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和袁绍为了诛除宦官,把董卓召进洛阳,历来被视为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何进犹豫不决被宦官杀死,袁绍杀入宫中诛宦官,董卓带兵入洛阳掌握了朝政,也从此开启了三国的乱世。所以很多人就评价何进是“猪脑子”,何进是杀猪的,但他不是猪,如果他不死,没董卓什么事!
先说一下东汉的政治格局,东汉中后期皇帝大多短命,所以东汉后期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士人阶级很尴尬。说起来外戚担任大将军这个传统,还是汉武帝时期卫青开始的。著名的外戚有跋扈将军粱冀、窦武,还有我们要聊的何进,这三位都是大将军,而且最后都死在了宦官手上,所以往往都是士人和外戚联合起来斗宦官。
何进是猪脑子吗?两汉实行的是察举、征辟的制度,大将军和刺史、州牧等职位是有权力征辟自己的僚属的。在当时有门生故吏的规矩,投入某人门下,就一辈子成了某人的门生,并为其效忠。例如,袁逢征辟荀爽,荀爽没去,袁逢死后,荀爽还为其服丧三年。——想想都可怕。如果何进这人不靠谱,他基本上征辟不到正经人(名士)做幕僚的,或者说,他能征来的幕僚都会是趋炎附势之徒。
我们看看何进的幕僚或者说他征辟、举荐的阵容。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汉灵帝吓坏了,任命何进为大将军平叛,何进之后征辟(举荐)了边让、蒯越、赵岐、袁绍、刘表、孔融等人。189年灵帝驾崩后,何进再次征辟天下贤才:王允、华歆、荀彧、荀攸。看看这些名字,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不陌生。
详细分析一下何进为何召董卓进京。其实还是宦官和外戚在斗争,袁绍作为士人代表肯定想要诛除宦官,何进为了更稳固的掌握权力也要诛除宦官,更不要提之前蹇硕还准备害何进,所以他们不谋而合。但是有人反对,何太后、何苗。不要小看了东汉太后的影响,皇帝幼小,掌权的就是太后,何苗是车骑将军,也有兵权。所以不要说何进为何不带兵直接杀进去这种幼稚的话,政治没那么简单。
《后汉书·何进传》记载:“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何)太后。进然之。”历来大都批评袁绍、何进这是愚蠢的举动,但是这里写的是“绍等”,这不是袁绍一个人的主意。是何进整个幕僚多数人的建议,所以何进决定采纳没什么毛病。
如果不死,何进是有能力压制四方猛将豪杰的,包括董卓。何进是大将军,总天下兵权,所以当时并不是只征召了董卓。当时征调进京的外兵有三路:并州牧董卓、武猛都尉丁原、东郡太守桥瑁。同时,何进派出去征兵的有五路人马:王匡、鲍信、张扬、张辽、毌丘毅(刘备)。当时洛阳城也是在何进控制之下,袁绍任司棣校尉,袁术任虎贲中郎将。
而且董卓和何进的关系是比较亲密的,早在征讨黄巾起义的时候,何进是总司令,皇甫嵩、朱儁、卢植、董卓等人是方面统帅(中郎将)。董卓自从攀上何进高枝后在西凉统领雄兵。灵帝授职少府,让他交出兵权。董卓不交!次年改授并州牧,董卓依然不交。之后何进一声令下,董卓乖乖带着兵去了并州。所以董卓严格说起来是何进的下属,如果何进不死,董卓不会生出更大的野心。
董卓后来成功,很大程度是由于他成功继承了何进的政治遗产。当时董卓带入洛阳只有3000人,后来成功收编了何进的部下吴匡等人,同时董卓的弟弟董旻帮助收编了何苗的军队。然后董卓利用吕布杀死丁原,又收编了丁原的人马。这样一来,袁绍、袁术兄弟才不得不逃出洛阳,董卓一家独大,掌控了朝政。
如果何进没有进宫被宦官杀死,不管董卓、袁绍还是其他人,都是在何进之下相互制衡。成功诛宦官之后,天下是何进说了算,到时候他想做王莽第二,还是霍光之类的权臣看他的心情了。所以何进不死,董卓是没什么机会的,或许三国乱世也会推迟开启。
参考:《后汉书》、《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