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平之战中40万赵国士兵被全部坑杀,白起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长平之战中40万赵国士兵被全部坑杀,白起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52 更新时间:2023/12/14 6:32:52

白起,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魏国、韩国、楚国、齐国、燕国、楚国等诸侯国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慑。在长平之战后,由秦国一统天下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发为时代特征的战国时代即将结束,一个史无前例的秦朝即将来临。在长平之战中,赵国主将赵括阵亡之外,40万赵国大军可谓群龙无首,最终投降了秦军。面对着40万精锐力量,白起没有选择将其带回秦国,比如编入到秦国士兵中,反而将其坑杀,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在长平之战中,面对投降的40万赵国大军,白起就和部下商讨处理方式。在一些秦国将领看来,可以将这40万赵军带回秦国,比如将其编入到秦国的农户中,或者将其打散到秦国的军队中。换而言之,一部分秦国将领是主张不杀害这些赵军的。但是,白起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在白起看来,之前秦军攻占韩国的上党郡地区,上党郡的白起不愿意归降秦国,从而归顺了赵国。与此相对应的是,赵国士兵自然也不愿意归降秦国。因此,如果不斩草除根的话,将来必会危害到秦国。于是,白起使诈,把赵降卒40万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由此,对于白起来说,之所以背负骂名,去坑杀赵国的40万降卒,自然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也即担心这位士兵会危害到秦国。进一步来说,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激烈交战,促使两国的士兵自然是非常敌视的。因此,这40万赵国大军,只是迫于形势才投降秦国,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难保不会在秦国内部起事。而这,无疑会影响到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当然,这只是白起坑杀40万赵国士兵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粮食问题,也是白起痛下杀手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在长平之战中,赵国之所以用赵括取代廉颇,以此速战速决,就是因为粮草跟不上了。

同时,就秦国来说,虽然在粮草供给能力上要强于赵国,但是,长平之战中,秦国前后共投入了60万大军,加上赵国的40万降卒,这就是百万大军了。而这,无疑会给秦国的后勤补给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换而言之,白起之所以对赵国大军痛下杀手,直接原因就是秦国的粮草无法养活这40万大军。另外,秦国的军功授爵,也决定了赵国40万降卒被坑杀的结局。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秦法执行二十级军爵制,规定凭敌人一个人头升一级。也即在秦国和山东六国的交战中,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方“甲士”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和田一顷、宅一处以及仆人一个。

最后,进一步来说,秦国士兵斩杀的敌方首级越多,自然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因此,在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国士兵 “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以此符合商鞅变法中的军功授爵规定。因为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所以,如果白起要放回这40万赵国士兵,或者将其带回到秦国的话,自然得不到手下士兵的支持。就白起来说,之所以在秦国将领中不断升迁,也是因为其在伊阙之战、华阳之战等战役中持续剪灭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等诸侯国的大军,以此获得了更高的爵位和地位。综上,基于以上几点的考虑,白起和秦国将士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没有得到天下 司马懿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对三国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乱世,为什么最终得利者是司马懿父子?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直接拼得你死我活,可结果最终天下统一的果实谁也没吃着,反而被一个叫司马懿的人给收走了。司马懿夺权,经司马师、司马昭,最终由司马炎

  • 汉朝时期刘邦分封功臣时,曹参是什么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汉高祖刘邦。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汉书·卷十六》中记载:“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刘邦在击败项羽,建立西汉之后,自然需要嘉

  • 为顺治生下第一个儿子的妃子后来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为顺治生下第一个儿子的妃子后来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顺治皇帝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任帝皇,他在世的时间只有区区的24年,却留下了一段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的爱情故事。而提到他,那有两个人一定会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之中,一个是前面提到的董鄂妃,由于载的并不详细,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其实还

  • 长平之战赵国没有换掉廉颇的话 赵国最后能打赢秦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长平之战和秦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不换下廉颇,能够打赢秦国吗?关于长平之战,网络上已经有无数的帖子、文章说过了,就包括我自己也写过好几篇,可一直到现在,依旧还有朋友说只要赵国坚壁清野,坚持采用名将廉颇防御对峙的方法,就能够打败秦国。可这样

  • 历史上孙权的四个女儿分别都是谁?他为何有五个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孙权,字仲谋,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东吴孙权,是吴国第一任皇帝,孙权有七个儿子,四个女儿,虽然只有四个女儿,但是,却有五个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而且,在五个女婿之中,有三个是美男子,其中,最帅的两个女婿都惨死,另一个帅女婿,英年早逝,最帅的结

  • 冯太后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中国古代人才辈出,而女子中也涌现出不少传奇人物,下面就盘点那些奇女子。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重男轻女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出现的著名人物,大多都是男子。当然,少并不代表没有,比如武则天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女性人物。而除了她之外,在中国历史上,其实还有一个优秀的女性,此

  • 曹丕和曹植作为曹操的继承人 最后为什么是曹丕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魏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争,是什么让曹丕赢到了最后?曹昂死后,曹丕成了长子,本着古人“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传统,只要曹丕不傻不犯错,似乎没有曹植什么事。但是偏偏曹操特别喜欢这个儿子,多次向身边人表示要让曹植继承他,丁仪、杨修为此也过来辅佐他

  • 明朝“东林六君子”周朝瑞简介:被严刑拷打,死在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斛律光是什么人?北齐双壁之明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斛律光,南北朝,风云人物

    斛律明月,和段韶一样,作为生长在塞外的人,斛律光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他的父亲斛律金也就是那位创造刺勒川的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就是他父亲的原作。斛律光小的时候就跟随自己父亲西征,出了一把风头。趁宇文泰的使者在比武射箭的时候,斛律光便一箭向他射去,不但把他射中了,还把他给俘虏了,当时高欢正

  • 诸葛亮的后代为什么大多数都默默无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三国,风云人物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如果有一个好的家风,孩子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优良的,而家风不好的孩子,孩子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好的。然而在三国中,诸葛亮和 司马懿子孙的情况完全相反,先看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司马师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晋书》,当司马懿把“高平陵事变”计划告诉