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背景没有地位的刘秀为何最后能在河北扎稳脚跟,得以称帝,离不开郭圣通的帮助。“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谁人看不出这刘秀是为了政治目的,以身许国,放弃自己的幸福只为功成名就,他与郭圣通的婚姻无情只有利。而这是郭圣通悲剧的婚姻的一个铺垫。
郭圣通带着她的十万大军的嫁妆嫁给刘秀,使他如虎添翼,给他生五子,使其后有可继者,为何最后被废?这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而是由盘根错节的原因相互交织:其一,这段以政治目的为内核的婚姻失去了它的意义。
为了与河北已经称帝的王朗能够抗衡,独自一人、一无所有的刘秀决定和西汉皇室后代刘杨达成协议,而为了协议的稳定性,刘杨将其外甥女许配给了刘秀,以便合作共赢,与其他河北势力相抗衡。
结婚当日,刘秀高兴得莺歌燕舞,引吭高歌。然而这一切不是因为他迎娶了心上人,只因自己离自己的政治抱负更近罢了。两方势力强劲结合的军队轻轻松松打败了王朗,随后他们又继续扩大优势,东征西战,刘秀得以获取天下。刘杨也得以保全真定王的封号,家族繁荣昌盛、夜夜笙歌。但随着权力的稳固,刘杨对于刘秀来说变成了失去意义的棋子,所谓的联姻也只是一张纸契罢了。
其二,对于其原配妻子阴丽华的歉疚。和阴丽华遇见时的刘秀,只是个普普通通老百姓,他虽是皇家贵族的后代,但由于推恩令的作用,到他这一辈,他已不属于光鲜亮丽的皇室家族了。而阴丽华不仅有着美若天仙的容貌,还是新野的名门望族。
心中怀有王侯将相梦的刘秀机缘巧合在新野求学之时,对阴秀华一见钟情,这还要得益于其姐夫邓晨与阴丽华家有着亲缘联系。一见钟情,永葆初心,对于初恋阴丽华,他心中对她有着最深切真实的爱意。
他的哥哥刘縯和他两人都是富有才华,能力超群。然而这上天独赐的天赋带给他两的不是福报,而是杀害之祸。更始帝为避免两人对他势力的影响,借机杀了刘縯。刘秀明白了更始帝对两人的忌惮,虽背负血仇,也只能为了生存安危,委曲求全,以留住自己的性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此事,阴丽华的家人看出其为可造之才,必能成事,将阴丽华许配给了他。而刘秀因此受到极大的慰藉,心中也重获希望。可迫于更始帝的怀疑,他只能装作糊涂度日,每日在外花花世界,他的内心充满了对阴丽华的愧疚。
但温柔体谅的阴丽华并不抱怨他,反而安慰他并表示理解。为了他的发展,还愿意忍受离别之痛,让他到河北谋出路,也是因此,他前往河北。狠心的更始帝没打算放过他,未给他配给士兵,只是施舍了些盘缠,这背后的用心十分明显,他定是希望刘秀葬身于河北。
实力与军力的悬殊,使得刘秀节节败退。可上天或许看不得他的遭遇,峰回路转,他遇到了真定王,唯一的希望出现了,与真定王合作,但这合作的稳固需婚姻支撑,他迫不得已娶了郭圣通,而对阴丽华的歉疚就此埋下。为了他自己的事业,他觉得阴丽华为他牺牲太多太多。
其三,天有奇象助力废后。为扩充国库,刘秀增加赋税和加强奴役。但此举牵扯了无数王公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导致各地暴乱频起。而刘杨便是首当其冲,闹得沸沸扬扬之人。由于担心自己像西汉人一般被外族所威胁,以至统治崩溃,他便处死了刘杨。
此时天有奇象,日食出现。古时的人信奉神佛,自然启迪。而这日食在古人眼中是大凶的预兆,顿时人心动荡,谣言四起,而日食又代表着皇后失德。借此时机,刘秀便废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好在刘秀并不是那般忘恩负义,薄情寡义之人。他努力抚慰郭圣通家族,保障他们生活的富裕安稳。
刘秀废后,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政治的婚姻、对发妻的愧疚、以及天象的契机最终导致了郭圣通被废。而作为政治牺牲品的郭圣通没有错,为发妻为地位的刘秀也不可说有错,或许这是上天安排的一出闹剧。
参考资料:
《冉溪》
《游山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