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内阁大学士高拱,解决蒙古和大明矛盾,建万世不朽之功勋

内阁大学士高拱,解决蒙古和大明矛盾,建万世不朽之功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邹宁 访问量:579 更新时间:2024/1/15 17:40:25

明帝国和蒙古的矛盾源远流长,一直打到明朝中期。嘉靖和隆庆时期,大明最危险的敌人变成了俺答汗,他率领土默特部族是鞑靼部族之一。因其实力雄厚成为了鞑靼首领,俺答就是嘉靖时期发动的庚戌之乱,堂堂大明帝国,却让蒙古人在京城附近烧杀抢掠,明军却眼睁睁看着,这是大明帝国的耻辱。

嘉靖四十五年,高拱加入内阁,隆庆五年,高拱升任内阁首辅。隆庆年间,高拱任命崇古为宣大(宣府、大同)总督,这是面对蒙古鞑靼的前线。明帝国有四方边境重地,宣府、大同、蓟州、辽东,这四个地方的将领守卫者大明的边疆,如有失误后果不堪,所以这些地方都有重兵把守。

隆庆四年,俺答汗的孙子突然跑到了大明边界,这名兄台叫把汉那吉,他投奔明军的原因也很奇葩,那就是他的爷爷俺答看上了他的媳妇,就抢了过去,爷爷抢孙子媳妇的事情,这种事实在不太光彩。不过俺答也不在乎,谁让他孙媳妇长得太漂亮。把汉那吉不干了,他气愤之没有什么办法,就跑了出去希望明军能帮他出口气。

王崇古知道消息也很纳闷,好生安慰了俺答的孙子,安顿在军营。王崇古虽是宣大总督,大权在握,但是这种事情也不好做主,不知道是杀还是放。他便上疏朝廷,请内阁定夺。高拱看到了奏折也一时想不清楚,就让张居正一同来商量,这两个老狐狸商量多时,最终决定不能放也不能杀。

之后高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俺答的孙子来交换一个人,这个人名叫赵全,是明帝国最大的叛徒,赵全曾多次鼓动俺答出兵来搅乱边境。高拱对此人也很是憎恶,命令下去让王崇古去办。王崇古就派使者去找俺答交涉,俺答汗听到明廷交易人质的消息也非常高兴,虽然他抢了孙子的媳妇,但是孙子还是孙子,不能放任不管。

赵全这名叛徒就被换了回来,自然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被凌迟处死。王崇古派出谈判的使者名叫鲍崇德,他不仅把叛徒赵全换了回来,还和俺答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希望俺答部落和大明做些贸易互换,这样就不用打来打去互伤和气,俺答汗也很高兴。蒙古部落是很落后的,他们除了放牧几乎什么都不会干,让他们做点什么手工活,实在是太难为他们。

所以蒙古部落一般只能靠抢,他们抢东西很大部分都是日用品,就是那些衣服、帽子、盆盆罐罐之类的杂物。这些东西在大明不算什么,而在蒙古部队就是必须要用的,为了这些瓷碗脸盆甚至把命都丢了就是实在是不划算。和鞑靼互通贸易的争论在明廷开始了,有一些大臣同意和鞑靼互市,另外一些大臣不同意,争得脸红脖子粗。

高拱、张居正等人自然明白,抛开国仇家恨,互市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他既能解决了和鞑靼的矛盾冲突,还能为国家带来一定的收益。高拱看到下面大臣争吵这么凶,一时也不能独断专行,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让大家投票解决。这种办法估计也只有高拱能想出来,那时可是专治王朝,投票的这种民主制度是非常先进的。

当然高拱也不是什么民主人士,他此举的目的也是了解决问题,参加投票的官员一共有四十四人,而投票的结果也很尴尬,二十二票赞成、二十二票反对。这些官员们哑巴了,也没有人出来争吵了,高拱出现了,因为投票成了平局,那么自然决定权又回到他的手中。这回他赞成户市的决定便没有人再反对了。

就这样,和蒙古征战多年的问题解决了,再后续的一百多年时间,大明和蒙古部落再也没发生大规模战事,内阁首辅高拱居功至伟。

标签: 高拱

更多文章

  • 同是内阁辅臣,高拱和徐阶有着怎样的仇怨?非要对徐阶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高拱

    明嘉靖、隆庆两朝,朝堂争斗最为激烈。在两朝过度的六年时间里,先是徐阶扳倒了权臣严嵩,随后高拱又搬倒了徐阶。此后高拱再度击败李春芳,如愿登上首辅之位。看似春风得意,然而风水轮流转,首辅高拱随后竟然又被张居正赶下台。客观而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四人正都是能臣,惺惺相惜确实存在,但高拱与徐阶之间却存在

  • 高拱用人不拘一格,明知殷正茂贪财,仍重用他带兵平叛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高拱

    高拱用人不拘一格,明知殷正茂贪财,仍重用他带兵平叛明朝官员官俸少,只够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不足以养家糊口。为了生存,大多数官员手脚不干净,变着花样捞灰色收入。虽然大家都这样,但并不是绝对不看官德。对于廉洁的官员大家从内心深处还是很尊敬的,而一旦被认为贪污腐化,其前途就要受影响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

  • 在豪横中崛起又在豪横中灭亡的大明内阁首辅高拱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高拱

    嘉靖皇帝因为嗑药太多而“得道升仙”了,之后由太子朱载登基称帝,史称明穆宗。虽然生于皇家,但这位穆宗皇帝的童年并不幸福,因其生母杜康妃失宠而从不招老爹嘉靖帝的待见,活得窝窝囊囊,心惊胆寒。等好不容易混了个太子位,结果嘉靖帝又开始信奉道士之言而坚持“二龙不相见”,多少年都不见这个亲生儿子。在师傅高拱的鼓

  • 高拱清算徐阶,多亏张居正从中斡旋保护,徐阶安享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高拱

    高拱清算徐阶,多亏张居正从中斡旋保护,徐阶安享晚年徐阶是张居正的老师,也是他的引路人,将张居正一步一步放到重要的位置,让他掌管翰林院培养自己的势力。即便徐阶和严嵩斗得死去活来,从不让张居正出头,极力地保护他。张居正从老师身上,学习了很多斗争的艺术,张居正对徐阶充满了感激。嘉靖四十二年三月,徐阶将自己

  • 张居正隐藏太深,高拱最后一刻才明白,自己输得一无所有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高拱

    大明朝隆庆六年六月十七日,前内阁首辅高拱,坐着一辆骡车离开了京城,出宣武门返回自己的家乡,因为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的官方身份。高拱这次回乡可谓是狼狈至极。锦衣卫的缇骑兵丁踉跄逼逐,催促高拱赶紧离开,生动阐述了什么叫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就连所带行李囊筐被抢夺一空,随行的奴婢仆人带了盘缠四散逃亡。高拱为人一

  • 高拱是如何被扳倒的,不是他水平不高,只是对手太强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高拱

    嘉靖道长执掌国家之时,是极为混乱的,他长期在內宫修道,利用耳目获知朝中大事。因他不喜宦官,就在文官内部搞权力制衡,虽说皇权被牢牢掌握在手,却被朝政搞的乌烟瘴气。严嵩就是嘉靖的挡箭牌,外部的矛盾冲突严大人都给皇上顶了,作为代价就是让严党贪污些钱财,后嘉靖看到严党势力过大,随即提拔徐阶进入内阁搞搞制衡。

  • 高拱临终前的一封遗书,揭示了张居正的另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高拱

    张居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他为天下百姓着想,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好品质,他有责任有担当,他是明朝变法的推动者,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但高拱临终前的一封遗书,却揭示了张居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一代名臣高拱,与张居正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高拱在临终前都要写一封遗书

  • 徐阶提拔高拱入阁,却被高拱赶尽杀绝?张居正的复仇计划如何进行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高拱

    导语:徐阶1503年出生,嘉靖时期进入内阁,成为仅次于严嵩的内阁次辅。隆庆皇帝朱载垕上台后,徐阶升任内阁首辅,后被高拱整垮。高拱,1513年出生,隆庆朝的内阁大学士,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掌握朝中重权,推到前任首辅徐阶,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张居正1525年出生,隆庆时期的内阁大学士,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

  • 高拱和徐阶都是明朝的内阁首辅,为什么高拱要将徐阶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高拱

    高拱和徐阶都是明朝的内阁首辅,两人之间在共事生涯中有了不小的矛盾。后来高拱得势之后,有些得理不饶人,对徐阶进行穷追猛打,主要是因为高拱本身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强势,并且性格非常冲动的人,同时也是因为徐阶在朝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所以对徐阶赶尽杀绝。1.徐阶和高拱在朝中为官多年,双方结下了不小的梁子。徐阶在

  • 祸从口出,权倾一时的高拱覆灭记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高拱

    前面文章已经说过,在嘉靖皇帝驾崩当晚,聪明的徐阶略施小计,就让原本关系密切的高拱和张居正彻底决裂,在之后,高拱将徐阶打翻,登上了帝国首辅宝座。然而,高处不胜寒,自古以来,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最不缺的就是敌人,因为权力之路就像一个金字塔,越往上走,位置就越少,但是惦记的人却越来越多,现在,高拱就是那个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