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景致记录:前往贵州普安途中,徐霞客寻觅美景时,也曾遇到惊吓

景致记录:前往贵州普安途中,徐霞客寻觅美景时,也曾遇到惊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景致记录 访问量:3733 更新时间:2023/12/7 1:50:15

前一篇旅游写道,在贵州晴隆,霞客游览了甘泉碑、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前往普安途中,徐霞客在寻找吊崖观音时,他发现了一座有着累累白骨的山洞。

(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八,徐霞客顾仆从西坡城西北门出发,西登岭。

登上岭头的道路,盘绕曲折。西北方山峰高耸,峰头云雾笼罩,看上去很近。结果,他们走了一里路,才有山脊从中间延伸过来,左右两边下陷成峡谷。西坡一座山,如一枝灵芝般斜着长出来,他们所站之处,正是根与蒂相连接之处。

他们越过山脊,登上云雾笼罩的高峰,绕到山峰南,来到倪纳铺。几十户人家紧靠高峰,南临远处山谷。方顶山峰横亘在南方,似屏风排列。徐霞客指着山峰打听,当地人说:“这是兔场营。它南面是马场营,再往南是新、安两处卫所。”新是新城所,安为安笼所,与广西安隆土司交界。

他们从倪纳铺西走了半里,有山脊从山坞中往南延伸,又隆起一条山脉,绕到铺前,山脊东西两侧的流水,往东南流入纳溪桥上游。他们往北,沿着高山以西走半里,有山脊横亘,中段平缓不高。山脊上,一座有楼的土堡屹立着,这是保家楼。

他们由山脊北顺着石崖,一直往西。石崖半中腰,有座山洞高高隆起,洞口朝南,横处扩展开,顶部平滑。又有一个山洞斜着裂向西边,洞口也朝南,洞口中央有石柱悬垂。洞前坞中的流水,绕西南方峡谷流去。

他们向西登上岭坳,共走三里,来到芭蕉关。数十户人家紧靠北山向南突出的山坳间,水流绕过南峰,往北环绕到关西流去,过了芭蕉关,下坠到峡谷中,再次与流水相遇。这是普安卫东的要害之地,然而只有驿站的客舍夹在路旁,实际并无城关。

他们从芭蕉关西下到峡谷中顺水走,路北重重山崖一层层突起,多为黑色。听说有处“吊崖观音”,他们顺着山崖寻找。两里路后,见到山崖间有一个山洞,高悬盘踞,非深邃,洞口向南却无路上去。他们攀援着登上去,圆圆的洞口,仅有几尺,平行直穿向北十多丈,便渐渐黑下来,似乎从未有人进入过的样子。他们返身走出洞口,只见满地森森白骨,不知是人的?还是牲畜的?

他们仍旧攀着山崖下来。又见西边有条路,再次向北上到山崖间,山崖下的洞口多半是牛马歇息的场所,污秽之物遍布洞前。洞上层有石柱下垂,山洞一端空出来,放着一尊小型的石制观音菩萨像,出自人工。

这半天,徐霞客看山看水,未曾想还看到森森白骨。可见徐霞客一路上,不仅有寻觅到美景的惊喜,也曾遇到过惊吓。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标签: 徐霞客

更多文章

  • 景致记录:贵州盘江铁桥,经过战火洗礼,已不是当年徐霞客所见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贵州白云寺和白基观,徐霞客分别碰见红尘内外之人。在贵州盘江,徐霞客眼里的盘江铁桥,究竟是何模样呢?(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五,下午,徐霞客与马帮约定的旧城,在盘江之上五里处,他与顾仆急忙往前赶。沿途,有横跨在山涧上的利济小石桥,山涧水已干枯。距离利济小石桥半里远,有盘江铁桥,铁

  • 江西青原山有座净居寺,历史悠久,环境清幽,徐霞客曾来此游历

    历史人物编辑:落榜进士标签:徐霞客

    位于江西吉安的青原山名气不算太大,却是一座相当有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山,被南宋诗人杨万里称为“山川第一江西景”,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热门打卡地。原本山中寺庙众多,可惜因各种原因都湮没在历史中,现在山中的净居寺也属后代重建,虽是重建,却是佛教史上相当有地位的一座名寺。净居寺山门不大,红墙绿树青砖,一派清幽。最

  • 景致记录:贵州晴隆甘泉碑具写实风,以及徐霞客走过的曲折路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在贵州晴隆的威山,看见了海市蜃楼,听到了宛如琴音的水滴声。这天,徐霞客还游览了两处,一处是颇具写实风的晴隆甘泉碑,一处是徐霞客走过的曲折路。(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七,徐霞客下了威山,经原路来到茶庵,恰巧遇上巡按冯士俊冯大人巡察。空旷的山野间,扛着族旗的人穿关隘、越山坳,倍

  • 景致记录:徐霞客看到的贵州平坝,街市整齐,居民热闹,鱼肉不缺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在贵州江清村攀登了岩洞,那里的钟乳石,令他流连忘返。当天,他游览了铜鼓山岩洞,不知这座岩洞有何特色?(公元1638年)四月十九,徐霞客一行人从江清村岩洞往北行,向上爬上土垄,走了二里路,有条大溪自西流往东,溪流之上十多座拱桥横跨,这就是新建的洛阳桥。桥下水流很大,这条河就是志

  • 景致记录:在贵州长顺白云山,徐霞客赏美景,叹离散,与僧人夜话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到了贵州长顺白云寺,面对寺中全是建文帝传说,他始终人间清醒。这天,因雨的缘故,数次打断了徐霞客行程,徐霞客仍抽空探索高山潭水取之不尽之谜,寻访白云山风光怡人之处。(公元1638年)四月十六,夜里风雨大作,拂晓时分晨雨霏霏,早餐后,徐霞客坐在小窗下,等待天气转晴,他打算探寻龙潭

  • 读《徐霞客游记》醒悟人生(一)

    历史人物编辑:梦园的生活标签:徐霞客

    01旅游最大的障碍是下雨明代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享年56岁,在外探险游历了30年。他不怕艰难险阻,最怕下雨。人生苦短,他想多游历多探险更多一些的祖国大好河山!游记中经常有他冒雨徒步和围火炙衣的画面!可纵使他再勇敢,倾盆大雨他也不能出门啊!饭后欲别而行,总持谓雨且复至,已而果然。已复中霁,

  • 景致记录:贵州长顺白云寺,徐霞客眼中绝妙胜境,全是建文帝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贵州长顺白云寺,处处都是与明朝建文帝有关的传说。为避“靖难”之难,建文帝千里迢迢,来到白云山避世隐居修行,且听徐霞客怎么说。(公元1638年)四月十五下午,徐霞客抵达白云寺,住持僧人名叫自然,他立即张罗起徐霞客的午饭来。这座白云寺,据说是建文帝开创,寺前后建有两重佛阁。后阁柱子下有跪勺泉。泉水与北面

  • 景致记录:徐霞客从没见过的宽大瀑布,在贵州关岭,叫滴水滩瀑布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惜字如金的徐霞客,对贵州镇宁双明洞满是溢美之词。那么,他离开镇宁后,又将看到怎样的风景呢?(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三,徐霞客雇了个短途挑夫,便顺着大道往南走。徐霞客站在陇东,望向双明洞西岩,岩洞下透着亮光。洞中水向西流入山谷,再从大道下向西流入山麓,经过两次渗出、两次流入、三次穿

  • 景致记录:徐霞客离开贵州白云寺,沿途唐帽山仍有建文帝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明朝时,贵州长顺白云山的特产。徐霞客离开白云山,一路翻山越岭,沿途所见风景依旧很美。只是,他们夜晚投宿时,遇到了麻烦。 (公元1638年)四月十八,徐霞客辞别自然禅师下山。自然替徐霞客策划的行进路线是:“经由广顺州、安顺州向西到普定卫,那条道近。然而,广顺州知州柏兆福打算返回临清,

  • 景致记录:徐霞客在云南昆明西山,又展开攀岩模式,意外看到奇花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弃舟登西山,俯瞰滇池胜境。在登西山时,他看到了金线鱼,发现了在石缝中绽放的奇异花朵,颇具琼花玉茎之姿。徐霞客回到正殿,往东从山门出去,共转八道弯,向下抵达山麓,这里有数十家村民居住,他们以捕鱼维生。村南是龙王堂,堂前正对滇池外海。村庄尽头,水波连接山崖,山崖气势更加突出。南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