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得子刘据的时候,已经近而立之年,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来说,汉武帝很是疼爱,更是寄予了厚望。请了名师石庆做太子太傅,之后,更是把太子想学的东西的老师请来宫中,为太子讲课,可见汉武帝对太子的疼爱是多么的真实。
汉武帝在晚年的时候相信了江充等人对太子的诬陷,说太子谋反了,汉武帝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谋反,但是面对着在封建时代那种迷信的说法,巫蛊诅咒之说,汉武帝还是相信了,难道仅仅是因为巫蛊诅咒之说吗?显然不是。在汉武帝晚年,汉武帝想到了吕后,仁弱的太子刘据能否在外戚家族实力强大的情况下,有自己的能力去掌管汉朝天下,这些都是未知之数,因此,汉武帝疑心病变得很严重,再加上晚年的汉武帝身体本来就不好,因此才在巫蛊诅咒这件事情上变得冷酷无情。
那么太子刘据为什么不会反呢?
首先,太子刘据如果想反,其实早就反了,但是刘据一直没有做这种事情,是因为刘据是一个心里对儒家思想很赞同的一个人,他赞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会因为权力而去谋害汉武帝。
如果刘据有这个心的话,在卫青权力达到顶峰,卫子夫还很得宠,霍去病的余威还在的时候,那个时候造反不是更容易成功吗?为什么要等到汉武帝行将就木的时候动手呢?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况且太子的位置本来就是他的,也就是说,汉武帝不论留不留遗诏,只要汉武帝一驾崩,那么皇帝就是刘据的了,这是毫无争议的。
其次,汉武帝本来就对刘据很是喜爱,更是在宫外面建立一座博望苑作为刘据的府邸,更是允许他结交各种各样的人,说白了就是,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汉武帝本来就是疑心很重的一个人,面对太子刘据,汉武帝没有丝毫的怀疑,让他结交不同的人,更是在汉武帝出巡的时候,把国家的重要的大事交给刘据去处理,可见汉武帝是对刘据很放心的,而刘据也做好了一个太子该做的事,丝毫没有做出格的事。要是想反,难道在汉武帝出巡,刘据监国的时候不能做吗?
最后,刘据对于汉武的敬畏和害怕是在骨子里的。
刘据的性格,宽仁慈爱,温和谨慎,和汉武帝一点都不像,对于汉武帝说的这话,刘据和卫子夫很是害怕,常常有不安的感觉。此时的卫青已经是手握重兵的权臣了,但是对于武帝来说,依然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之意。总是毕恭毕敬的,这种思想与行动对刘据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榜样,纵然手中有权,依然不改身为人臣的礼节与态度。卫青尚且如此,身为一个仁爱有度的人,怎么可能会谋反呢?因此来看,刘据谋反是不现实的。
综上所述,刘据不具备任何谋反的条件,就是最后,刘据举起刀反抗的时候,也是对着江充这个小人而去,更是被逼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