》所言的待天下有变吗?

即便如此,关羽的处境依然很艰难,因为他面对的将是曹魏的重兵防守,虽然当时的守军比较空虚,却依然是强大的七军之力。

同时,蜀汉刚刚打赢汉中之战,此战已经赌上全国的国运,国力消耗殆尽,对于关羽的襄樊之战,根本无法提供支持,不过当时的刘备依然有情有义,安排刘封、孟达在上庸三郡去支援关羽,一旦襄樊之地得手,则可连成一线,从西黄河以南便会属于刘备。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一举一动,他的成败同时牵动着魏蜀吴三方的心,如果说当时的天下是三方博弈,那么关羽便是博弈中心的那颗棋子,无论他是胜是败,东吴都不会坐视曹魏或者蜀汉一家坐大,所以,关羽的压力可想而知。

关羽为何威震华夏?

关羽占据荆州之地,处在三国博弈旋涡中心,不仅能守住荆州,同时也能经营曹魏之地,在他们出现动乱之时,以仁义之名吸引他们投降,可谓威名远播。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以后,他面对的曹魏将领、东吴将领,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属于双方的精英级别。

扬州刺史温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 “此间虽有贼,然不足忧。今水潦方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猾,乘利而进,政恐征南 有变耳。”

这是扬州刺史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的一段话,当时的孙权正在带兵进攻合肥,而温恢与裴潜却清晰的看到未来战局,威胁不在孙权,而在关羽。

他们早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就已经看到关羽的进攻之利,可见,曹魏对关羽的大举进攻早有防备。

在史料中对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记载中,有一个字可以证实这一点。

关羽果使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羽自率众攻曹仁于樊。

“果”之一字,证明曹魏对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早有准备,而且积极调兵遣将,为确保襄樊不失,即便是曹仁、于禁、庞德在,依然不放心,随后调来徐晃帮助曹仁。

( 曹操)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

并且,遣将军

徐商、

吕建等诣晃,又遣

殷署、

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加之“禁

督七军三万人救樊”,当时对抗关羽一人的魏将,远远不止于禁、徐晃、曹仁、庞德等名将,他们的手下更是将领繁多,尤其是于禁,其督七军,至少有七军主将,其余副将不可胜数。

同时,从“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的史料记载来看,当时庞德所率兵马与于禁的七军并非一路,庞德手下的将领也不在少数。

关羽先是逼降于禁所督七军,高达三万余人,其中将领更是繁多,“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短短数字记载,关羽已是收于禁,斩庞德,其中庞德也并非是一人,说具体一些,应该说关羽又打败庞德军队,并且斩杀敌将庞德。

关羽如果能顺利收编于禁的三万人,其实力自然大涨,而且当时群雄蜂起,都打起关羽旗号,军心大盛,士气正旺,一旦襄樊到手,曹魏都城瞬间就会感受到关羽的兵锋,这也是曹操为什么要迁都避其锋芒的重要原因。

关羽如此巨大的胜利,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下面介绍一下关羽在此战当中,面对曹魏、孙权方面的著名将领。

孙权方面,参与谋划偷袭荆州之人至少有后来辅佐太子的

是仪、左军师、右大司马的全琮、至于吕蒙和陆逊,自然不必多言,其余参战重要将领也不一一列举。

曹魏方面,曹仁、庞德、于禁、徐晃、甚至调集了扬州的张辽、都督二十六军的夏侯惇,还有裴潜的兖州军、吕贡的豫州军。

参谋襄樊之战的人则更多,蒋济、司马懿都是宰辅之才自不必多说,桓阶、裴潜等人也都参与其中。曹魏对于襄樊之战极为重视,可谓倾巢而出,即便如此,依然被关羽打的落花流水,损兵折将,这样的战绩称之为威震华夏,实至名归。

关羽之死

关羽之死,其实并非输在曹魏、东吴谋臣、将领的强大,因为东吴的偷袭其实早在关羽的算计之内,他早就做了充足准备,“使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

然而,麋芳却在敌人来袭之时,竟然莫名其妙的选择投降,拱手让出江陵。最可气的是,江陵城十分坚固,如果麋芳死守,必然能够等到关羽回援。

旧城,关羽所筑。羽北围曹仁,吕蒙袭而据之。羽曰:“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乃引而退。

根据这段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轻易看出,关羽对此城的坚固程度十分了解,即便是强如关羽,也没有选择攻城,而是退走。

这也间接证明,麋芳守江陵是关羽对东吴的预防,而麋芳投降献城,令关羽非常意外,也葬送了关羽的前途,乃至性命。

麋芳虽然投降到了东吴,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毕竟他这种人没人看得起,其中最厌恶他的人当属吴将虞翻

“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 ‘当闭反开,当 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虞翻在与麋芳相遇时,话里话外没少挤兑他,对他的瞧不起溢于言表,而麋芳也自知理亏,“有惭色”。

关羽最终虽然失败,但是并不影响他威震华夏的功绩,因为他所处的位置承担蜀汉太多的希望,也承担了曹魏、东吴太多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关羽依然能凭借一己之力,对抗曹魏举国之力,并且取得巨大胜利,如此壮举,千古少有,威震华夏,实至名归!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庞德

更多文章

  • 诗人庞德翻译李白情诗,在美国爆火几十年,国人看到译文:差点火候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庞德

    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了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的诗人,也留下了许多的诗篇,看着这些诗篇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的社会,当时的一些美景,也可以体会到文人墨客的内心的丰富的感情,这些诗作也都是前辈们留给后人的宝贵的佳作,伴随着文化的开放,喜欢中华文化还有中国古诗的外国友人也是越来越多。也有很多人尝试着翻译了中国的古

  • 无敌马超兵败失利,到底是什么原因?正如庞德所说这4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晓惊娱标签:庞德

    三国演义前期,西凉锦马超,为了报父亲马腾被曹操害死的仇,大举起兵进攻许都,在潼关,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但是他终究玩不过曹操麾下的谋士贾诩,兵败如山倒,投降了汉中的张鲁,在张鲁与刘备开战时机,马超出兵凉州,又打了败仗,最终投降蜀国,马超英勇无敌,万夫莫敌,为什么连连失利呢?这个人后来道出了实情。这个人叫

  • 关羽在人生中的最后一战却为何吓不住庞德和徐晃?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庞德

    关羽发动襄樊大战,也就是他人生最后一战时,正是如日中天,其名望、功勋在庞德、徐晃之上。然而,庞德、徐晃不但毫不畏惧,而且,还表现出非要拿关羽“刷功勋”的气势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关羽的名望、功勋,在徐晃等人之上关羽的地位,一直很高。当年,关羽随刘备在曹操手下时,曹操手下的程昱、郭嘉就称其与张飞是“万

  • 东吴无猛将?问问庞德颜良关羽刘备曹操怎看吧!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庞德

    绝大部分三国迷可能会更喜欢蜀汉五虎将和曹魏五子良将,而对于东吴方面,或许就不那么喜欢了,甚至还觉得东吴方面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猛将,总之,东吴给更多三国迷的存在感不高,这种主观方面的原因的确是存在的,因为罗贯中先生笔下的三国演义实在是太精彩了,而罗贯中先生是偏向于正统蜀汉一方多些的。而东吴方面,尽管吴

  • 《三国演义》中的周仓,曾经力敌赵云生擒庞德,武艺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庞德

    周仓并不见于正史记载,在《三国演义》里戏份其实也不算多,不过因为他忠肝义胆,最后和关平一起被供入关帝庙,因此也成为了大众所熟知的人物。不过因为他极少和人动手,所以要评价他的实力比较困难,我们只能根据《三国演义》的记述推测一二。周仓出场是在《三国演义》的第28回,关羽千里走单骑时遇到周仓的同伴裴元绍前

  • 三国时期的庞德为什么不愿意跟随旧主马超投降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落满地标签:庞德

    原因在于:1.汉仪依旧在,投曹亦归汉。将军庞德,原为军阀马腾麾下,马超心腹,随着马腾接受“曹丞相认命”,入朝为宦,他与马腾也就都成了,官方认证的汉庭大臣,自此就可以汉官威仪,名利双收了。2.降曹人下人,降刘奴下奴。伴随着天下动乱的继续,他也只能跟随马家四处征战。马超兵败后,庞德随其一起投靠汉中张鲁,

  • 庞德能够与武圣关二爷战成平手,为何在马超帐下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庞德

    庞德一生之中的巅峰时刻,便是在樊城与关二爷打成平手。因为关羽的名头响亮,实力为天下人所认可,所以能与他交战数十回合而不败之人,自然能在世人心目中留下勇猛无敌的印象。但问题是,庞德与关羽的作战,真的能够成为他实力超强的证明吗?显然是不行的。关羽出兵樊城之时,年近花甲,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他已经五十

  • 三国此人实力不亚庞德,堪称曹操麾下百战名将?关羽是他一生梦魇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庞德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在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中,于禁以坚毅稳重而立世,以治军严谨而著称。于禁的坚毅稳重,造就其百战百胜,战功累累;于禁的治军严谨,成就其威望素著,赫赫之光。 俗话说: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襄樊之战(219年)时,与关羽在襄樊对战中,于禁不仅不能继续保持住战无不胜的势

  • 蜀汉灭亡后,关羽后人真的被庞德之子庞会灭门了么?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庞德

    263年冬,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蜀汉宣告灭亡。而战后的西川并不平静,钟会、邓艾二士争功,两位灭蜀功臣双双殒命,成都陷入一片混乱。另据《蜀记》记载,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参加了曹魏灭蜀之战,并在蜀汉灭亡后,将关羽后人灭门。“庞德子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那么庞会和关羽有何深

  • 庞德的武力值是怎样的水平?至少五位名将打不过他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庞德

    三国征战不休,那么这样的乱世中,出现了很多厉害的武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的武将众多,出现了五子良将、五虎上将等非常厉害的武将。那么在东汉末年时期,出现了一位厉害的武将,此人不是五虎上将,也不是五子良将。可这一点不代表此人不厉害。这个武将就是庞德,在正史中,庞德是建功立业,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