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霞客桂林探秘洞 发现“子张问政”题刻

徐霞客桂林探秘洞 发现“子张问政”题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繁尔爱宠物 访问量:1532 更新时间:2023/12/7 1:49:21

文/颛孙广鑫

崇祯十年(1637年)闰四月初八日至六月十一日,徐霞客主要在广西东北部游览。闰四月初八日从黄沙铺向西南行,途经全州、兴安县,游柳山和湘山寺,登金宝鼎,探湘江源,考察灵渠运河和严关,二十八日至桂林。在桂林山水之间徜徉近一个半月,遍游桂林四周胜景如山、叠彩山、伏波山、七星岩、屏风岩、中隐山、侯山、牛角岩、狮子岩等等,其中,七星岩和雉山分别上过两次和三次。

当徐霞客行至七星岩下发现一不知名石洞,于是向途经此处的村民打听此洞来历,可惜村民不知道。就连这山洞的名字他们也说法不一,有说叫会仙岩,有说叫弹丸岩。徐霞客摸索着进了洞,行至数米恍恍惚惚发现洞壁上似乎有字,于是将洞壁擦拭干净之后,他看到一篇南宋兵部侍郎陈黻的题记,才知道这洞叫“渚岩洞”,在洞左壁有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所书写的《论语》“五美四恶”章,笔力遒劲。

张栻自淳熙二年(1175)至淳熙五年(1178),前后在桂林任职三年。张栻主政期间,在移风易俗、兴办教育和促进农桑等方面做了突出的贡献,深受当地民众爱戴。张栻对桂林山水亦非常钟爱留下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摩崖题刻。如《山漓江二坛记》、《三先生祠记》、《昭州新立吏部侍郎邹公祠堂记》、《南楼记》、《韶音洞记》、《冷水岩题名》等。七星公园普陀山弹子岩中的这篇子张问政刻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为正楷书,尺寸为307厘米×398厘米。张栻主桂期间极力传播践行理学思想,亲书《论语·尧曰》问政一章作为座右铭。其继任者詹仪之将之镌刻于石。

释文:

《论语·问政》一章,广汉张公栻尝大书于桂林郡之治事厅。桐庐詹公仪之欲其传之广也,使讒诸岩,俾凡临民者皆得目击心存,力行无倦,庶不负圣人之训。 《论语·问政章》: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为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推崇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说:“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使百姓得到好处却不破费,使百姓劳作却无怨言,有正当的欲望却不贪求,泰然自处却不骄傲,庄严有威仪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是使百姓得到好处却不破费呢?”孔子说:“顺着百姓想要得到的利益就让他们能得到,这不就是使百姓得到好处却不破费吗?选择百姓可以劳作的时间去让他们劳作,谁又会有怨言呢?想要仁德而又得到了仁德,还贪求什么呢?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怠慢,这不就是泰然自处却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洁,目不斜视,态度庄重,庄严的威仪让人望而生敬畏之情,这不就是庄严有威仪而不凶猛吗?”子张说:“什么是四种恶政?”孔子说:“不进行教化就杀戮叫作虐,不加申诫便强求别人做出成绩叫作暴,起先懈怠而又突然限期完成叫作贼,好比给人财物,出手吝啬叫作小家子气的官吏。”

张栻所书的《论语·问政》这一章,体现了他“不负圣人之训“的仁政理念和对后继署理桂林官员的期待,作为继任者的詹仪之希望“传之广”,并在淳熙甲辰(1184)冬命人镌刻在弹子洞。

徐霞容面对题刻兴奋之心难以言表,何故?此为宋时理学大师张栻的笔迹啊,此人堪称桂林人文高峰,仔细端详其作,格调宏观、敦朴行稳、厚沉博发、檀劲松质,皆采柳公权褚遂良欧阳询,堪称自古书界一绝,实属桂林之幸啊,惟有顶礼膜拜,发岀啧啧之语。

标签: 徐霞客

更多文章

  • 景致记录:去贵州普安途中,徐霞客见观音洞里大叶蒲,如青萍之剑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前往贵州普安途中,徐霞客看山看水,看岩洞时,无意间发现森森白骨。他继续行走在山岭峡谷间,群峰像儿童匍匐爬行;松树细弱,并非他家乡松树那般凌霄傲风。(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八,徐霞客和顾仆下了山崖,沿着大道,顺着溪流,总共走了七里,来到新兴城。他们从东门入,由西门出,城中那遭毁坏后

  • 景致记录:贵州碧云洞最神秘那层面纱,被旅行家徐霞客,缓缓揭开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贵州碧云洞,那最神秘的一层,令徐霞客三度往上攀登,三次被迫退了下来。他预备打道回府时,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碧云洞,是天然的喀斯特溶洞,位于今贵州盘县老县城的城关镇西南一公里处。在明朝时,碧云洞就被称作“普安第一奇观”。(公元1638年)五月初三,徐霞客走出碧云洞时,夕阳已经西下。

  • 景致记录:前往贵州普安途中,徐霞客寻觅美景时,也曾遇到惊吓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贵州晴隆,徐霞客游览了甘泉碑、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前往普安途中,徐霞客在寻找吊崖观音时,他发现了一座有着累累白骨的山洞。(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八,徐霞客和顾仆从西坡城西北门出发,向西登岭。登上岭头的道路,盘绕曲折。西北方山峰高耸,峰头云雾笼罩,看上去很近。结果,他们走了一里路,

  • 景致记录:贵州盘江铁桥,经过战火洗礼,已不是当年徐霞客所见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贵州白云寺和白基观,徐霞客分别碰见红尘内外之人。在贵州盘江,徐霞客眼里的盘江铁桥,究竟是何模样呢?(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五,下午,徐霞客与马帮约定的旧城,在盘江之上五里处,他与顾仆急忙往前赶。沿途,有横跨在山涧上的利济小石桥,山涧水已干枯。距离利济小石桥半里远,有盘江铁桥,铁

  • 江西青原山有座净居寺,历史悠久,环境清幽,徐霞客曾来此游历

    历史人物编辑:落榜进士标签:徐霞客

    位于江西吉安的青原山名气不算太大,却是一座相当有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山,被南宋诗人杨万里称为“山川第一江西景”,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热门打卡地。原本山中寺庙众多,可惜因各种原因都湮没在历史中,现在山中的净居寺也属后代重建,虽是重建,却是佛教史上相当有地位的一座名寺。净居寺山门不大,红墙绿树青砖,一派清幽。最

  • 景致记录:贵州晴隆甘泉碑具写实风,以及徐霞客走过的曲折路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在贵州晴隆的威山,看见了海市蜃楼,听到了宛如琴音的水滴声。这天,徐霞客还游览了两处,一处是颇具写实风的晴隆甘泉碑,一处是徐霞客走过的曲折路。(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七,徐霞客下了威山,经原路来到茶庵,恰巧遇上巡按冯士俊冯大人巡察。空旷的山野间,扛着族旗的人穿关隘、越山坳,倍

  • 景致记录:徐霞客看到的贵州平坝,街市整齐,居民热闹,鱼肉不缺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在贵州江清村攀登了岩洞,那里的钟乳石,令他流连忘返。当天,他游览了铜鼓山岩洞,不知这座岩洞有何特色?(公元1638年)四月十九,徐霞客一行人从江清村岩洞往北行,向上爬上土垄,走了二里路,有条大溪自西流往东,溪流之上十多座拱桥横跨,这就是新建的洛阳桥。桥下水流很大,这条河就是志

  • 景致记录:在贵州长顺白云山,徐霞客赏美景,叹离散,与僧人夜话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到了贵州长顺白云寺,面对寺中全是建文帝传说,他始终人间清醒。这天,因雨的缘故,数次打断了徐霞客行程,徐霞客仍抽空探索高山潭水取之不尽之谜,寻访白云山风光怡人之处。(公元1638年)四月十六,夜里风雨大作,拂晓时分晨雨霏霏,早餐后,徐霞客坐在小窗下,等待天气转晴,他打算探寻龙潭

  • 读《徐霞客游记》醒悟人生(一)

    历史人物编辑:梦园的生活标签:徐霞客

    01旅游最大的障碍是下雨明代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享年56岁,在外探险游历了30年。他不怕艰难险阻,最怕下雨。人生苦短,他想多游历多探险更多一些的祖国大好河山!游记中经常有他冒雨徒步和围火炙衣的画面!可纵使他再勇敢,倾盆大雨他也不能出门啊!饭后欲别而行,总持谓雨且复至,已而果然。已复中霁,

  • 景致记录:贵州长顺白云寺,徐霞客眼中绝妙胜境,全是建文帝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贵州长顺白云寺,处处都是与明朝建文帝有关的传说。为避“靖难”之难,建文帝千里迢迢,来到白云山避世隐居修行,且听徐霞客怎么说。(公元1638年)四月十五下午,徐霞客抵达白云寺,住持僧人名叫自然,他立即张罗起徐霞客的午饭来。这座白云寺,据说是建文帝开创,寺前后建有两重佛阁。后阁柱子下有跪勺泉。泉水与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