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霞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徐霞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雨说史 访问量:1194 更新时间:2023/12/6 23:42:56

徐宏祖出生的时间,是明万历十五年。

这本是个很平常的年头,但接下来我想讲的故事却注定不平凡。不仅仅因为徐宏祖号霞客,被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更因为这件故事也许会改变我们对人生的看法,懂得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01

在那个还是以考上科举为荣的年代,徐宏祖注定是个异类。

打从出生起,他似乎就和别人不同:不想考试,不想出人头地,不想青史留名,只想玩。

此外,他极其讨厌考试,长大后,让他去考科举,死都不去。放到现在,大致相当于抗拒高考。

这号人,当年跟今天的下场,估计是差不多的,被家长拉回家揍一半死不活,然后走进考场。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徐宏祖的父母并没有揍他,非但没有揍他,还告诉他,你要想玩,就玩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行。

这似乎不合常理,但对徐家人来说却非常合理。

因为徐家一位先祖徐经曾因作弊被剥夺考试资格,后来痛定思痛,教导后人远离科举,让自己过的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徐家后人对科举也就不那么热衷了。

对这段历史,徐宏祖是否了解,不清楚,但他会用,那是肯定的。更重要的是,徐家虽说没有级别,却还是有点闲钱,所以他决定,索性不考了,出去旅游。

为了过上你想过的人生,你需要合理地利用有利于你的规则和你所拥有的资源。

02

从俗世的角度看,徐宏祖是个怪人,这人不考功名,不求做官,不成家立业,按很多街坊大妈的说法,这辈子就毁了。

我知道,还有很多人会说,这种生活太荒谬了,徐宏祖应该精神有问题。

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旦别人和自己的生活过得不同就认为别人的生活是不对的。可我想请问,谁规定了生活只有一种标准答案?

我的看法是,说这些话的人,纯属吃饱了撑的,人只活这一辈子,怎么过、过成什么样都是自己的事,自己这辈子浑浑噩噩地没活好,厚着脸皮还来指责别人,有多远,就滚多远。

徐宏祖旅行的唯一阻力,是他的父母。他的父亲去世较早,只剩他的母亲无人照料。圣人曾经教导我们:“父母在,不远游。”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

所以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只要你有正当的理由,就去外面闯吧,你应该按照你自己的想法过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所以在出发前徐宏祖的母亲专门找到他,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男儿志在四方,当往天地间一展胸怀!”

别怕你的父母不理解,勇敢地告诉他们你真正想做的,你应该学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03

但到这一步,仍然存在着一个问题——钱。

我说过,徐家是有钱的,但只是有点钱,没有很多钱,大约也就是个中产阶级。按今天的标准,一年去旅游一次,也就够了,但徐宏祖的旅行日程却是:一年休息一次。

你肯定会问他这样折腾家里没破产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原因很简单。

徐宏祖当年旅行,少数时间骑马,多靠步行,去的地方当年大都没有人去,路上都自带干粮。因此,什么交通费、住宿费和门票钱通通不需要。

就这样,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的徐宏祖,穿着俭朴的衣服,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带着干粮,独自前往名山大川,风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挨饿,一年只回一次家,只为攀登。

问问自己,你能像徐宏祖那样为了自己的热爱付出一切,忍受孤独和痛苦吗?

04

就这样,徐宏祖开始了他伟大的历程。

他二十岁离家,穿着布衣,没有政府支持,没有朋友帮助,独自一人,游历天下二十余年,他去过的地方,包括湖广、四川、辽东、西北,简单地说,大明十三省,全部走遍。

他爬过的山,包括泰山、华山、衡山、嵩山、终南山、峨眉山,简单地说,你听过的,他都去过,你没听过的,他也去过。

此外,黄河、长江、洞庭湖、鄱阳湖,金沙江、汉江,几乎所有江河湖泊,全部游历。

他所留下的笔记,据说总共有两百多万字,可惜没有保留下来,剩余的部分,大约几十万字,被后人编成《徐霞客游记》。在这本书里,记载了祖国山川的详细情况,涉及地理、水利、地貌等情况,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翻译成几十国语言,流传世界。

好的,总结应该出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地理学家的故事,他为了研究地理,四处游历,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是这样吗?

不是的。

05

其实讲述这人的故事,我只想和你探讨一个问题,他为何要这样做。

没有资助,没有承认(至少生前没有),没有利益,没有前途,放弃一切,用一生的时间,只是为了游历?

究竟为了什么?

我很疑惑,很不解,于是我想起我看到的另一个故事。

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在登上珠穆朗玛峰后,经常被记者问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爬?

他每次都不回答,于是记者总问,终于有一次,他答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再问的答案:

因为它(指珠峰),就在那儿。

因为“它”就在那里。

其实这个世上很多事,本不需要理由,就像鲁迅先生所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之所以需要理由,是因为很多人喜欢找抽,抽久了,就需要理由了。

正如徐霞客临终前,所说的那句话:“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是的,这是最完美的结束语:

为你的热爱付出你能付出的一切,斩断所有荆棘。毕竟,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没有遗憾。

作者:山水有相逢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徐霞客

更多文章

  • 景致记录:广西庆远府徐霞客偶遇的人,在贵州相遇,只是结局不美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谁曾想,在前往广西庆远府路上,徐霞客偶遇的那五个人,其中一人,半道与徐霞客再次偶遇,一路到了贵州。只可惜,相遇不美,心肠软的徐霞客终究被伤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公元1638年)四月十九,黎明,徐霞客催促苗民起床做饭,挑夫也在呼叫。徐霞客非常奇怪,他雇佣的这挑夫向来懒惰不肯起床,今天为何如此积极?原

  • 景致记录:徐霞客准备涉水过,幸而得到山中好心人指点,免于涉险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丢了钱,滞留在今贵州盘县。幸而得到金重甫相助,徐霞客得以继续上路。沿途虽说山雨空濛,景色迷人,不过,溪流暴涨,幸得好心人指路,他才免于涉险。(公元1638年)五月初九,黎明,徐霞客把行李交付给马夫,告别金重甫,便动身了。这天早上,云气浓郁。他和顾仆从普安城北,沿着西面山峡,路

  • 景致记录:徐霞客来过贵州普安和盘县,如三板桥、鹦哥嘴、软桥哨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在今贵州普安沿途,所见松树,与他家乡迥然不同。这天,徐霞客游走在贵州普安城,那时的普安,在那时的贵州全省,是山川秀丽、文运昌隆之地。明朝的贵州普安城,其管辖范围在今贵州省盘县、兴义、安龙、普安,以及云南省富源等县市部分地。(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九,徐霞客与顾仆离开板桥铺城

  • 景致记录:贵州普定,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此逗留,赞街道宏伟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前往贵州平坝途中,游览了两座岩洞,令他流连忘返。待到进入平坝,见这座城街市整齐、居民热闹、鱼肉不缺,顿时心生好感。徐霞客一行人离开平坝。初见贵州普定的徐霞客,颇觉岁月静好。(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早餐后,徐霞客与顾仆,跟随挑夫出了平坝南门,沿着西山山麓往南走了两里地,道路

  • 景致记录:徐霞客对贵州镇宁双明洞,满是溢美之词,毫不掩饰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明朝末年的贵州镇宁,因安邦彦的缘故,并不太平。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徐霞客探究美景的心。在游记里,惜字如金的徐霞客,对镇宁双明洞满是溢美之词,毫不掩饰。(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二,大雨通宵达旦。下午,天转晴后,徐霞客独自顺着大路往南,越过山岭,经岔道往东,来到双明洞。山坞环形回绕,将

  • 景致记录:在贵州盘县,徐霞客丢钱、请不到脚夫,原来是他捣鬼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贵州盘县碧云洞,徐霞客正准备打道回府,事情却出现了转机,他终于揭开了碧云洞最神秘的那一层面纱。谁曾想,不久,他就接连碰到不愉快的事,不得不滞留此地。(公元1638年)五月初四,徐霞客找不到脚夫,只能在旅店中等候。饭后,他到尚未建成的北寺散步,那里空楼层阁,寂静无人。他回到寓所,心

  • 徐霞客桂林探秘洞 发现“子张问政”题刻

    历史人物编辑:繁尔爱宠物标签:徐霞客

    文/颛孙广鑫崇祯十年(1637年)闰四月初八日至六月十一日,徐霞客主要在广西东北部游览。闰四月初八日从黄沙铺向西南行,途经全州、兴安县,游柳山和湘山寺,登金宝鼎,探湘江源,考察灵渠运河和严关,二十八日至桂林。在桂林山水之间徜徉近一个半月,遍游桂林四周胜景如虞山、叠彩山、伏波山、七星岩、屏风岩、中隐山

  • 景致记录:去贵州普安途中,徐霞客见观音洞里大叶蒲,如青萍之剑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前往贵州普安途中,徐霞客看山看水,看岩洞时,无意间发现森森白骨。他继续行走在山岭峡谷间,群峰像儿童匍匐爬行;松树细弱,并非他家乡松树那般凌霄傲风。(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八,徐霞客和顾仆下了山崖,沿着大道,顺着溪流,总共走了七里,来到新兴城。他们从东门入,由西门出,城中那遭毁坏后

  • 景致记录:贵州碧云洞最神秘那层面纱,被旅行家徐霞客,缓缓揭开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贵州碧云洞,那最神秘的一层,令徐霞客三度往上攀登,三次被迫退了下来。他预备打道回府时,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碧云洞,是天然的喀斯特溶洞,位于今贵州盘县老县城的城关镇西南一公里处。在明朝时,碧云洞就被称作“普安第一奇观”。(公元1638年)五月初三,徐霞客走出碧云洞时,夕阳已经西下。

  • 景致记录:前往贵州普安途中,徐霞客寻觅美景时,也曾遇到惊吓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贵州晴隆,徐霞客游览了甘泉碑、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前往普安途中,徐霞客在寻找吊崖观音时,他发现了一座有着累累白骨的山洞。(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八,徐霞客和顾仆从西坡城西北门出发,向西登岭。登上岭头的道路,盘绕曲折。西北方山峰高耸,峰头云雾笼罩,看上去很近。结果,他们走了一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