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共有六个儿子。前122年,皇后卫子夫所生的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刚开始,刘彻对太子非常的宠爱,二人相处的非常融洽。
但刘据成年后,却显示出了与父亲完全不同的性格与作风,而且颇得士众之心,引起了刘彻的不悦。朝中的奸佞之徒见有机可乘,不断煽风点火,终于使这对父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卫子夫有个姐姐,名叫卫君孺。此人嫁给了丞相公孙贺,生了一个叫公孙敬声的儿子。公孙敬声是个败家子,他仗着自己的姨妈是皇后,天天胡作非为。担任太仆期间,他竟连北军的军费都敢挪用。结果遭到告发,被逮捕下狱。
眼见儿子身陷囹圄,公孙贺惊惶不已,但他突然想到一个人,正是阳陵大侠朱安世。刘彻对朱安世恨之入骨,却一直未能将其拿捕归案。公孙贺于是进宫面君,向刘彻保证一定会活捉朱安世,想以此为儿子赎罪。刘彻欣然应允。
不久后,在公孙贺近乎疯狂的搜捕之下,朱安世终于落网,被押送到长安受审。但这位朱大侠手眼通天,他非但毫无惧意,反而在狱中上书,揭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二人在皇宫的驰道下埋藏人偶、诅咒刘彻的阴谋。
刘彻惊惧不已,立即派人彻查,结果人赃俱获。盛怒之下,刘彻不仅诛灭了公孙家族,还下令处死了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两个女儿,以及卫子夫的侄子卫伉。
皇宫中出现诅咒事件不是没有原因的。由于刘彻痴迷于神仙,长安城聚集了大量的方士、巫师还有骗子。不少女巫经常往来于宫中,传授妃子们使用人偶诅咒情敌的法术。
如此一来,后宫中几乎遍布做法器物,公孙父子一出事,妃子们立即开始相互告发,企图扳倒情敌。结果事情越闹越大,越传越玄,连朝中的大臣们也莫名其妙的中了枪。刘彻十分恼火,命令宠臣江充彻查此案。
江充本名江齐,是赵国太子刘丹的大舅子,跟赵王刘彭祖的关系也不错。但太子丹老是怀疑江齐向父亲打自己的小报告,竟派人抓了他的全家。江齐被迫逃亡,并改名为江充。
逃到长安后,江充向刘彻告发了赵国王宫中的桩桩丑事,不仅获得了刘彻的信任,还让刘丹永远失去了太子之位。江充还曾自请出使匈奴,据说表现优异,又获得刘彻的嘉奖。之后,他便以“绣衣使者”的身份,负责监督公卿们的越礼行为。
有一次,皇太子刘据的家人违禁,竟敢在皇帝专用的驰道上行走,被江充逮了个现行。刘据十分恐惧,请求江充不要告诉父亲。但江充完全不为所动,毅然上报此事。刘彻大为激赏,很是把江充夸奖了一顿。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江充开始威震京师。
江充敢得罪刘据,主要还是因为皇后卫子夫日渐失宠。但他也害怕刘据即位后会报复自己,于是,趁着调查巫蛊之案的大好机会,他逐渐把矛头瞄准了太子东宫。
当时刘彻旧病未愈,江充便声称宫中有蛊气。接着便从外围的后妃宫中开始挨个排查,再逐步收网,最后终于在东宫中挖掘出大量事前埋好的木头人!
刘据十分紧张,他自知不受父亲信任,恐无法辩白。情急之下,他竟矫诏发兵,把江充逮捕处死。接着又在母亲的支持下获得了大量的武器,并攻入相府,打跑了丞相刘屈氂。
刘彻当时正在甘泉宫中,闻变后立即调集长安周边的部队,交给刘屈氂去围捕太子。太子释放了囚徒,武装了大量平民,与官军抵抗了好几天,却最终败北。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两个儿子逃去河南西边一个农户家避难。
躲了几天后,官兵们很快找到了太子的踪迹,并将团团其包围。刘据走投无路,只好自缢而亡,二子也未能幸免。在此之前,皇后卫子夫已经自尽。刘据去世后,他的妻子、长子、女儿、儿媳,也相继遇害。
不久,郎官田千秋上书朝廷,为太子申冤。刘彻终于察觉到自己上了江充的当,又将陷害、逮捕太子的官吏一一处死,其中就包括受他命令与太子交战的丞相刘屈氂。
刘彻剩下的五个儿子中,刘闳早逝,刘旦、刘胥素不为父亲所喜爱,刘贺的舅舅李广利投降了匈奴,也不当立(后来他被霍光拥立为帝,但时间非常短)。只有八岁的幺子刘弗陵没有过失,在刘彻弥留之际被立为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