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非常多,其中由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更是便利了文章书写和信息传递,在汉和帝时期被推广使用,也被称作是四大发明之首,在后世世界名人排名中蔡伦也仅次于孔子的排名,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可惜蔡伦的一生并没有因为才能而被重用,反而卷入到宫廷争斗之中,最后落得下场凄惨。
入宫后仕途顺利却卷入皇室斗争
蔡伦,字敬仲,出生在东汉桂阳郡宋阳的一个铁匠世家,那时朝廷对于铁器的制造很重视,在桂阳设置了铁宫,蔡伦一家也就和朝廷官员有了密切的往来。
蔡伦自小就非常聪明好学,熟读经书,对于生产制造、种桑养蚕都很有研究,18岁时被管理铁工冶炼的官员推荐进了皇宫,从此成为了一个宦官,虽然我们现在来说太监不是什么光荣的职业,但在那时当官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
入宫后的蔡伦行事谨慎小心,深得内务府的赏识,第二年就被升为小黄门,也就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近侍;没过几年更是被提拔为黄门侍郎,可以直接传达皇帝诏令,别说蔡伦这样的小太监,很多入宫多年的老人都达不到他这样的晋升速度。
常在后宫和皇帝身边出入难免不招惹是非,蔡伦就是这样,在《后汉书》中记载称蔡伦入宫后就成为了窦皇后的心腹。
窦皇后是一个很有心机的女人,虽然地位尊贵,但是苦于一直没有子嗣,所以非常记恨已经有儿子的梁贵人和宋贵人,经常在皇帝面前说两人的坏话,使得皇帝与两人心生嫌隙。
窦皇后每天都担心自己地位不保,偏偏这个时候汉章帝下令立嫔妃宋贵人的儿子为太子,这就更刺激了窦皇后,为防止宋贵人登上自己的后位,她指使蔡伦策划一场巫蛊咒术事件来陷害宋贵人。
在宫中巫蛊之术是大忌,何况是诅咒皇帝,于是汉章帝立刻派人彻查此事,而当时负责案件调查的就是蔡伦。
蔡伦先将宋贵人与其姐妹关押起来施以重刑,想要屈打成招,宋贵人的姐妹承受不住刑罚只好承认宋贵人的罪名,接着蔡伦上奏皇帝对宋贵人姐妹处以绞刑,最终导致宋贵人不堪受辱在狱中自尽。
除掉宋贵人之后就剩下年幼的太子是最大的威胁了,此时梁贵人看到窦皇后下手如此狠毒觉得很是后怕,又明白自己不是窦皇后的对手,于是自己提出要把儿子刘肇过继给窦皇后,窦皇后非常高兴,还跑去劝说皇上,让他改立刘肇为太子。
汉章帝虽然也看出来了窦皇后的野心,但是无奈皇后在后宫势力强大,又是自己心爱的女人。待汉章帝逝世后窦皇后直接将刘肇扶上皇位成为汉和帝,自己则以孩子年幼为由垂帘听政,成为皇太后,蔡伦因为深得太后赏识升迁为出入朝廷、侍从天子的中常侍。
颇有贡献却最终自尽而亡
公元97年蔡伦兼任尚方令,也就是负责皇宫的制造产业,我们所熟知的“尚方宝剑”就是出自这个机构的,后来被人们当做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
被任命之后蔡伦没有辜负皇室的期望,制作和改进的兵器都工艺精密,具有极高的水准,想必和他一直以来对于生产制造的精心研究离不开关系,后来人们在书中描写的“蔡太仆”、“龙亭”之称都是说蔡伦的,他的名字甚至成为了兵器的招牌。
蔡伦在日常监督宫内制造器物时很喜欢发明创造,有一次他突发奇想把树皮、破了的麻布和不用的渔网等全部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想着看能不能制造出什么东西来。
过了不久后这些东西全部都烂掉了,只剩下一些纤维保留下来,蔡伦让工匠们将这些纤维打捞起来放在石臼中不停搅拌,这就可以使得纤维变得粘稠成浆状,最后用东西把这些浆状物质挂起来,等到干燥以后就变成了“纸”。
汉代时期人们写字多用竹简,但是竹简是很不好携带的,如果有一种轻便的物体用来替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这种“纸”还不能直接使用,蔡伦带着工匠们一次次操作试验,将黏糊糊的东西变得轻薄便易,最后还真就让他练成了可以写字使用的纸张,而且就废物利用这一概念颇有现代绿色环保的意识了。
公元105年蔡伦将自己制成的纸张献给汉和帝,他还想到一个特别的方法,就是直接在这纸张上书写,然后上奏给皇帝,皇帝一看到这样的纸张感觉特别神奇,所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作是“蔡候纸”,也是我们如今使用的纸张的前身。
蔡伦因为各项功绩和太后赏识,几年后被册封为“龙亭候”,封地300户,虽然蔡伦的这项成就就我们现在来看是非常伟大的,但在那时候并不注重,相关的记载描写也不多。
知道前情的人可能觉得蔡伦为了窦皇后争夺皇位之事暗中使坏,想必也是个大奸臣,但那时候刚入宫的蔡伦确实需要一个靠山,人们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蔡伦那么做也是不由自己的。
汉和帝即位之后窦氏的权利越来越大,她的弟弟窦笃、窦景、窦瓌都身居要职,特别是哥哥窦宪以侍中的身份,内主机密,外宣诏命,更是仗着自己在匈奴一战中获得胜利就更加狂妄,竟然敢和人私下密谋反叛,汉和帝发现后就决定要除之后快,这时候蔡伦就看不下去了,他和其他宦官一起联络大臣想要压制窦氏一族。
在与匈奴大战获胜后窦宪班师回朝,蔡伦设计夺下他的大将军之印,使得窦宪失去兵权,而后汉和帝下令诛杀窦宪,窦氏所有做官者都被罢免,窦太后也被软禁了起来,从此无法参与政事,皇权得以重新掌握在汉和帝手中。
虽然在维护汉和帝皇权这件事中蔡伦是有功的,但这个世界就是风水轮流转,已有的功绩无法消除曾经的孽债,多年后宋贵人的孙子继位成为了汉安帝,对于多年以前发生的事汉安帝是怀恨在心,立志要为婆婆报仇,可惜当时窦氏已死,那么第一个算账的就是蔡伦。
蔡伦眼见汉安帝登位也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这件事早已经人尽皆知,瞒是瞒不过去了,与其被汉安帝处死或折磨致死,他还不如走的干净点,于是蔡伦梳洗打扮后就服毒自尽了。
后人发现蔡伦并非“纸”的发明者
我们现在公认来说纸的发明者就是东汉时期的蔡伦,但是细细探究起来这样的说是不全面的,蔡伦对于纸的发明只能说是在原有程度上做了极大的改进,把纸变成了可以进行书写的物体。
南宋范晔写的《后汉书》中将蔡伦写作纸张的发明者,但是我们也都知道那时候史书中对于蔡伦造纸只是简单几十字的描写,具体还是要看与他几乎同年代的人如何判定这件事。
后来延笃等人奉汉桓帝之命补写《蔡伦传》,这个时间距离蔡伦逝世不过30年,由此推断延笃很可能和蔡伦是同一时期的人,在这篇文章中对于是否是蔡伦造纸说法就很模糊了。
1933年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在罗布泊遗址处就发现了一块类似于汉代的纸张,他描写其为“麻质,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
剩下的就是要看这个东西到底属不属于纸,相关学者将部分纸进行化验分析结构,如果是动物纤维的话这就不是纸张,但如果是植物纤维,那就是纸了,结果证实黄文弼发现的就是纸张,而且要早于蔡伦时期。
后来在1957年西安的灞桥也发现了类似纸张的大量米黄色物体,看其年份大概在公元2世纪,经过不断提取比对,证实了就是植物纤维构成的纸,出土纸张的古墓也早于汉武帝时期,所以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纸这种物质了,蔡伦对于纸的贡献是在于改进了纸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