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面对反对者的诸多阻挠,高拱是如何轻松解决封贡互市问题的?

面对反对者的诸多阻挠,高拱是如何轻松解决封贡互市问题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钱六六 访问量:1519 更新时间:2024/2/27 23:24:17

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虽说元朝作为一个统一王朝的时代已经结束,但是,蒙古势力依然存在,大明王朝北方边境始终得不到真正的安宁,双方一直都是摩擦不断。

到了隆庆年间,蒙古势力鞑靼经进犯明朝边境,烧杀抢掠,边境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时任内阁首辅高拱决定解决这个问题。

那高拱的解决之道是什么呢?

那就是封贡互市,具体来说就是,明朝给蒙古鞑靼册封官职,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而蒙古鞑靼要承认明朝老大哥的地位,然后明朝进贡马匹牛羊等贡品,相对应的,明朝则赏赐一些金银珠宝、生活用品等,这叫封贡;然后,双方不再打战,而是在边境找个地方,相互做生意,以满足双方各自需求,这叫做互市。

应该说,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益处的事情,特别是对鞑靼,他们经济结构太单一,除了马匹牛羊,基本上什么都缺,为了满足生活需求,他们只能抢,但是抢的话成本又太高,实在不划算。而对明朝来说,也可以满足他们的肉类需求。因此,封贡互市对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这样一个利人利己的事情,本该是双方都极度赞成的事情,鞑靼自然是赞成的,但是明朝这边以英国公张溶为首的一干大臣却极力反对,归根结底,他们还是打心眼里看不起鞑靼,认为就是一般土匪,是没资格和我堂堂大明王朝做生意的。因此,赞成和反对双方一度僵持不下。

面对这个局面,高拱也是很无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首先找到了英国公张溶,但是张溶还没等他开口,就表明了自己反对的态度,但高拱告诉他,他的目的不是要他同意,既然现在双方都僵持不下,那就投票来解决吧。

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封贡票决”事件。

据记载,此次投票共有四十四人参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投票结果竟然是22:22,双方依然是僵持不下。

这下皮球又踢到了皇帝一边。

在那个高度专制的封建社会,竟然要靠投票的“民主”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似乎是一种讽刺,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对这个结果,高拱在投票之前应该是心中有数的,他之所以提议投票解决,恰恰就是因为知道这个结果才提出来的,因为他知道,这样一来,事情必然要踢给皇帝来裁决,但隆庆皇帝是一个软弱无主见的人,而高拱在隆庆皇帝还没即位的时候就是欲王(也就是现在的隆庆皇帝)的讲官,与皇帝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皇帝对他极度信任,因此,皇帝必然会将决定权交到他手里,兜兜转转一圈,既堵上了反对派的嘴,又使得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而结果也确实如此,经过“封贡票决”折腾一番之后,边境正式开放,往来客商络绎不绝,折腾明朝两百多年的北方边患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和平终究还是到来,这是高拱立下的不朽功勋,也体现了他极高的政治艺术!

标签: 高拱

更多文章

  • 李太后和张居正到底什么关系?她为张居正罢免高拱,从不管张居正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高拱

    李太后是万历的生母,隆庆皇帝只做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这个时候他年仅十岁的儿子万历皇帝朱翊钧登上了皇位。皇帝年幼,只能由皇太后来维持政治上的平衡,而这个时候,一向权倾朝野的高拱,却因为一句话的失误,被李太后给罢免了。要知道他可是内阁首辅,如此重要的大官,说罢免就罢免,这李太后未免太厉害了吧?那么她为什

  • 为他人做嫁衣,为何掌权多年的高拱,会输给张居正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高拱

    在嘉靖皇帝去世之后,明朝也进入到新的时代中,之前作为严嵩的替代者,徐阶也得到了首辅的位置。不过他还没坐多久,很快就遇到了大的麻烦,原本他和高拱等人一样,都是辅佐隆庆皇帝,可随着权位的争夺战越来越激烈,他与高拱等人也开始了权力争斗,高拱取得了胜利,取代徐阶成为首辅。可他没有想到,自己忙活了这么长时间,

  • 内阁大学士高拱,解决蒙古和大明矛盾,建万世不朽之功勋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高拱

    明帝国和蒙古的矛盾源远流长,一直打到明朝中期。嘉靖和隆庆时期,大明最危险的敌人变成了俺答汗,他率领土默特部族是鞑靼部族之一。因其实力雄厚成为了鞑靼首领,俺答就是嘉靖时期发动的庚戌之乱,堂堂大明帝国,却让蒙古人在京城附近烧杀抢掠,明军却眼睁睁看着,这是大明帝国的耻辱。嘉靖四十五年,高拱加入内阁,隆庆五

  • 同是内阁辅臣,高拱和徐阶有着怎样的仇怨?非要对徐阶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高拱

    明嘉靖、隆庆两朝,朝堂争斗最为激烈。在两朝过度的六年时间里,先是徐阶扳倒了权臣严嵩,随后高拱又搬倒了徐阶。此后高拱再度击败李春芳,如愿登上首辅之位。看似春风得意,然而风水轮流转,首辅高拱随后竟然又被张居正赶下台。客观而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四人正都是能臣,惺惺相惜确实存在,但高拱与徐阶之间却存在

  • 高拱用人不拘一格,明知殷正茂贪财,仍重用他带兵平叛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高拱

    高拱用人不拘一格,明知殷正茂贪财,仍重用他带兵平叛明朝官员官俸少,只够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不足以养家糊口。为了生存,大多数官员手脚不干净,变着花样捞灰色收入。虽然大家都这样,但并不是绝对不看官德。对于廉洁的官员大家从内心深处还是很尊敬的,而一旦被认为贪污腐化,其前途就要受影响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

  • 在豪横中崛起又在豪横中灭亡的大明内阁首辅高拱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高拱

    嘉靖皇帝因为嗑药太多而“得道升仙”了,之后由太子朱载登基称帝,史称明穆宗。虽然生于皇家,但这位穆宗皇帝的童年并不幸福,因其生母杜康妃失宠而从不招老爹嘉靖帝的待见,活得窝窝囊囊,心惊胆寒。等好不容易混了个太子位,结果嘉靖帝又开始信奉道士之言而坚持“二龙不相见”,多少年都不见这个亲生儿子。在师傅高拱的鼓

  • 高拱清算徐阶,多亏张居正从中斡旋保护,徐阶安享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高拱

    高拱清算徐阶,多亏张居正从中斡旋保护,徐阶安享晚年徐阶是张居正的老师,也是他的引路人,将张居正一步一步放到重要的位置,让他掌管翰林院培养自己的势力。即便徐阶和严嵩斗得死去活来,从不让张居正出头,极力地保护他。张居正从老师身上,学习了很多斗争的艺术,张居正对徐阶充满了感激。嘉靖四十二年三月,徐阶将自己

  • 张居正隐藏太深,高拱最后一刻才明白,自己输得一无所有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高拱

    大明朝隆庆六年六月十七日,前内阁首辅高拱,坐着一辆骡车离开了京城,出宣武门返回自己的家乡,因为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的官方身份。高拱这次回乡可谓是狼狈至极。锦衣卫的缇骑兵丁踉跄逼逐,催促高拱赶紧离开,生动阐述了什么叫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就连所带行李囊筐被抢夺一空,随行的奴婢仆人带了盘缠四散逃亡。高拱为人一

  • 高拱是如何被扳倒的,不是他水平不高,只是对手太强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高拱

    嘉靖道长执掌国家之时,是极为混乱的,他长期在內宫修道,利用耳目获知朝中大事。因他不喜宦官,就在文官内部搞权力制衡,虽说皇权被牢牢掌握在手,却被朝政搞的乌烟瘴气。严嵩就是嘉靖的挡箭牌,外部的矛盾冲突严大人都给皇上顶了,作为代价就是让严党贪污些钱财,后嘉靖看到严党势力过大,随即提拔徐阶进入内阁搞搞制衡。

  • 高拱临终前的一封遗书,揭示了张居正的另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高拱

    张居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他为天下百姓着想,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好品质,他有责任有担当,他是明朝变法的推动者,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但高拱临终前的一封遗书,却揭示了张居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一代名臣高拱,与张居正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高拱在临终前都要写一封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