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班昭:灵慧的气质美女——《洛阳能人谱》(三一)

班昭:灵慧的气质美女——《洛阳能人谱》(三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生活小情趣 访问量:2586 更新时间:2023/12/26 19:23:05

“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一首小诗写尽了班昭的生平。由于家庭背景及受父兄的影响、鼓励,班昭从童年开始就熟读儒家经典和史籍,再加上天份使然,班昭很快便拥有丰富的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成为当代的才女。她的浑然天成的灵性之美及端庄气质,在当时女子中,恐无人出其右。

班昭,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女、班超班固的小妹。由于家学渊源,她与父兄同样“博学高才。”十四岁时,她嫁给同郡曹世叔,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和几个女儿。曹世叔病逝后,班昭寡居。她洁身自爱,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要求,为守寡者树立了榜样,更为创作《女诫》埋下了伏笔。

班昭的二哥班超投笔从戎后,奉汉明帝诏令出使西域,完美复制了西汉张骞打通中国通往西方道路的伟绩,并镇守西域30年,震慑西域诸国皆臣服汉朝,因功被封定远侯。班超在偏远的异地拼杀数十年后,因“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请求“生入玉门关。”因班超是西域德高望重的定海神针,汉和帝一直觉得他在西域弄类不赖(洛阳方言:干得不错的意思),担心他的离开会导致西域政局动荡,因此尽管班超多年上疏,始终没有表态。

不是不让班超回来,着实因为他写的申请报告没有把汉和帝打动。班超的工作岗位在国外,年纪又大了,家庭生活着实不太方便,所以一直给汉和帝写报告,说我这岗位干得太久,能不能调一调,照顾一下老同志。汉和帝很年轻,每次拿到报告都在想,外交岗位无小事,换个经验不足的不放心,就劝班超克服困难,一定要为国家着想,现在一时也找不出能接替你这个位子的合适人选。有时候个人能力太强,还真不是好事。

班超没办法,只好写信给妹妹,说我想调动工作,日马chua(洛阳方言:混蛋,傻缺的意思)领导总不批准,看来只有找人走走后门了。大哥去世了,咱班家能跟皇上说上话的,只有老妹你了。国外你不知道,那是两千年后看风光片,出国旅游那么爽啊!全是欠发达国家,贫穷落后就不说了,生活水平没法跟咱大汉比。你不出个面,老哥要客死他乡了。

班昭把班超的申请报告底稿看了看,写信给哥哥:你除了埋头干事还会什么呀,就凭你写的这些原因,皇上能批准就怪了!送礼找人的事我也不用干,我帮你重新写个报告就得了。班昭的报告这样写道,说我哥年纪太大了,皇上您又对他太信任,把他放在这么重要的领导岗位上。老同志容易犯糊涂病,他要是犯起糊涂来,岂不误了国家大事?请皇上以国家利益为重,把班超调到可有可无的位子上,给老同志一个面子算了。

汉和帝一看:靠!朕还是太嫩了,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确实没想到有这样可能的后果。他年老昏聩,朕岂不是年轻昏庸?于是,大笔一挥,同意班超回国。由于班超在西域三十年有余,积劳成疾,回国后百病缠身,两年后不幸病逝,结束了一生的传奇。书写班家传奇史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班昭肩上。

都说古代重男轻女特封建,女同志不参加工作,当全职的家庭妇女,或小范围的建个文艺圈,这只是一般现象。咱们的班昭小才女由于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后来还经常入宫,给皇后、嫔妃当老师。邓太后临朝后,班昭就成了女干部,小清新的散文也就不多写了。汉和帝驾崩后,邓皇后临朝称制。班昭凭借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独到准确的见解,为她献上不少利国利民的建议。由于表现出色,邓皇后被尊为邓太后之后,特封班昭之子曹成为关内侯,“官至齐相。”

邓太后掌权,倚重哥哥邓骘等四兄弟。邓骘等人虽深居高位,但因深知外戚当政的危害,所以如履薄冰,行事谨慎、奉公守法。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感觉高处不胜寒。于是趁母亲病重之机,四兄弟“共上书求还侍养。”母亲去世后,四兄弟连续上奏请求辞官,居家为母亲服丧。邓太后打算拒绝,特意征求班昭意见。

班昭久与朝政,一眼看穿邓氏兄弟急流勇退的真实意图。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将他们的请求定性为“谦让”,于是上疏建言:“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邠,孔子称为三让。’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今四舅(即邓氏四兄弟)深执忠孝,引身自退”

班昭旁征博引歌颂四兄弟出于忠孝而谦让的美德,委婉提醒邓太后:“如果您现在以天下尚不平安为由拒绝他们的合理要求,那么日后他们如果稍微有点儿过失,谦让美名必定前功尽弃。所以,恳请您恩准他们的请求。”邓太后阅完奏章思之再三,“从而许之。

公元110年,体弱多病的班昭深感性命无常,于闲暇时编著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女子教育专著《女诫》,此书原为班昭教导班家女性如何正确为人处世的私书,但因班昭素来行止庄正,此书又文采飞扬,所以很快飞出班家,被京城世家广为传抄,当做家庭女子教育的宝典。

十四岁的时候,班昭就出嫁了,如果放到现在,那个娶她的老公就属于拐卖幼女了。但是可惜的是,他老公死的也很早,年纪轻轻就守寡,可是守寡不能成为放弃自己不爱美的理由啊,每一个热爱潮流的女人都无法忍受落伍的耻辱。特别是班昭这样聪明绝顶的女人,当年还是公元一世纪,两晋流行元素像什么男扮女装啊,嗑药啊,斗富啊这样的项目还没有流行。当年的明仕做派都还很端正,女性流行元素则向皇宫靠齐,比如赵飞燕同学的留仙裙,波西米亚风格明显,但是赵飞燕小姐姐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人啦,流行几十年,再潮流也落伍啦,于是班昭就开始思索,什么才能让自己引领时尚圈。

刚刚我们说过班昭小妹妹十四岁就嫁人啦,对象是同郡的曹世叔,可是这个曹先生命不好,没福消受班昭这样的绝世美女,没几年就走了,留下自己老婆孤零零的一个人。可是守活寡不等于不工作啊,皇宫还是要去的,课还是要上的,这就给班昭带来一个麻烦那就是。穿得摩登,怕被人说放荡;穿着古板,怕街坊笑话。结果,二十来岁的班昭去宫廷给皇后和嫔妃讲课的时候,就出现了一天穿着摩登抹胸,一天穿着封闭高领长袍,一天又穿皱褶纱裙,造成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认为她在保守和前卫之间摇摆不定。

她这每天变装换来换去的风格,让那些还沉迷在雅皮士,只知画八字眉的嫔妃们唬得一楞一楞的,这小姐姐为什么这么会打扮,于是全部开始模仿起来。渐渐的模仿者从皇宫扩散到全城,整条街上行走的女人,都穿着班昭之前穿过的衣服。

班昭自己为成就事业,为心灵有所寄托,清心寡欲要求自己,没问题;可是,却把后面两千年的女人都搞得像进修道院一样的凛冽和严肃。此观点被后人视为禁锢中国古代女性思想和自由的枷锁,散发着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浓重腐臭味。时至今日,仍有人喋喋不休拾人牙慧甚指责道:《女诫》,是将中国古代妇女推进三从四德这万劫不复深渊的罪魁祸首。此类论调,其实是在曲解和阉割了《女诫》!

标签: 班昭

更多文章

  • 曹操觊觎别人的妻子,为何垂涎蔡文姬,却没有对其下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蔡文姬

    曹操是东汉末年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虽然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曹操给读者的印象不光彩,作为一个割据一方的势力,曹操统一了北方,占据了很大地理位置优势,这说明他还是有一番雄才大略的。曹操除了善于招纳贤士,学术造诣也较高,是东汉末年少有的著名文人之一,但他还有一个独特的癖好,就是喜欢别人的老婆。曾经为了得

  • 曹操花重金赎回的蔡文姬,为何要将她嫁给种田老汉?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蔡文姬

    虽然说,屯田都尉的主要职责也是负责种田,但却并不意味着他是种田老汉。事实上,按照两汉的官职,都尉是非常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官阶品秩在比二千石,主要辅助太守主管军事,它包括掌管人员出入京畿的关都尉,掌管边郡与田的农都尉,以及管理归附各族的属国都尉。其中,这个掌管边郡与田的农都尉,也就是后来的屯田都尉,其

  • 三国时期才女蔡文姬,遭匈奴欺辱,作诗:求死不能求生不得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蔡文姬

    三国时期正是混乱时代,但是在这混乱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好汉,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是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的,所以在三国时期,女性更是被当做为自己获得利益的工具。除了我们所熟悉的貂蝉外,还有非常有名的才女蔡文姬,我们知道的是她通晓乐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她侧曾经遭遇匈奴欺辱,为此还作

  • 曹操为何不娶蔡文姬?他负了天下人,唯独不负她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蔡文姬

    曹操雄才大略,一代枭雄,他给后人留下了二个谜团,一个是离龙椅只有半步之遥,就是不坐上去;另一个谜团就是不娶蔡文姬,却对他关爱有加,终生照料。当年曹操为救蔡文姬,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兵10万于西域,匈奴单于逼不得已才放了蔡文姬。我们都知道曹操喜欢别人的老婆,喜欢漂亮有才华的女人,这些蔡文姬全都有,而且文

  • 一代佳人一代奸雄——蔡文姬与曹操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蔡文姬

    在历史上,蔡文姬和曹操都是极为出色的人物,他们的生平经历更是充满传奇色彩。蔡文姬为世人所熟知的是她的才华和美貌,而曹操则是一个英雄、政治家和军事家。两人之间的传奇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成为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段佳话。蔡文姬出生于汉代,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不仅会演奏乐器,还精通各种技艺。蔡文姬的音乐才华

  • 才女蔡文姬一生命途多舛,是哪些男人导致她一生命途坎坷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蔡文姬

    蔡文姬就像是一株刚刚盛开的出水芙蓉,清丽绝俗,可是这朵绝世芙蓉,偏偏绽放在滂沱大雨之下,它的绽放注定只会成为一个凄清的梦,美丽却又遥远。蔡文姬,蔡邕之女,东汉末年有名的才女,可惜生逢乱世,一生不幸的命运就被几个男人摆布着,自己一点选择余地都没有。一个是她的父亲,给她一身才华;一个是她的丈夫,给她短暂

  • 貂婵的养父杀了蔡文姬的父亲,只因一声叹息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蔡文姬

    王允用美人计离间了董卓和吕布,令吕布杀掉了董卓,为汉朝除去了一个大祸害。在正史中,王允是个正面人物,他为了国家牺牲了他的养女貂婵,让貂婵的婚姻很不幸,当然貂婵只是王允家的歌姬,并不是从小养大,非常有感情。数千百年,王允都是被赞扬的人,可是王允做了一件很不厚道的事,他杀害了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只因一声叹

  • 曹操为何会不惜重金,从匈奴人手中赎回蔡文姬?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蔡文姬

    前言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乱象纷呈,是一个烽烟遍地的乱世,可换个角度来看,又是一个豪杰与佳人辈出的好时代。有周瑜和小乔,就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诸葛亮和黄月英,就有“可选英雄销裙下,为是江山万点谋“。有曹操和丁夫人,就有“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豪杰与佳人的搭配,既有豪气万千,又有

  • 潘长江沈腾轮番调侃蔡徐坤!喊话李易峰,戏称蔡文姬,评论区真实

    历史人物编辑:尔柳说汽车标签:蔡文姬

    近日,微博上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热搜,之所以说这个话题比较有意思,因为它牵扯到了两代人的联系。3月13日一早,潘长江老师突然登上热搜,按道理说,像潘长江这一类的老演员应该没有什么热度可关注的了,顶天不过是有什么新作品之类的,而这一次,潘长江蹭的热度竟然是蔡徐坤的。事情是这样的,潘长江和沈腾等人在参加《

  • 为什么蔡文姬要归汉?她当时都有哪些想法和苦衷?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是东汉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权臣董卓当政时期,蔡邕官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来,王允除掉董卓后。蔡邕因触景生情叹了一口气,王允得知后大怒,蔡邕请求刺面砍脚换一命,以便完成汉史,王允不肯,遂被杀害,享年六十一岁。《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记载:“(蔡文姬)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