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疾风知劲草,日久识真人:王霸的眼睛真毒,追随刘秀,终成大事

疾风知劲草,日久识真人:王霸的眼睛真毒,追随刘秀,终成大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永召说历史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3/12/26 4:45:12

西汉末年的一天,有人嘲笑霸:“你自己一个穷人,却四处帮助别人,闹得自己还经常饿肚子,真是好笑!”

王霸却不以为意,而是反驳说:“正是因为我是穷人,我才知道穷人的难处,愿意帮助他人,不是我好笑,而是你无知!”

彼时的王霸,不过是一个看管监狱的小吏,如果还要给他做一个人设,那就是“一个有志的小吏”,而且,他还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远大志向。他多次公开说,自己不喜欢做一个小吏,自己人生的高点绝对不是一个小吏。

有人就揶揄他:“你既然不喜欢做小吏,为什么不赶快辞了这个职务,去追逐你的梦想呢?”

王霸却很理智地回答:“连一个小吏都做不好,怎么能做更大的官呢?小吏这个职位就是我的磨刀石啊!”

人家这才叫沉得住气,修炼自己,等待时机,真是一个聪明人啊!这样的人,欠缺的也只是一个机遇而已。

机遇很快就来了,刘秀起事了,王霸看到了机会,马上带着几十个人去投奔刘秀。但是,这几十个人也不是吃苦的主,跟着刘秀打生打死,一个个都受不了苦,最后都离开了刘秀的部队。

刘秀自然也知道这种情况,自己刚开始创业,很难留住人,但是,王霸却没有走,这让刘秀很好奇。

有一次,刘秀找王霸聊天,就问他:“跟你来的那几十个人都走了,你怎么不另谋高就,为什么还要在我这吃苦?”

王霸诚恳地说:“那些人看到在您这里,不能马上得到好处,所以,他们选择另谋高就。我却知道一件事,真正的好处,并不是能马上获得的,对现在的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付出,所以,我愿意在您这里吃苦。”

说得多好啊!给王霸点个赞!不愿意吃苦,吃一辈子苦;人生只有先苦才能后甜。

网上有一个段子,跟王霸的意思差不多,大意是:当天就拿工资的是临时工,一个月才拿工资的是打工的,一年才拿工资的是经理人、老板,几年才能拿工资的是投资人。

王霸的志向很远大啊,人家毕竟是按月拿过薪水的人,期待的是更高的薪水,眼界、见识、胸怀确实不一样!

刘秀这个创业没多久的老板,看到居然还有这么有远见的下属,感动得稀里哗啦,拉着王霸的手说:“兄弟,你这才叫忠诚,等将来我的事业有成,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王霸领军作战,对士兵很好,对阵亡的士兵,他都要用自己的衣服装殓他们,对于那些受伤的士兵,更是恨不得时时刻刻照料,时常嘘寒问暖。

有人不知道王霸为什么要这么做,就问他:“你作为军中主帅,没有必要做这些小事,这样太辛苦了!”

王霸听了,感慨地说:“都是一条命,我怎么能以贵人自居呢?他们为了大家都事业,受伤甚至失去生命,我这点辛苦又算什么呢!只有真正做到爱兵,才能受到士兵的爱戴,只有这样,咱们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啊!”

刘秀很欣赏王霸的这种远见,经常夸奖他,还拿他做标杆,训诫手下的人说:“跟敌人相比,咱们没有什么优势。但是,正是因为真那么弱小,更要懂得仁爱,这样才能提升士气,咱们的军队才会有胜算。没有了仁爱,等待咱们的只能是败亡。”

王霸对士兵如此爱护,自然也得到了士兵的拥戴,王霸的军队到了战场上,士兵一个个都拼死效命,王霸的军队也取得了很多胜利。

到了公元37年(光武帝十三年),刘秀封王霸为向侯,让他去边塞防守,应对匈奴、乌桓的联合侵扰。

王霸亲临一线,跟对方多次交战,也感受到了匈奴、乌桓强横的战斗力,知道靠武力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想长时间换取边境和平,只能另想对策。

一段时间以后,王霸大胆地上书光武帝刘秀,提出来跟匈奴和亲的对策。在奏书中,王霸说道:“匈奴勇猛强悍,实在是劲敌。如果战争这么打下去,时间一长,我朝受到的损失反而更大。咱们朝廷刚刚成立,军队实力还很弱小,不能一味地靠武力来解决边境问题。匈奴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所图的无非就是一些财物,不如跟匈奴和亲交好,这样换来边境短时期的和平。臣认为,这是当下最合适的对策,请陛下考虑一下。”

上这封和亲的奏书,也是一种勇气啊,王霸这个人,真是勇于任事!但是,鼓足勇气才敢做的事,往往也会招来非议。

王霸自然也不例外,王霸这封奏书得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大臣对刘秀说:“王霸这简直就是卖国贼的行为。他身负要职,不想着报效朝廷,解决边患的问题,而是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匈奴人是很强悍,但是,这不是妥协的理由,只要咱们坚持长期用兵,迟早有一天可以彻底灭绝他们。”

这也是一个方略,对这种边患,彻底灭绝也是长治久安之计。但是,王霸的策略,也是谋国之言啊。

纵观历史各个朝代,为什么很少有王朝铁了心跟异族干到底呢?按照华夏的土地资源和人力,真要铁了心去做,这绝对是可以做到的。

不得不说,很多王朝的小算盘也是打得很响的,怕是外患未除内忧先至啊。就跟有些人遇到别人欺负自己,也就嚷嚷几句,真要去跟人家干一仗,权衡利弊得失,算了,骂他几句得了。

在刘秀面犹豫不决的时候,王霸的奏书又来了,他在奏书中诚恳地说:“以前陛下面对强敌,从来不以弱者为耻,而是暂时退让,以小利避强敌,这才有了今日的天下。陛下对比一下,咱们朝廷现在跟以前又有什么不同?对待匈奴,不妨先忍一忍再说。臣多次跟匈奴人作战,深知咱们跟人家的差距,希望陛下早下决心。”

这一段,其实也告诉了咱们一个职场智慧,你看,和亲的对策,大多数大臣都反对,刘秀为什么还犹豫不决,难道不应该是少数服从多数吗?不是!

领导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想法,跟他想的不一致,但是,他又不能站出来支持少数人,所以,碰到一些决策的事情,领导才会犹豫不决,其实,不是他没主意,而是大多数人不符合他的想法。你仔细琢磨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刘秀召见了边关将领,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也是为了堵住那些反对派的嘴,这帮边关将领自然是有一说一,都说匈奴不能小看了。

刘秀这才决定,听取王霸的建议,跟匈奴和亲,暂时退让,换取边境安宁。

王霸的劝谏,让刘秀改变了对匈奴的政策,也让无数将士避免了战争伤亡,让刚刚建立起来的东汉王朝逐步站稳了脚跟。

一段时间以后,王霸的对策起到了效果,边境果然安宁了,边境危机因为采取了正确的对策也得以化解。

【子霄读史感悟】

有想法,有志向,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来。王霸身为一个小吏的时候,直言自己想做大官,这无可厚非,人家只是把大多数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说出来而已。

堂堂正正地说出自己的志向,简单直接地跟领导提出自己的诉求,明明白白地跟朋友有一说一,未尝不是好事。有时候,很多话,没有必要遮遮掩掩,更不要说假话唱高调,为XX事业奉献终生,这纯属是扯淡,作为领导,应该警惕那些大公无私唱高调的下属,这样的人,不重利益却图虚名,不是所图甚大就是心里有鬼。

如果你有朋友,经常跟你说一些骗鬼的话,这样的人,往往不可信,至少你不能轻信,动不动就提大义说大局,这样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标签: 王霸

更多文章

  • 王霸之道、礼治天下,周公旦的治国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王霸

    前言周公旦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文化人物,是周朝的奠基人之一,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之一。他出身于齐国,后来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周公旦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无私的忠诚为周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介绍周公旦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影响。一、周公旦的生平事迹周公旦,名旦,

  • 王霸喜好法律,跟随刘秀作战,善待士兵,刘秀称其“疾风知劲草”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王霸

    众所周知,唐朝有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唐朝初年那种进取之态下,从军封侯拜将成为很多人的梦想,而文人们也是心潮澎湃,高呼“男儿何不带吴钩?博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朝有凌烟阁,汉朝也有与之类似的云台阁。凌烟阁里是二十四功臣,而云台阁则是二十八将。其中一个人受到刘秀高度夸赞

  • 曹操建设王霸事业的同时,引领创立了建安文学,其目的意义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王霸

    众所周知,曹操是三国曹魏集团的奠基者,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学家。曹操剧照曹操在建设自己王霸事业的同时,还引领创立了“建安文学”(亦称“建安风骨”),其目的意义是什么呢?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下:一。爱藏书重文人,引领“建安文学”曹操平时非常喜爱文学。在统一北方的混战中,就特别注意对图

  • 从美作再到任光晞,优雅且不失风度的型男,达人吴建豪的完美转身

    历史人物编辑:孙晨曦能标签:任光

    作为《追光吧哥哥》第二季的街舞课代表,吴建豪的舞台初演给到了外界不一样的惊喜。在公演顺序里第二个出场的他展现了不一样的舞蹈风采,两首英文歌作为背景,蓝色西装衬托出优雅的外型条件,没有丝毫的感情牌。展现在舞台上的只有自己实打实的唱跳实力,这样的吴建豪的舞台初表现完全不逊色于好友言承旭。事实上,吴建豪在

  • 青岛酒王任光超获“11连冠”,靠喝酒赢车、买房,还娶到漂亮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任光

    二零二一年七月十六日,青岛啤酒节正在青海西岛岸新区金沙滩如火如荼地举行。只见这一天,阳光刺眼,空气中充斥着海水与汗水的味道。场中人山人海,赛场中人声鼎沸,大家一致呐喊着:“任光超,加油!”。任光超是谁呢?他为什么会拥有这么高的人气!场外的人发出这样的疑惑。原来任光超是青岛酒王,他是地地道道的青岛80

  • 青岛小伙任光超:蝉联5届啤酒节冠军,赢5辆车15万现金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任光

    自古以来很多人会凭借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这个社会站稳一定的脚步。就像过去的前辈所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思就是如果你在某个领域特别擅长,那么就会在这个领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中国是有着5000年历史文化的古国,在过去的时代中产生了很多有着一技之长的人物。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汉朝大将卫青和霍

  • 青岛小伙任光超:蝉联5界“酒王”,赢5辆车15万现金,抱得美人归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任光

    “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当年明月世界繁杂,充盈着太多我们难以想象的人与事。所谓大千世界,无所不有。约翰赫尔达说过:“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再加上时代条件的催化,便会衍生出很多有趣的神奇事物。与此同时,随着这些事物的出现,文化也愈加多元化。这不仅发扬了某一

  • 东汉演义42斗岑彭刘秀请姚期鬼神庄邳彤擒刘秀,邳彤上当会姚期

    历史人物编辑:黄国菊标签:邳彤

    汉军棘阳关前遇强敌,魏岳被斩邹朱被削任光受伤,接连死伤数员大将,小将岑彭果然有万夫不当之勇。汉太子刘秀想到黑太岁姚期,于是大元帅邓禹派四名王官保护刘秀去请姚期。天光大亮,君臣五个人已经走出几十里地,询问好了方向,奔鬼神庄。好在一路平安无事。这天来到禹王祠,刘秀带着四个王官往北拐,眨眼之间就到了鬼神庄

  •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他是蓝天野在国家宝藏中扮演的赵充国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赵充国

    最新一期的国家宝藏,新疆博物馆拿出了自己的镇馆之宝之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丝帛护臂,而演绎这一国宝传奇的则是92岁高龄的老艺术家蓝天野老爷子,他饰演了西汉名将赵充国,讲述了赵充国72岁挂帅征讨西羌的传奇故事。说到西汉的武将,我们往往会想到的是卫青、霍去病,甚至是李陵、李广利,知晓赵充国的却很少。

  • 西汉三朝老将赵充国,年过七旬自请出征,成为汉朝中兴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赵充国

    汉代中后期,想必大家熟悉的军事将领有李广、卫青、霍去病,而名将赵充国的生平事迹鲜为人知,殊不知他以七十岁的高龄主动请缨出击西羌,不动用一兵一卒成功让西羌臣服。《孙子兵法》把不战而屈人之兵视为用兵的最高境界,连孙子自己也没能做到,纵观汉代军事家,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不战而屈人者唯有赵充国。南宋的罗大经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