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是大将军,相当于军队的总司令,洛阳城里的禁卫军都有他掌控,他的铁哥们袁绍也掌握着禁卫军,按说自己有兵有权,无需调动多少人马,消灭十常侍易如反掌,就正如主薄陈琳所言:“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
黄巾起义让灵帝慌了神,大肆的卖官鬻爵,让他身边奸人林立,却无可用之才。不得已,他任用何进为大将军,总镇京城。由于何进及时剿灭黄巾将领马元义,搜捕出宫中内应,被封为慎侯。尔后,他为了进一步巩固实权,奏请灵帝设立西园禁军校尉。汉灵帝驾崩以后,西园禁军校尉首领蹇硕谋诛何进而立皇子刘协,事泄遭露,何进杀蹇硕,立何太后之子为帝,史称少帝。
何进自己的兵马,成分很复杂。他当时刚刚除掉了上军校尉蹇硕、骠骑将军董重,收编了他们的部队。蹇硕是汉灵帝最宠幸的太监,执掌“西园八校尉”,掌握的兵权比何进都多,但还是被干掉了。董重则是汉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蹇硕、董重都是刘协的支持者。
何进自以为掌天下大权,无人敢动。却不曾想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十常侍这些蛊惑君主,影响朝纲的权臣。总结来说,何进智商不够,立场还不坚定,没有掌权的能力,就像小儿舞剑一样,未伤敌先害己。
按照汉朝的传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皇帝在背后大搞平衡之术。外戚掌权的基础是贵族世家的门生故吏,宦官掌权的基础是皇权,即“口含天宪”,皇帝执政离不了外戚,又不能大权旁落(参见霍光、王莽、窦宪、梁骥等有名的外戚,功高震主甚至欺主),所以就扶持起内廷宦官与外戚争斗。汉桓帝斗倒大将军梁骥,靠的就是宦官。
何进杀死蹇硕后,东汉自桓灵以来,第一次出现了宦官集体认怂的情况。“宦官天团”由于各自利益,两次出卖蹇硕。何进当上大将军后,就开始亲近士人,重用袁绍、袁术兄弟。同时征辟逄纪、何颙、荀攸入幕,引为心腹。袁绍出自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士族领袖。其叔父袁隗当时拜太傅,跟何进共同辅政。在宦官集体示弱的情况下,士人似乎看到了利用何进复兴的希望。也就是在这时,袁绍开始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永久解除宦官干政。
总之,是何进的无能,造成了东汉末年的乱局。但是细细品之,袁绍这种士族高门,才是造成东汉末年乱局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