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最后的历史》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
在中国古代流传“四大美女”的说法。因为“四大美女”,古代很多文人不吝笔墨来表达对这些美女的倾慕,“四大美女”也让很多文人雅士对于美女,有了很多的想象空间。不过,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一旦真相浮出水面,想象空间也会遭到无情的毁灭。比如王昭君的情况就是如此——有专家通过科技复原了王昭君的真实模样,结果,专家在看完王昭君复原图后表示:
如果古代的文人知道王昭君这个样子,会后悔写那么多歌颂她美貌的诗歌。因为,这王昭君的长相,和一位明星十分相似。其实关于王昭君,可以分为历史上的王昭君和文学上的王昭君两个概念。在历史上,王昭君的事迹可谓“一笔带过”:《汉书》记载,汉元帝在位的时候,为了笼络南匈奴,于是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册封为公主,让其嫁给南匈奴单于。之后王昭君虽然贵为南匈奴的王后,但依旧以汉朝朝廷的指令马首是瞻。
不过,到了晋朝以后,王昭君的故事开始复杂起来,并且多了很多细节。这些细节在千百年的历史上,不断演变,最终,到了元朝的时候,形成了成体系的故事,并被元朝文学家马致远,编辑成了戏剧《汉宫秋》。所谓文学上的王昭君,主要指的是《汉宫秋》故事里的王昭君。在《汉宫秋》的故事里,王昭君因为得罪画师毛延寿,最终毛延寿在其画像里丑化了王昭君。南匈奴单于依仗国力强大,要求汉元帝将公主嫁入南匈奴。
王昭君主动表示愿意冒充公主出嫁,汉元帝于是决定成全王昭君的心意,同时想看看王昭君什么样子,结果,汉元帝见到王昭君以后对王昭君一见钟情,但无奈已经答应人家南匈奴单于,不好反悔,于是汉元帝一怒之下,将画师毛延寿处决。而王昭君在进入南匈奴地界后,选择自杀。自此,故事谢幕。《汉宫秋》在中国文学史上,被视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虽然人们说的王昭君,往往指的是文学中的王昭君,但毕竟王昭君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
为此,专家也很想知道王昭君的真实长相。于是专家利用现代科技复原了王昭君的模样,结果赫然发现,这王昭君的模样,和已故的喜剧演员高秀敏的模样高度重合。因此专家对于王昭君的长相比较失望。不过,虽然按照现代审美来看,王昭君的颜值算不上美女,但毕竟不同时代的人,存在不同的审美,或许,在汉元帝时代的审美观念,王昭君算是一个美女。毕竟,美学学者曾认为:美是一种主观概念,很难用客观标准来形容。中国先秦时代的哲学家庄子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