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是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主人公,充满个性的悟空自然深受大家的喜爱。熟悉《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悟空有个最恨的外号——"弼马温"。当年悟空闹天宫的时候,曾经受过玉帝的诏安,并且官封"弼马温"。
但是后来他得知此官不入流,于是又闹了起来。而且从此以后,悟空遇到妖怪,就会被别人拿"弼马温"来说事,恨得悟空真是暴跳如雷。
多查阅一下资料,再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悟空为何这么生气了,原来还真不怪悟空,"弼马温"就等于骂悟空是"变性人",你想心高气傲的悟空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外号,看完真相让人心疼悟空。有两大证据证明了以上观点。
众所周知,《西游记》描写的故事时代背景为我国最强盛的唐代。据唐朝的记载:当时为了防止马匹染上瘟疫,经常会拴一只猴子在马槽里面,用来"辟邪",躲避马匹染瘟疫。"避马瘟"就是这么来的。而且在我国明朝的时候,名医李时珍也记载过相关的文献:为了避免马匹染上瘟疫,需要用母猴子的经血来克马瘟,也就是说"弼马温"都是母猴子。
御马监这个部门是明朝才有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正好是明朝人,因此才会在书中提到这个部门。然而在我国的历史上,都是非常重视战马的古代社会,负责饲养马匹的部门在每个朝代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部门,而御马监的管事都是很体面的官员,绝对不是很丢脸的官职。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我国历史上养马的官职从来没有一个被称为"弼马温"。
那么再回到《西游记》的剧情中就都说得通了。所描写的那段:玉帝听说御马监缺个管事,就封悟空"弼马温"并即日走马上任了。孙悟空是天生的石猴,当然不懂这些官职和其中的那些个玄机,还以为自己做了个很体面的大官,于是还非常尽忠职守得把那些天马养得膘肥体壮。可以这么说悟空被玉帝耍了,本来是个体面官职,玉帝却只是把他当作可以克马瘟的母猴子来对待,你说他能不气吗?
因此,悟空得知事情真相后,再次反了天宫。这也难怪,悟空虽然是石猴,可好歹是小哥哥一枚,玉帝偏说他是"变性人",普通人都不能接受,何况是那个心比天高的孙悟空。因此这才有了所谓的"因嫌官小,再次反天宫"的故事情节。通过仔细分析这些文献的记载,加上《西游记》的描写,还有悟空以后对于"弼马温"的反感,我们可以看出来了,悟空恨别人喊他"弼马温"的真正原因,真的不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