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吉安的青原山名气不算太大,却是一座相当有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山,被南宋诗人杨万里称为“山川第一江西景”,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热门打卡地。原本山中寺庙众多,可惜因各种原因都湮没在历史中,现在山中的净居寺也属后代重建,虽是重建,却是佛教史上相当有地位的一座名寺。
净居寺山门不大,红墙绿树青砖,一派清幽。最早的寺庙建于唐神龙元年,后宋徽宗赐名“净居寺”。净居寺由佛教南宗六祖弟子行思禅师创建,是佛教禅宗青原派系祖庭,并由此分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个宗派,影响远及朝鲜、日本和东南亚。
宋徽宗赐名时,正是净居寺名气最大,香火最旺之时,“净居”二字或许也是帝王对寺庙的美好祝愿,望其无论世事更迭,都可清净而居。然而滚滚红尘,战事纷扰,“净居”谈何容易?不过百余年,寺庙就在元末为战火所焚,后屡经损毁,原寺几乎荡然无存。
如今的寺庙是现代重修,因此看起来清幽而无颓败。寺内回廊曲折,石径清池,如果不是极富宗教色彩的殿堂,便如同走在某位官宦人家的后花园一般,清新且富丽。
大雄宝殿内金碧辉煌,宝相庄严,整体幽暗的环境配合些许从窗外、门外打来的阳光,一派超脱肃静的氛围。
大殿背后供奉有观音菩萨,同为金身,其身后神佛为彩绘,色彩绚丽明亮,从低处看,无论神仙佛祖还是菩萨罗汉,都低头俯视,仿佛在默默地注视着众生。
原本毗卢阁中藏有佛经万卷,只可惜全部被抢劫一空,对比如今重建的毗卢阁,高大巍峨,反而让人更觉痛惜。
走在寺内,山中清风拂面,小桥流水,阳光暖暖地照着,池水青绿,鱼儿游弋,有种徜徉在江南园林中的雅趣。
无论青原山还是净居寺,唐宋两代时都颇受文人喜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诗人杜甫,北宋文坛巨擘黄庭坚、苏东坡,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诗人杨万里等人都曾来此探访并留下墨宝。明时王阳明任庐陵县令时也常来此讲学。
俯瞰寺庙,金色的琉璃瓦辉映着青翠的林木,纵使世事变迁,最初的寺庙已不复存在,在这里产生的哲思,在其中传播的文化却早已生根发芽,生生不息。(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