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将领李光弼简介死因_郭子仪初与李光弼_李光弼巧施美马计

唐朝将领李光弼简介死因_郭子仪初与李光弼_李光弼巧施美马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14 更新时间:2024/1/21 9:01:38

李光弼是哪族人

李光弼,唐朝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辽宁朝阳,但是李光弼并不是汉族人,那么李光弼是哪族人呢?李光弼是契丹族人。李光弼曾先后担任过河东节度副史、天下兵马副元帅之职,还曾参与过安史之乱以及农民军的平乱行动。

李光弼画像

关于李光弼是哪族人这个问题一定有很多人不了解,事实上,李光弼虽在唐朝做官,但是他并不是汉族人,而是契丹族人,那么为什么身为契丹族人的李光弼又为何会在唐朝落户并且在唐朝朝廷做官呢?原因是李光弼的父亲本来是一名契丹族的酋长,但是在武则天时期选择归顺了朝廷,并被授予左羽林大将军一职,还负责担任朔方节度副使这一职位。李光弼的父亲还曾被封为蓟国公爵位,最后是在与突厥的战争中去世的。

李光弼从小就性格严肃,稳重刚毅,非常喜欢阅读班固所著的《汉书》,因此在后期统帅士兵时治军相当严厉.公元七五六年,李光弼因为郭子仪的引荐而被任命为河东节度副史,在此期间参与了安史之乱的平定,贡献了巨大力量,并展现了他极高的军事才能。在乾元二年的时候,李光弼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一直,并参与平定农民军的的作乱。后期,曾经为唐朝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的李光弼却郁郁不得志,忧郁成疾,最后在徐州病逝了,享年57岁。

以上就是关于李光弼是哪族人的答案,虽然李光弼是契丹族人,但是却为唐朝作出了不少贡献。

李光弼巧施美马计

在不少李光弼的轶事典故中,李光弼巧施美马计这个典故非常出名,这个典故主要讲述的是李光弼利用美马计来应对史思明强大的骑兵,使自己的骑兵战力大大增强,让史思明的骑兵吃了不少苦头。

李光弼巧施美马计这个故事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故事内容主要是这样的: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李光弼带领兵马与敌方史思明对战,双方各有胜负,战况胶着,相持不下。但是史思明那方的骑兵非常强大,他军队中的马都是从塞北带过来的好马,而且这些马匹都是公马,因此个头大,力量大,奔跑的速度也非常快,冲力也很大。一旦与他们对战,李光弼他们会非常不利。史思明非常重视他的那些马匹,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就会命人为这些马洗澡放牧。

然而时间久了,李光弼想出了一个能够获得那些好马的计策,他在全城中下令高价收购城中百姓家中生有小马的母马。没过几天,李光弼就收购到母马和小马各五百匹。于是有一天,李光弼看到史思明的士兵又将那些马赶到河边放牧,就下令将那些收购来的母马赶出城,将小马留在城内。母马在城外的河边因为思念自己的小马而不断地发出鸣叫声,它们的叫声引起了河对岸的公马们的注意,之后有一匹马率先从对岸游了过来,并且带动了其他的公马,放牧的士兵拦都拦不住。唐军的士兵看见这个状况,立刻就放开了手中的绳子,让那五百匹母马得以自由往城内跑。而那些从对岸游过来的公马们也跟着母马跑进了城,成为了唐军的战力。

从李光弼巧施美马计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李光弼的智慧和才能都极佳。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选自《资治通鉴》。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是安思顺副将的时候,两人关系疏远、互不交流,后郭子仪取代安思顺的职位,李光弼求郭子仪要杀只杀他一人,不要祸及妻儿。郭子仪向李光弼表明自己没有私心,勉励李光弼忠君爱国,两人合作无间。

李光弼像

李光弼是李楷洛之子,自幼严肃,治军极严。王忠嗣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对李光弼青眼有加,认为之后肯定是李光弼接自己的班。安思顺成为节度使,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节度副使,两人有点竞争关系,关系不是很好。李光弼的军事、战功比郭子仪的更出色一些,但是郭子仪的为人处事优于李光弼。当郭子仪继任朔方节度使时,李光弼担心报复,求郭子仪网开一面。郭子仪不但不利用职权打压李光弼,还把李光弼推荐给皇帝,为国效力。这可以看出郭子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同时他也推心置腹,感动同僚。

之后两人携手与叛军作战,安史之乱中两人功不可没。尽管都是“中兴名将”,两人的性格却相差很多。郭子仪为人宽厚,很少得罪人。李光弼的个性让人望而生畏,难以相处。李光弼为了治军,将崔众斩首,威震三军。两人作为武官,都遭到了皇帝的猜忌。但郭子仪能够用真诚打动皇帝,尽量不得罪小人,李光弼却与小人硬碰硬。最后,一个功高盖主而主不疑,一个遭受猜忌,郁郁而终。

李光弼智降敌将

关于李光弼的轶事典故不少,其中李光弼智降敌将这个故事颇为有名。李光弼智降敌将这个故事主要是讲述李光弼在野水渡与史思明对战时,用智谋使史思明手下的将领归顺唐军。

李光弼智降敌将的故事内容主要是这样的:当时,李光弼与史思明两方的军队在野水渡这个地方对战。一天晚上的时候,李光弼的军队撤回了,只在野水渡这个地方留下了一千多兵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光弼对雍希颢说,史思明那方的将领高晖、李日越以及喻文景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属于很多人加在一起才能都抵抗的那类人。到时候史思明一定会派三人中的其中一个来劫持他。所以他就先离开了,让雍希颢带着剩下的士兵留在这里等待要来劫持让的人。并且李光弼还交代雍希颢不准和来人交战,如果他们投降的话,就让雍希颢和他们一起回来。

事实果然不出李光弼所料,一天,史思明找来李日越,并且命令李日越领兵前往野水渡劫持李光弼,让李日越率领铁骑在晚上的时候偷渡过去,为他抓来李光弼,并且还下令如果李日越抓不到李光弼的话,就不用再回来了。于是李日越就带领五百人骑兵连夜赶往野水渡,在清晨的时候接近了对方的军队。那时,雍希颢的士兵正在护城河边上,只是看着呼喊。李日越对此情况感到非常疑惑,于是就询问李光弼在哪里,在听到李光弼连夜走了后又问有多少兵以及带兵的是谁,在听到有一千士兵并且将领是雍希颢后,李日越思考了很久,最后对他的属下说,史思明命令他一定要抓到人,之后李日越就投降了,和雍希颢去了唐朝军营。

这就是李光弼智降敌将的全部故事内容,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李光弼此人非常聪明。

举荐李光弼的郭子仪简介

郭子仪被人称为郭令公,世人多以汾阳王代替其原名。天宝年间参加武举进入官场,安史之乱成就了郭子仪的丰功伟绩。郭子仪为唐守卫近三十年,是中兴名将。郭氏家族兴旺,子孙众多,郭子仪被称为“五福老人”。

郭子仪从安史之乱为国奔赴战场开始,在灵武拥立肃宗,到收复二京、吓退吐蕃,成为唐朝转危为安的中流砥柱。安史之乱后,不少节度使拥兵自重。仆固怀恩唆使吐蕃和回讫联合对唐朝进犯。当时的郭子仪年近古稀,手上没有兵马,却挑选了几百精兵就往回讫的军营去。最终说服回讫与唐朝联合攻打吐蕃。

郭子仪的情商颇高,他以真诚打动皇帝,推心置腹感动同僚。他从不得罪小人。郭子仪在叙述祖坟被挖的整件事中,完全没有涉及到朝中官员,为了不起内讧,郭子仪牺牲了很多。郭子仪向李光弼表明自己没有私心,勉励李光弼忠君爱国,两人合作无间。郭子仪在家时常要求下人不要关门,谁都可以自己进去,这是郭子仪不设围墙以退为进的安身方法。有次卢杞前来拜访,郭子仪立马遣散了所有女眷,自己穿上了朝服,很恭敬地等待着卢杞的到来。因为郭子仪懂得看人,非常有远见。

郭子仪一生子孙众多,孙子有好几十,郭府算上郭子仪家人和奴仆,共计三千多人,长子郭曜廉洁谨慎,三子郭晞善于骑射。六子郭暧与升平公主“醉打金枝”的事情在民间广为流传,他们的长女日后成为了郭太后。

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逝世时,墓葬在肃宗建陵中作为陪葬,荣宠一生。

李光弼当官时的皇帝李隆基

在唐朝的历史上,仔细数来,也就只有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李隆基能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在前两者统治的时期国家基本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动乱。基本都是国泰民安,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只有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期,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并存。唐朝由繁荣又一次开始向衰败转变。

唐玄宗李隆基剧照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其母亲是窦德妃。唐玄宗也是整个唐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他是继奶奶武则天,父亲唐睿宗李旦之后的又一位新皇帝。在唐玄宗小时候,他便聪慧过人,多才多艺。在宫中他常常把自己叫做阿瞒,小小年纪做事情便都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也正是凭借这一点,他得到了祖母武则天的喜爱。在唐玄宗李隆基七岁的时候,当时还是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次,朝廷上正在举行祭祀典礼,有一个武氏家族的大将军在朝堂上大声斥责自己的随从侍卫。

这时候李隆基虽然年龄只有七岁,却丝毫不加畏惧,而是十分生气的瞪着那位将军说,“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和你有什么关系!居然敢这样训斥我家的士兵!”说完后便不管那位大将军的脸色,自己大步走出。从这件事情中,也足以看出唐玄宗李隆基在小时候心中的志向就是十分远大的。后来当上皇帝的李隆基也没有辜负朝廷中大臣的期望,在他统治的前期,还打造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同时在兵制和教育方面,他采取的很多改革措施对于后世的影响都十分深远。

李光弼当官时的安史之乱介绍

安史之乱是由着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不理朝政而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这才使得安禄山和史思明会胆大的去发动这一次的叛乱。在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是可恨的也是可悲的。

唐玄宗和杨贵妃

这次的叛乱说是唐玄宗自找的其实一点都不过分。如果唐玄宗有了杨贵妃这一个大美人后并不是一味沉溺在温柔乡中,而是分出一点精力给朝政,这样就不会被因为疏于朝政而被人诟病。甚至是引起了那次使得唐朝衰弱的“安史之乱”的最主要原因。从这一点上看唐玄宗是可恨的。身为一个皇帝却成了自己的王朝由强盛变得落魄的罪魁祸首。

不过如果从感情这一个方面看,唐玄宗是可怜的。即使自己是一个王国的统治者却连自己自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还要这个女人成为这一场战争的牺牲品。最后因为伤心,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选择了退位。不知道这是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的忏悔还是因为失去了杨贵妃而无法接受这个悲伤的现实,无力去承担这一切,只能默默的退缩。不管是你哪一个原因,唐玄宗都是可怜的。

唐玄宗还有一个可怜之处是,安史之乱的结束时间就是他的退位时间。可以说是“安史之乱”这一件事将唐玄宗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王者宝座上拉了下来。可以说“安史之乱”夺走了唐玄宗拥有的一切,不过也可以说,这是唐玄宗自作自受。

标签: 李光弼

更多文章

  • 民族英雄刘永福简介_刘永福子女后人现状_刘永福墓被盗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永福

    民族英雄刘永福民族英雄刘永福又名刘渊亭,出生于1837年,卒于1917年。刘永福出生在广西省防城港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二,因此又有刘二的称号。民族英雄刘永福旧照民族英雄刘永福从小就十分乖巧还懂事,他会经常用自己制作的简易鱼竿去附近的河边钓鱼,来为家里的饭菜增加一点美味。刘永福从小就经历着

  • 曹魏将领王双简介_魏延斩王双是怎么死的_三国王双的武力图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双

    三国王双在历史上,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出了非常多了不起的大将猛将,这些大将武力各有不同,谋的主也大有不同。当时三国鼎立,各有各的优势,三国之中,所分布的大将,猛将都非常多。而王双就是当时三国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个大将了,他谋的主是曹操,在曹营中,王双的厉害之处可以说是彻底的展现了出来,成为了当时非常有名望的

  • 大儒孔子世系都有哪些人 思想家孔子的佩剑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子

    大儒孔子世系都有哪些人“文圣”孔子,在他人生的前半年,郁郁不得志,等到他晚年的时候,孔子的理想抱负,才被世人逐渐的接受。孔子死后,他的学说,被其后世子孙和弟子发扬光大,他的思想被后面很多朝代的国君所接受,并且大力推崇。孔子后裔(局部)后世,孔子虽然出了很多杰出的弟子,例如&l

  • 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简介 德布罗意物质波的研究起源 德布罗意的老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德布罗意

    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简介德布罗意是法国历史上一位年轻的诺贝尔获得者,其在巴黎大学的时候一直任职为理论物理学教学。那么这样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有怎样的一生?下面做一个德布罗意简介。德布罗意图片德布罗意的全名叫做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他出生于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贵族家庭中,这个贵族

  • 维多利亚女王的帝国介绍 维多利亚女王的子女介绍 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的帝国介绍维多利亚女王在1837年继承王位时,维多利亚女王的帝国就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打开销售市场和掠夺原材料,英国开始不断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1840年英国强行侵占了新西兰,这也是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殖民系统的标志,英国与中国最先以丝绸、茶叶等贸易进行往来,后因中国特殊的经济模式

  • 东汉谋士沮授简介_田丰和沮授谁更厉害_沮授怎么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沮授

    三国沮授沮授是东汉末年袁绍的重要谋士之一,同在账下出谋划策的还有田丰、审配、许攸、逢纪等人。沮授可以说是《三国演义》里顶级的谋士之一。沮授剧照据史书记载,沮授年少时就表现出心怀大志,以及擅长谋略的特长。他曾经被举茂才,也就是秀才,担任过冀州的别驾,做过两次县令。因为当时韩馥被董卓封为冀州牧,所以沮授

  • 周武王姬发简介_周武王活了多少岁怎么死的_周武王的妻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武王

    周武王简介周武王是中国封建历史的开创者,他创立了一个叫做周的朝代。这个朝代为了与日后的东周区分开来,也被称为西周。周武王像周武王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官二代,而且他父亲的官做的还不小,是一个小国的君主。周武王在继承父亲的国家后,没有像别的继承者一味的否认前任统治者的政策和方针,因为他的令尊大人周文

  • 李天霞将军简介_李天霞为何不救张灵甫_李天霞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天霞

    李天霞简介李天霞,字耀宗,1907年出生在江苏省宝山县县城中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中,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后被封为陆军中将,曾经担任过很多职位。1949年9月因为福建平潭失守,蒋介石以“自撤退有亏职守”的罪名判处李天霞有期徒刑十二年,从那以后李天霞便一撅不振,结束了军旅生涯。

  • 秦朝名将王离简介_秦将王离是怎么死的_王离为何失败被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离

    秦将王离秦将王离,不知何年生与死,秦朝杰出将军王贲的儿子、王翦的孙儿。在名将风范世家的熏陶下,王离也是秦朝杰出的将军。在建立军功后被封为武城候,继任父亲王贲的将军之职。王离公元前219年,嬴政征服六国,统一天下,建立史上第一个封建主义王朝,创立皇帝名号,成为秦始皇。秦始皇征服六国之处,民心还尚未稳定

  • 北条氏康功绩_北条氏康儿子后代怎么死的_北条氏康与泡饭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条氏康

    北条氏康的功绩‍‍北条氏康的功绩有很多的,重点介绍下他的成名之战:河越夜战。河越夜战又被称为河越城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关东地方的一场战争,以上杉宪政为统率的联合军,攻打由北条纲成防御的川越城,也就是在如今的崎玉县川越市。这场战争最终以北条军的少数的兵力,击败了上杉的联合军,巩固了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