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居正隐藏太深,高拱最后一刻才明白,自己输得一无所有

张居正隐藏太深,高拱最后一刻才明白,自己输得一无所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紫琪 访问量:2524 更新时间:2023/12/7 13:05:17

大明朝隆庆六年六月十七日,前内阁首辅高拱,坐着一辆骡车离开了京城,出宣武门返回自己的家乡,因为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的官方身份。

高拱这次回乡可谓是狼狈至极。锦衣卫的缇骑兵丁踉跄逼逐,催促高拱赶紧离开,生动阐述了什么叫落的凤凰不如鸡。就连所带行李囊筐被抢夺一空,随行的奴婢仆人带了盘缠四散逃亡。

高拱为人一高傲不逊,想来对手下仆人也没什么好脸色,出都门二十余里,饿极了,在一家野店胡乱进食果腹,这样的场景实在凄惨。

然而谁又能想到,仅仅是在一天之前,他还是帝国的首辅大臣,是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人,没想到前一天上朝,太后和皇帝下旨,免除高拱的一切职务,下令他立刻离开京城。

于是仅仅过了一天时间,权倾朝野的高拱,一下子就变成了落魄的小老头,在一个野店里吃饭充饥。突然之间,烟尘四起,朝廷官员手持书急忙赶来。

此时高拱大吃一惊,朝廷官员被突然罢免后,紧接着赐死的先例有很多,这紧急来的公文很可能是赐死的诏书。但很快这样的疑虑被打消了,来人是给高拱送文书的,是朝廷准许他使用官方驿站的文书。

没想到高拱接过文书之后,便开始大骂张居正,此时的高拱也是气急败坏,各种粗俗的市井语言都骂出来了。高拱说说得激动,形容两面三刀的民间俗语脱口而出:“俗言云:‘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三起三落’。”

这对于一个“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从小被誉为神童的读书人而言,这已经是他能骂出来的最恶毒的话了,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气急败坏的如此程度。

昨天还同朝为官,张居正还被高拱视为是亲密战友,要一起搞倒大太监冯保,直到朝堂上,太监念出那一句,张老先生接旨的时候,高拱心里一惊,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紧接着圣旨里就说,高拱大权独揽图谋不轨,免去一切职务,内阁由张居正接任。宦海多年的高拱一下子就明白,这是张居正在捣的鬼,一下子瘫软不得动弹,最后还是张居正叫人把高拱给架了出去。

趁你病要你命,明朝残酷的官场斗争已经让所有人明白,没有中间道路可走,要搞你就必须是彻底地搞垮,圣旨里还有一条,严令高拱第二日离开京城不得有误。堂堂帝国首辅,为大明朝操劳一生的模范官员,就这样被罢官,而且是无情地扫地出门,一点点时间都不给准备。

幸好高拱名声不算坏,也没什么贪腐的丑闻,要不然光是家产这一夜之间你根本就来不及转移。本就狼狈不堪的高拱,接到张居正的这种假惺惺的好意,让他使用官方驿站的文书,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也不顾及自己什么体面。

骂完之后,冷静下来,又在别人的劝说之下,高拱终于还是走了官方驿站,因为自己走的话,不但辛苦,关键是不安全,为官一生高拱再高傲,但终究也不是个傻子,现实的利弊他还是弄得,都到了这一步,该低头就得低头。

高拱走后,张居正大权独揽,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实际上在此之前,高拱已经和张居正一起在搞改革了,万历新政实际上是隆庆新政的延续。

两个人都有报国的心,但无奈朝廷都斗争和漩涡,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多时候很难说没有对错,你不整别人,别人就要整你。

如果高拱和张居正一直合作下去,或许局面会更好,但两个人都如此有野心和有才敢,注定了一山不容二虎,两只老虎必须走一个,这局面才能玩得转。

明朝的败亡,从无休止的朝廷党争开始,内阁成员的相互争斗相互弹劾,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纯粹是为了争执而争执,根本不顾及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样的内耗和低效率,大明朝的灭亡也是迟早的事,内部腐烂就算再有能人也没有用,这是古代政治一个无解的难题。

标签: 高拱

更多文章

  • 高拱是如何被扳倒的,不是他水平不高,只是对手太强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高拱

    嘉靖道长执掌国家之时,是极为混乱的,他长期在內宫修道,利用耳目获知朝中大事。因他不喜宦官,就在文官内部搞权力制衡,虽说皇权被牢牢掌握在手,却被朝政搞的乌烟瘴气。严嵩就是嘉靖的挡箭牌,外部的矛盾冲突严大人都给皇上顶了,作为代价就是让严党贪污些钱财,后嘉靖看到严党势力过大,随即提拔徐阶进入内阁搞搞制衡。

  • 高拱临终前的一封遗书,揭示了张居正的另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高拱

    张居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他为天下百姓着想,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好品质,他有责任有担当,他是明朝变法的推动者,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但高拱临终前的一封遗书,却揭示了张居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一代名臣高拱,与张居正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高拱在临终前都要写一封遗书

  • 徐阶提拔高拱入阁,却被高拱赶尽杀绝?张居正的复仇计划如何进行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高拱

    导语:徐阶1503年出生,嘉靖时期进入内阁,成为仅次于严嵩的内阁次辅。隆庆皇帝朱载垕上台后,徐阶升任内阁首辅,后被高拱整垮。高拱,1513年出生,隆庆朝的内阁大学士,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掌握朝中重权,推到前任首辅徐阶,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张居正1525年出生,隆庆时期的内阁大学士,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

  • 高拱和徐阶都是明朝的内阁首辅,为什么高拱要将徐阶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高拱

    高拱和徐阶都是明朝的内阁首辅,两人之间在共事生涯中有了不小的矛盾。后来高拱得势之后,有些得理不饶人,对徐阶进行穷追猛打,主要是因为高拱本身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强势,并且性格非常冲动的人,同时也是因为徐阶在朝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所以对徐阶赶尽杀绝。1.徐阶和高拱在朝中为官多年,双方结下了不小的梁子。徐阶在

  • 祸从口出,权倾一时的高拱覆灭记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高拱

    前面文章已经说过,在嘉靖皇帝驾崩当晚,聪明的徐阶略施小计,就让原本关系密切的高拱和张居正彻底决裂,在之后,高拱将徐阶打翻,登上了帝国首辅宝座。然而,高处不胜寒,自古以来,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最不缺的就是敌人,因为权力之路就像一个金字塔,越往上走,位置就越少,但是惦记的人却越来越多,现在,高拱就是那个站在

  • 张居正驱除高拱,高拱用一句“搞笑”的河南土话,做出准确的总结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高拱

    在历朝历代,政治权力的斗争无时无刻不再发生,很多时候对我们也有启发意义。比如,明朝内阁是集权中央,内阁首辅和大臣之间更是明争暗斗,就拿张居正驱除高拱一事来说,高拱最后用一句河南土话作为总结……究竟高拱说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

  • 高拱想要报复徐阶此人跑到高拱家里大哭让高拱改变了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高拱

    《明史》在谈论夏言之死时,曾经用过这样一句考语,说“言死,嵩祸及天下”,意思是夏言死后,继位的内阁首辅开始独掌大权,祸乱朝政,再没有人能够制约和抗衡他。严嵩之前,嘉靖所任用的两个首辅张璁、夏言都是极为进取的官员,他们希望采用激进的改革措施来解决明武宗时期留下来的各种弊端。但严嵩却是一个只知献媚、谋求

  • 高拱为什么要对徐阶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高拱

    先简单介绍徐阶,从他的仕途经历,高拱为什么要对他赶尽杀绝,可以一窥一二。十八岁,家住松江府华亭县,结识聂豹,当时七品知县,传授徐阶“良知之学”——王守仁的学说,从此“知行合一”的理念伴随徐阶一生。二十岁,乡试,本为解元,奈何批卷官与主考官意见不一,妥协录取徐阶,徐阶与解元失之交臂。二十一岁,会试通过

  • 嘉靖首辅徐阶谨慎一生,晚年看错了高拱,几乎万劫不复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高拱

    一、隐忍到极致的徐阶,谨慎到极致的徐阶徐阶,字子升,松江府华亭县人,他是嘉靖末年和隆庆初年的大明首辅,更是明朝一代有数的名臣。在徐阶执政期间政绩显著,原本已经走向衰落的大明朝渐渐开始重新焕发生机,更为后来的“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而其最为突出的事迹便是隐忍多年,最后关键时刻出手一举扳倒权倾朝野二十

  • 李自成失败后,李自成的首席谋士牛金星和宋献策,分别去哪里了?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牛金星

    牛金星和宋献策,乃李自成麾下首席谋士。然而二人结局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皆与他们生前所作所为有关。别看后来李自成的义军声势浩大,实际上他起兵十五年,前八年混得非常惨,两次被朝廷军队打得丢盔弃甲。公元1637年,明朝派出10万大军讨伐各地义军。义军大败,张献忠直接率部归附明朝,而李自成的部队被打得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