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古今中外,世人皆爱美色。美人如玉,倾国倾城,古有昭君出塞,平定战乱;又有贵妃醉酒,造出千古佳句。美人值得珍爱。
自古以来,中国的历史上就不缺乏美女,而且可以说是美女如云,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古代的四大佳人:貂蝉、西施、杨玉环、王昭君。这几位佳人都是在当时的朝代里数一数二的,她们拥有着绝世的容颜,让许多人都为之心动,而且也被视为了上天赠与人间的不可多得的宝物。
对于王昭君,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她出生于平民世家,之后被选入宫中成为了一名宫女。民间也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因为当时汉元帝要选拔后宫,他通过雇佣画师来给宫女们画像。在经过画像来选举出容貌出众的宫女做自己的妃子。当时因为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师,所以画师故意将其丑化,王昭君也没有进入到汉帝的后宫之中。
当时汉朝期间,在边塞外的匈奴势力日益壮大,汉朝的统治也受到了威胁,所以历史上也有许多和亲的事件发生。通过双方的婚姻来达到和平发展的目的。在公元前33年,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来天朝觐见,并且对汉元帝称臣,亲自要求提亲。
当时为了能够让双方和平发展,百姓免受战乱的困扰,汉元帝就在万千宫女中挑选出王昭君,作为“牺牲品”,让其出使西域,与呼韩邪单于成亲。被选中的王昭君只能跟随呼韩邪单于一同前往匈奴。在路途中王昭君告别了自己的故乡和家人,一路上风尘仆仆,塞外的风景哪如得了皇都。
王昭君也怀着无奈与悲愤之情,一路北上,成为了两国的和平使者。迫于当时封建制度,王昭君这样美丽的女子最后都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让人唏嘘不已。
然而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只有拥有绝世容颜,貌美如花的女子才能被选中,许多人就对王昭君的真实面貌十分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容颜,才能让匈奴放下屠刀,以求两国之和。随着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用还原技术来复原出王昭君原本的样子。于是经过专家们长期的努力,千年前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真实容貌也被还原了出来。
但是当众人们看见王昭君的容貌时,都大失所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复原出来的王昭君容貌可以看出,王昭君长着一张方形的脸,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熟知的“国字脸”,而且王昭君的五官也不算出众。细小的眼睛和淡淡的眉毛,与我们印象中浓眉大眼的美女形象完全不一致。虽然鼻梁还算高挺,但是嘴巴和常人无异,怪不得人们看到王昭君的复原模样都忍不住叹息和失望。
这样一副容貌其实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甚至还是没有达到标准容貌的级别。有人就提出了疑问是不是专家把王昭君的复原模样弄错了。但是之后专家给出了说法,这个复原图就是原本王昭君的样子,是事实。
当时王昭君身在汉朝,而汉朝也十分流行方脸。而且在当时人们看来,如果女子是方脸而且脸上肉多的话就是富贵的象征。所以许多男性都会选择这种脸型的女子成亲,王昭君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所以说汉朝的审美和如今当代人的审美不太一样,也许如今我们看着美丽的女人,放在当时就和我们看王昭君一样。所以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审美去评判当时的标准。话又说回来,王昭君虽然在我们看来长相并不出众,但是她为汉朝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也是能让世人所铭记的。
王昭君牺牲了自己的一生,换来的是两国的和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中华大地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只凭她的样貌来评价她。而且在史书上记载,王昭君出使西域的期间里,匈奴和汉朝的交流越来越多,两族人民的来往也越来越频繁,让人们能够汲取别的文化之精华,同时最重要的是也结束了多年以来边塞的战乱和纷争。
我们不能以貌取人,有的人衣冠楚楚,背后却是道貌岸然,有的人不太起眼,但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