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泰、黄子澄都支持建文帝削藩,为何说一个有功,一个误国

齐泰、黄子澄都支持建文帝削藩,为何说一个有功,一个误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鸿讲古今史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4/1/13 17:28:09

说起齐泰黄子澄二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将他们看作是一体,只要提到其中一人,必定会想起另一人。因为他们是朱元璋钦定的辅政大臣,共同协助建文帝治理天下。

可在笔者眼中,这二人是大有区别的。其实他们虽共同辅佐建文帝,但在很多事情上,二人都持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齐泰每次提出的建议,都十分可行,反而黄子澄的建议,似乎都不怎么成熟。甚至可以说,他们一个有功,一个误国。

齐泰,原名齐德,明太祖朱元璋为他赐名为泰。洪武十八年,齐泰考中进士,先后在礼部、兵部任职。齐泰为官九年,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因此深受明太祖重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多次考验齐泰后,认为他是个人才,便让他辅佐皇太孙朱允炆

黄子澄,名黄湜,洪武十八年考中探花,伴读东宫。黄子澄深受皇太孙重用,将他当作自己的长辈看待。黄子澄的建议,朱允炆无不认同,更是亲切称呼其为“黄先生”。

朱元璋临终之际,顾命于大臣齐泰,让他辅佐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登基后,让齐泰与黄子澄一同参与朝政。此时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齐泰则升任兵部尚书。两人共同向皇帝提出建议:削藩。

齐泰、黄子澄都支持建文帝削藩,为何说一个有功,一个误国呢?下面笔者就举几个例子,大家或许就能明白了。

一、削藩目标

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都封为藩王,并给了他们极大的权力,要对付起来并不容易。齐泰认为“擒贼先擒王”,燕王朱棣在众位藩王中能力最大,应该先拿下燕王,到时候要对付其他藩王,也就相对容易了。

然而黄子澄不这样认为,他觉得燕王势力太大,建文帝刚刚登基,恐怕不是其对手,因此建议从弱的藩王下手。其中周、齐、湘、代、岷几位藩王,在太祖还在世的时候,就做过不少不法之事,对付他们也算出师有名。

最后建文帝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在一年之内,先后对周、齐、湘、代、岷几位藩王下手。这样一来,无疑是在打草惊蛇,结果导致其余藩王人心惶惶,燕王朱棣更是打算起兵篡位。

二、扣押人质

齐泰见皇帝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内心对燕王很不放心,于是建议以防边之名,调走燕王的精锐部队,建文帝采纳。

朱棣知道建文帝用意后,就向朝廷告病,一直在北平休养。朱棣告病一个月以后,就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忌日。原来朱棣早就安排好了,他知道太祖忌日,建文帝就有借口将他召回京城,然后就会趁机拿下他。所以朱棣才称病,还假装病情越来越重。

到了朱元璋忌日之时,朱棣以自己病情严重,实在无法进京为由,派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为代表,去往京城祭拜太祖。此时齐泰又建议:“三人在此,宜先收之。”

建文帝起初也同意齐泰的建议,打算将三人扣押,当作人质来制约朱棣,可黄子澄偏偏却说:“不可。事觉则彼先发有名,且得为备;莫若遣归,使坦怀无疑也。”

也就是说这样会打草惊蛇,将朱棣三个儿子放回去,则可表现出皇帝无削藩之意,这样便能麻痹燕王。可是黄子澄不知,朱棣是何等人物,他早就知道皇帝心思,这条蛇,早已是惊动了。

齐泰和黄子澄各持己见,建文帝也拿不定主意,便请魏国公徐辉祖说出看法。徐辉祖表示赞成齐泰,将三人扣押下来。徐辉祖还特别表明,朱高煦此人和他父亲一样,是个勇猛无常的人,如果将他放回去,将来后患无穷。

即使齐泰和徐辉祖都赞同,将朱棣三子扣为人质,可最终建文帝还是顺从了黄子澄,将兄弟三人放了回去。

三、改任大将

朱元璋为了给孙儿铺路,将不少功臣都杀了,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建文帝能用的老将,就剩耿炳文和郭英了。建文帝便让耿炳文去迎战朱棣,朱棣深知耿炳文的本事,便施计让建文帝误会耿炳文。

这时黄子澄建议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出战,这个李景隆是个无用之人,齐泰“极言不可”,可建文帝还是听黄子澄的,任命李景隆为大将。

朱棣十分瞧不上李景隆,他看到建文帝如此不会用人,就已知自己此战必胜。果然拥兵五十万的李景隆,很快就被朱棣打败了,建文帝对此十分吃惊。

朱棣随后上书弹劾齐泰、黄子澄二人,建文帝随即撤销二人职务,可私下仍然与他们谋事。朱棣认为二人是建文帝的智囊,不除不行,于是派人捉拿。最后齐泰、黄子澄皆被朱棣擒获,二人誓死不屈,被朱棣处死。

通过这三件事例,相信大家可以明确看出,为何笔者会说齐泰、黄子澄二人,一个有功,一个误国。而且大家也能分辨出,笔者说的有功之人是齐泰,误国之人是黄子澄了。

从二人屡次向建文帝提出的建议来看,齐泰远比黄子澄要想得深远。且不论齐泰的建议,是否真的能削藩成功,但至少不会给朱棣那么多机会。可惜建文帝只听黄子澄建议,忽略了齐泰很多有用之言。

为何建文帝要更加信任黄子澄呢?笔者认为,是由于黄子澄是建文帝的老师,建文帝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一直听黄子澄的教诲,对他的言语无不深信。从皇太孙到皇帝,黄子澄是建文帝最信任的人,因此他的建议,对朱允炆来说十分重要。

建文帝尊重老师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不会分辨哪一条才是更有用的建议,而是选择盲目相信老师,实在可惜、可悲、可叹!

(参考文献《明太宗实录》《明史》)

标签: 齐泰

更多文章

  • 自比严世蕃的周公子,懂点历史但似乎不多——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历史人物编辑:小查闲聊标签:严世蕃

    周公子,本名周劼,1994年出生,江西南昌人士。因在朋友圈狂晒体制内优越,比如20万一斤的百豪银针,身价过亿的姐姐等家族财富出圈。现为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权管理部员工(已停职)。据悉,周公子的偶像是明朝首辅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经常以当代严世蕃自居,偶尔舞文弄墨,在朋友圈浸淫了很久,直到

  • 大明王朝:高翰文单挑严世蕃——没有这把火,还真镇不住小阁老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严世蕃

    弄清楚《血经》的来历以后,严嵩亲自书写奏疏,委托陈洪上呈给刚刚出关的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一声“欺天”,并命陈洪立马调集东厂、镇抚司的锦衣卫做好抓捕准备,“严党”和“清流党”最后的对决时刻,到底来到了。既然《血经》出自芸娘之手,“严党”自然不会放过芸娘这个足以扳倒“清流党”的重要人证。正月十五晚,严世蕃

  • 历史上的严世蕃,究竟有多荒唐?和他比,现在的有钱人都弱爆了

    历史人物编辑:谷新光标签:严世蕃

    严世蕃,嘉靖朝“内阁首辅”严嵩的独子,号东楼,小名庆儿,再加上《金瓶梅》的疑似作者——王世贞和严世蕃有着“杀父之仇”,以致很多人认为严世蕃就是“西门庆”的原型人物。根据《明史·奸臣传》的记载,历史上的严世蕃并非《大明王朝1566》中的英俊形象,而是“短项肥体,眇一目”,也就是身体肥胖、脖子短小,而且

  • 大明王朝:亲爹见不着,内阁进不去,严世蕃该怎么办?只能继续作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福标签:严世蕃

    “内阁首辅”严嵩,奉旨养病,不能出门;“内阁次辅”徐阶,搬进内阁,不能回家;“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被“发配”到了嘉靖皇帝的万年吉壤,督修皇陵。就剧情发展来看,这是海瑞审案审出“严党”罪行,牵出织造局罪行的必然结果,“严党”要倒台,“清流党”要崛起。可嘉靖皇帝闭关以后,内阁却不让朝廷百官进了,大明王朝

  • 自诩明朝三大天才,机关算尽误了卿卿性命:闲话第一鬼才严世蕃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严世蕃

    明嘉靖三十年(1550),他正受皇帝恩宠。内府太监总管说皇上召见探讨青词,他竟敢说:我喝多了,一个时辰之后自去复命,众人无不愕然…嘉靖三十五年(1556),首辅严嵩岁数偏大,很多朝政或各部人事安排都由他拍板,朝野上下都叫他“小丞相”…嘉靖三十八年(1559),他无不得意地对锦衣卫指挥使陆炳说到:“我

  • 《锦衣之下》,陆绎和严世蕃不是一路人,但他们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一样的网友标签:严世蕃

    陆大人不管是身着朝中锦衣卫官服,还是身着民间公子小哥衣服,都帅得一塌糊涂。尤其是他的眼神和翘着二郎腿的举止,真是让人着迷。因为锦衣卫的职业和身份,大多时候表现的孤冷傲气,不喜言笑。但实则面冷心热,真正的铁血柔情真男儿一枚。在感情方面,他基本不为女色所动。虽然他曾经对今夏说“我可不是什么坐怀不乱之人”

  • 《锦衣之下》林菱爱的是丐叔还是严世蕃?本尊说出答案:痴心错付

    历史人物编辑:爱旅游的小鑫标签:严世蕃

    分享即生活乐趣!hello,大家好!我是热爱分享娱乐资讯和潮流时尚穿搭的光光!《锦衣之下》这部电视剧真的是给大家带来了甜甜的爱情,其实从最开始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感觉任嘉伦始终皱着眉头,非常厌世的样子,但是后来才发现他的微表情真的是绝了,尤其是会开车的眼神,让很多少女都感觉到有些不能自拔,很多人都说

  • 严世蕃,一个绝顶的幕僚、蹩脚的政治家,其成也聪明、亡也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严世蕃

    导读: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个女人”,但很显然,明代第一奸臣严嵩成功的背后,却并非是一个女人,而是另外一个男人——他的儿子严世蕃,严世蕃聪明绝顶,被称为是嘉靖第一鬼才,正是在他的帮助之下,他的父亲严嵩才得以独霸内阁20余载而不倒,可见他的能力有多强!可即便是这样,他父子二人最终依然无法避免家

  • 锦衣之下:陆绎假装亲吻今夏,骗过了严世蕃,收获了今夏的心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紫酱标签:严世蕃

    电视剧《锦衣之下》剧中有很多名场面,其中让人念念不忘的画面就是在严世蕃船上,陆绎和今夏演戏亲热的画面。看到今夏拒绝的样子,都以为陆绎会把持不住。看着今夏大声呼喊的样子,让陆绎差点真的亲下去,画面太美陆绎却放弃了这个机会。剧中陆绎和今夏的感情线随着案情逐渐升华,案情线索越来越多,两人的感情也发展得越来

  • 《锦衣之下》一个细节,让我们从严世蕃身上,看到了陆绎的影子

    历史人物编辑:小格格说娱乐标签:严世蕃

    看过剧情的人都知道,严世蕃和陆绎根本不是一路人,一个正一个邪,脉络非常清晰。但有个剧情,却让我们从严大人身上窥到了陆大人的影子,这倒纯属是个意外的惊喜,不知道细心的你发现了没?剧情回忆:严世蕃一个巴掌在翟兰叶脸上挥过去后,我们还没来得及替翟兰叶喊疼,严世蕃的手下严峰来报,紧接着严大人就匆匆走了。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